楊向東 高玉霞
(陜西省榮復軍人第二醫(yī)院,陜西 華陰 714200)
利培酮聯(lián)合舍曲林治療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的對照研究
楊向東 高玉霞
(陜西省榮復軍人第二醫(yī)院,陜西 華陰 714200)
目的 探討利培酮聯(lián)合舍曲林治療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將68例以陰性癥狀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口服利培酮聯(lián)合舍曲林治療)和對照組(單用口服利培酮治療),觀察12周。采用量表評定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結(jié)果治療治療后兩組PANSS評分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治療4、8、12周末,研究組陰性癥狀因子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利培酮聯(lián)合舍曲林治療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療效好,依從性好,起效快。
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利培酮;舍曲林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科住院患者最常見的疾病,約占住院患者70%~80%。慢性化、精神衰退、致殘率高、復發(fā)率高是分裂癥的重要結(jié)局特點。陰性癥狀是慢性精神分裂癥的主要癥狀之一,有資料表明:分裂癥伴發(fā)的陰性癥狀或抑郁的發(fā)生率8%~75%不等。利培酮是目前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新型抗精神病藥物,但對分裂癥陰性癥狀治療不如陽性癥狀顯著。近年來文獻報道顯示,抗精神病藥物聯(lián)合抗抑郁藥治療精神分裂癥,可有效緩解患者的陰性癥狀[1-3]。為此,我們應用利培酮聯(lián)合舍曲林治療以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分裂癥,結(jié)果如下。
1.1 對象
所有病例選取2012年1~10月某精神病??漆t(yī)院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
1.2 一般資料
符合條件共入組68例,均為男性,隨機分為兩組各34例。研究組34例,年齡23~60歲;病程2~32年。對照組34例,年齡12~59歲;病程2~31年。兩組資料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3 入組標準
①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4];②符合Andreasen提出的Ⅱ型慢性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③入組前陽性癥狀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總分≥60分,陰性癥狀因子分>30分;④排除腦器質(zhì)性及其他軀體疾病、藥物過敏、酒精和藥物濫用者。
1.4 方法
1.4.1 給藥方法
符合入組條件者研究組利培酮聯(lián)合舍曲林50~200mg逐漸加量,飯后頓服;對照組單用利培酮,用法用量同研究組。連續(xù)觀察12周,治療期間不用其他抗精神病藥及抗抑郁藥。
1.4.2 藥物選擇
利培酮為常州四藥生產(chǎn)利培酮(單克),1mg×20/盒;舍曲林為華夏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ǎn)舍曲林(津得斯)50mg×14/盒。
1.5 療效評定標準
用PANSS量表評定臨床療效,PANSS減分率≥75%為臨床痊愈,50%~75%為顯著進步,25%~50%為進步,<25%為無效。同期檢測血壓、血常規(guī)、心電圖、肝功能、血糖等。
1.6 統(tǒng)計方法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 臨床療效
治療第12周末研究組臨床痊愈6例,顯著進步16例,進步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8.2%。對照組臨床痊愈3例,顯著進步6例,進步15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70.6%。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PANSS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PANSS評分比較
治療12周后兩組PANSS評分較前均有顯著性降低,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8、12周,研究組與對照組陰性因子分與治療前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比較治療4、8、12周末PANSS總分和陰性因子分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治療后TESS評分比較
研究組34例,治療4周(2.3±1.6);治療8周(2.8±1.7);治療12周(3.2±2.6)。對照組34例,治療4周(2.5±1.4);治療8周(3.1 ±1.9);治療12周(3.3±2.5)。在4、8、12周TES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2.4 不良反應
發(fā)生率較高的不良反應,研究組帕金森氏綜合癥5例,嗜睡、靜坐不能、鎮(zhèn)靜6例,焦慮、頭昏3例,惡心、嘔吐4例,消化不良、腹瀉4例,肝損害5例。對照組帕金森氏綜合癥7例,嗜睡、鎮(zhèn)靜8例,焦慮、頭昏4例,惡心、嘔吐1例,消化不良、腹瀉1例,肝損害6例。兩組不良反應均為輕度至中度。舍曲林作為一種抗抑郁藥,其不良反應較少,本研究中出現(xiàn)惡心、腹瀉多見,且短暫,其他未見明顯異常。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重型精神病。病因未明,機制復雜,復發(fā)率高,病情表現(xiàn)形式多樣,部分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志減退、動作遲緩和社會退縮等陰性癥狀[5],相對陽性癥狀治療、預后效果差,一直為臨床醫(yī)師研究關注的重點之一。
研究認為精神分裂癥的陰性癥狀與額也及額葉前皮質(zhì)多巴胺(DA)活性下降及五羥色胺(5-HT)機制有關。近年研究文獻報道,抗抑郁藥合并抗精神病藥治療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療效肯定[6,7]。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利培酮是一種選擇性的單胺能拮抗劑,其治療作用是對多巴胺D2受體及五-羥色胺2A受體拮抗聯(lián)合效應的結(jié)果,拮抗5-HTA2受體作用,從而增強額葉皮質(zhì)及紋狀體DA活性,是改善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的一種主要機制;舍曲林是一種強的5-HT再攝取抑制劑。抑制5-HT回收,增加突觸間隙5-HT濃度,一方面激動突觸后膜5-HT1a受體,抗抑郁。另一方面激動DA神經(jīng)元突觸前膜上的5-HT2a受體,抑制多巴胺釋放,強化抗精神病效應??筛纳凭穹至寻Y患者的認知功能,從而緩解陰性癥狀。其次舍曲林在SSRI類藥物中已知對細胞色素氧化酶影響最小的藥物之一,藥物相互作用很少,安全性高。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88.2%,對照組70.6%,研究組高于對照組,有著性差異(P<0.05)。治療12周后兩組的PANSS評分均較治療前有顯著性差異。提示兩組治療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均有效。PANSS評分研究組總分及各因子分治療4周末起均呈持續(xù)性下降,12周末總分及陰性癥狀因子分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較對照組下降顯著(P<0.05),顯示研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不良反應均為輕度至中度,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提示利培酮聯(lián)合舍曲林治療精神分裂癥的陰性癥狀較單用利培酮效果好,二者安全性一致,不良反應輕且少,可作為精神科臨床選用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為主患者的治療方法。
[1] 郭春榮,張麗.聯(lián)用帕羅西汀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研究[J].臨床精神醫(yī)學,2005,15(3):156-157.
[2] 蔡文治,楊成龍.利培酮合并舍曲林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的研究[J].上海精神醫(yī)學,2006,18(6):349-351.
[3] 宋磊,王振英.抗精神病藥物聯(lián)合氟西汀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臨床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7,13(3):207.
[4]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1:85.
[5] 沈漁邨.精神病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508.
[6] 劉鐵榜.精神分裂癥的關于生物學的問題[J].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1996,23(1):5-10.
[7] 雷艷青,郭田生.五-羥色胺在精神分裂癥病理生理及其治療中的作用[J].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1998,25(2):95-99.
R749.3
B
1671-8194(2013)27-01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