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電器工業(yè)協(xié)會 滕云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成都分中心 黃虹/
IEC/TC 111是IEC的電氣電子產品與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Environmental standardization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systems),主要關注電氣電子產品與系統(tǒng)的以下環(huán)境標準化工作:
① 與IEC產品技術委員會合作,在環(huán)境領域開展導則、基礎標準和平行標準(包括技術報告)的制定;
② 與產品技術委員會聯(lián)絡,制定產品標準中的環(huán)境要求,為相似的問題提供通用的技術方法和解決方案,從而保證IEC標準間的一致性;
③ 與ACEA(歐洲汽車制造協(xié)會)和ISO/TC 207(環(huán)境管理)聯(lián)絡;
④ 在世界范圍內密切監(jiān)控相應的區(qū)域性標準化活動,從而形成需要討論的標準化焦點問題;
注:IEC/TC 111工作范圍不包括EMC和EMF問題。
2009年,IEC/TC111在以色列召開的全會上成立了溫室氣體特別工作組(AHG5),負責制定電氣電子產品溫室氣體減排方面的標準提案。經過多次工作會議討論后,2010年年底AHG5由日本提出了“電氣電子產品溫室氣體排放量化方法”和“電氣電子產品溫室氣體減排量化方法”兩個提案。經征求各成員國意見后,提案獲得通過,IEC/TC111正式成立WG4(溫室氣體工作組),負責兩項國際標準的制訂工作。
中國電器工業(yè)協(xié)會是全國電工電子產品與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環(huán)境設計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單位,而溫室氣體的排放是電氣電子產品在全生命周期產生的重要環(huán)境影響,也是國際關注的熱點問題。在制定電氣電子產品的環(huán)境意識設計導則時,需要隨時了解國內外現(xiàn)有產品與系統(tǒng)溫室氣體排放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標準。為此中國電器工業(yè)協(xié)會派出專家參加WG4工作,跟蹤并參與IEC國際標準的制定過程,同時累積國際標準工作經驗,為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提供借鑒。
2.1 工作組構成情況
IEC/TC111/WG4召集人為日本JEMA(Japan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Association,日本電器制造商協(xié)會)的Kiyoshi Saito先生,其余39名工作組成員分別來自比利時、巴西、加拿大、中國、德國、厄瓜多爾、法國、英國、意大利、日本、韓國、荷蘭、瑞典、美國及ECMA(歐洲計算機制造協(xié)會)。其中,來自日本和韓國的成員最多,分別有6人參加,其次是中國的5人和美國的4人。
2.2 工作內容
IEC/TC111/WG4的目標是向電氣電子工業(yè)提供關于產品全生命周期溫室氣體量化指導以及溫室氣體減排量化指導,目前從事兩項標準制定工作:
其一,TR 62725 電氣電子產品與系統(tǒng)溫室氣體排放量化方法分析(Analysis of quantification methodologies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systems),根據(jù)IEC網(wǎng)站信息,該標準目前處于CDTR(Circulated Draft Technical Report,技術報告投票草案)階段。實際上,經各國國家委員會投票,最終技術報告草案已獲得批準通過。
其二,TR 62726 基于基線的電氣電子產品與系統(tǒng)溫室氣體減排量化導則(Guidance on quantify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ductions from the baseline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systems),即本文跟蹤研究的標準。根據(jù)IEC網(wǎng)站信息,該標準草案尚處于ANW(Approved New Work,新立項工作)階段,但其已發(fā)布第一版DC(Draft for Comment,詢問草案),并于2012年8月3日至2012年9月28日向IEC/TC111的37個成員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期限內共收到30個國家的反饋,其中9個國家對標準文本提出了意見。我國作為P成員國于9月25日反饋信息,但未對標準文本提出意見(鑒于我國是工作組成員,標準草案制定過程中已直接采納了我國專家意見)。
3.1 主要內容及目標
IEC/TC111/TR 62726的主要內容為:根據(jù)對現(xiàn)有及在研的相關標準(例如ISO 14064-2和溫室氣體協(xié)議)、地方及國家層面的行動的對比研究,將以上標準及行動中適用于電氣電子產品的要求引入標準,并為實施這些要求提供指導。
TR 62726確定的目標為:為使用者提供指導,以理解相關方法學,并通過量化溫室氣體減排量為電氣電子產品相關的減排項目評價“基于基線的溫室氣體減排量”。
3.2 標準框架
根據(jù)IEC/TR 62726/DC稿Ed.1,標準目前確定的框架及需要注意的內容為:
引言
介紹了本標準的用途、意義、特點及與相關標準的關系。
1. 范圍
本標準為電氣電子產品規(guī)定了基于基線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化的原則和指導。
本標準規(guī)定的電氣電子產品相關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是指發(fā)展及供應電氣電子產品的項目。
本標準適用于電氣電子產品的設計者及供應商,不受工業(yè)部門、地區(qū)、類型、活動和組織規(guī)模限制。
1.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沒有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相關資料性參考文獻附后。
2. 術語和定義
本標準中與溫室氣體核查相關的術語和定義多引用自ISO 14064系列及溫室氣體協(xié)議標準。本標準自行創(chuàng)立的定義主要包括:
3.15 受評產品(assessed product)
被評價其溫室氣體減排量的產品。
3.16 目標產品(target product)
聲明其溫室氣體減排量的產品。
3.17 參照產品(reference product)
其溫室氣體排放量作為對比的產品。
3.18 參照功能(reference function)
與受評產品具有等同功能的系統(tǒng)(包括傳統(tǒng)產品或人類勞動的組合)。
4. 原則
本標準的原則主要有:生命周期思想(Life Cycle Thinking,LCT)、相關性、完整性、一致性、準確性、透明性和穩(wěn)妥性。
5. 對現(xiàn)有相關文件的對比性研究
對包括本標準在內的關于溫室氣體減排量方法學的相關文件進行了對比研究,將研究結果總結在附錄A中。
6. 量化框架
6.1 概述
闡明本標準為基于基線的“電氣電子產品相關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化提供了指導,并提出了開展電氣電子產品相關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研究的意義及步驟。
6.2 定義目標和范圍
現(xiàn)有的相關標準未對“目標和范圍”給出明確定義。本標準為指導組織開展溫室氣體減排研究定義了兩種目標和范圍:
● 應用A、自我聲明、溫室氣體減排量預測及測量(例如:環(huán)境/企業(yè)社會責任報告或網(wǎng)絡報告);
● 應用B、檢驗/驗證的減排量及測量(適用于經認證的減排量,例如“溫室氣體減排認證證書”)。
6.3 定義電氣電子產品相關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
為定義電氣電子產品相關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本標準建議按照目標和范圍,選擇“目標產品”和“受評產品”(見定義3.15和3.16)。
如果目標產品是最終產品,則它可以同時作為受評產品;如果目標產品是組成最終產品的中間產品,則應選擇最終產品作為受評產品。例如:如果將變頻器作為目標產品,則可以將使用此變頻器的空調作為受評產品。
6.4 確定基線情景
溫室氣體減排量化是相對于溫室氣體排放量參考值來說的。對于電氣電子產品相關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化應基于一個具有前瞻性的假設基線情景。
為確定基線情景,本標準建議按照目標和范圍,選擇“參照產品”或“參照功能”(見定義3.17和3.18)??梢詫⒄债a品的供應和使用作為基線情景,如果沒有參考產品,可以選擇“參照功能”,例如:將噴氣式干手機作為受評產品,用紙擦手與它具有同樣的“干手功能”。
6.5 規(guī)定評價邊界
6.5.1 識別原始影響和重要次級影響
為量化溫室氣體減排量,有必要設定一個由單元構成的評價邊界,這些評價邊界內的單元應產生溫室氣體減排項目的原始影響和重要次級影響。為識別這些單元,本標準建議將受評產品各生命周期階段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與參照產品相應生命周期階段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進行對比。在多數(shù)項目中,原始影響發(fā)生在使用階段。
原始影響是指相對于基線情景,由于電氣電子產品的發(fā)展和供應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特定變化。對于電氣電子產品相關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原始影響通常是使用低碳技術或高效能源技術的結果。
次級影響是指相對于基線情景,由于電氣電子產品的發(fā)展和供應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非預期變化。次級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例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可能是“消極的”(例如:增加溫室氣體排放)。根據(jù)目標和范圍,只有在基線情景和減排項目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間的非預期差別與原始影響相比較是不可忽視的時候,可以定義次級影響為“重要的”。
6.5.2 選擇規(guī)定評價邊界的選項
本標準建議在下列三個選項中選擇其一,用以規(guī)定邊界和證明選擇的合理性:
——由受評產品和參照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階段組成的評價邊界;
——由受評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階段和參照產品的選擇性的相關生命周期階段組成的評價邊界;
注:此選項較為保守:會低估參照產品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由與溫室氣體減排直接相關的受評產品和參照產品的選擇性的相關生命周期階段組成的評價邊界。
注:此選項適用于下列情況:
● 受評產品與參照產品未評價的生命周期階段產生相等的溫室氣體排放,可以互相抵消;
● 可以認定受評產品與參照產品未評價的生命周期階段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不重要,并提供了理由。
6.5.3 考慮受評產品的數(shù)量以及/或預測擴散
電氣電子產品相關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可以是多種產品發(fā)展和供應的結果。為了預測與項目相關的溫室氣體減排量,有必要識別投入市場或已存在于市場的受評產品的數(shù)量或容量。本標準建議考慮基于以往實際銷售的產品數(shù)量/額度和基于前瞻性預計的產品數(shù)量/額度,當為基線情景選擇參照功能時,應根據(jù)同樣的功能確定產品數(shù)量(例如1GB移動硬盤等同于10個100MB移動硬盤)。
6.6 實驗性預測和決定評價邊界
通過實驗性預測,可以獲知如何正確規(guī)定評級邊界(例如,可以確認假設的原始影響和選擇的次級影響的重要性),同時獲知為評價這些影響所需的數(shù)據(jù)的可用性和可獲得性。例如,為檢查邊界劃分的正確性,需要對參照產品和受評產品的生命周期排放進行一個粗略的預測。
注:本標準建議使用IEC TR 62725中第6.5條的方法開展實驗性預測。
6.7 預測基線排放量
6.7.1 預測步驟
本標準建議使用兩種通用步驟之一預測基線排放量:性能標準步驟(performance standard procedure)和特定項目步驟(projectspecific procedure)。
當項目使用相同類型但經過改進的技術時,可以使用性能標準步驟,例如改造現(xiàn)有設施。而當項目使用了與傳統(tǒng)技術完全不同的其他技術、且沒有具有可比較功能的參照產品的情況下(例如:利用可再生能源發(fā)電代替化學燃料燃燒發(fā)電),特定項目步驟可以通過識別相關基線情景,為項目的原始影響建立一個預測的基線排放值。
6.7.2 額外性
在量化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時,經常提出“額外性”的定義作為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邦~外性”是指聲明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僅限于項目核算,如果不實施此項目則不會實現(xiàn)減排。
本標準認為“額外性”是隱含于估算基準排放量的步驟中的一步。
6.8 數(shù)據(jù)收集和質量評價
在確定評價邊界的過程中定義了原始影響和次級影響,需要為這些影響的單元過程收集數(shù)據(jù)。可以通過將活動數(shù)據(jù)與排放因子相乘,或通過直接測量得出每個生命周期階段/單元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得出的結果和測量得出的結果都可以根據(jù)目標和范圍來使用。
本標準為每個單元過程的原始影響和次級影響收集的數(shù)據(jù)提供了評價關聯(lián)性的指導,用于填補數(shù)據(jù)差距并持續(xù)提升數(shù)據(jù)質量。當有需要時,數(shù)據(jù)差距可以用代理或估計數(shù)據(jù)填補。
在現(xiàn)有管理系統(tǒng)(例如環(huán)境管理系統(tǒng)(EMS)、質量管理系統(tǒng)(QMS)等)可行的情況下,可以將數(shù)據(jù)收集過程納入其中,從而改進此過程。
對于評價過程的不確定性評價,本標準建議使用IEC TR 62725中第6.8條方法。
6.9 預測溫室氣體減排量
6.9.1 概述
本標準建議預測溫室氣體減排量應基于選擇的評價邊界和選擇的預測基線排放步驟。溫室氣體減排量可以認為是下列兩項數(shù)據(jù)之差:
● 基于基線情景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預測值;
● 基于電氣電子產品相關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預測值。
本標準建議按年度預測溫室氣體減排量,并將各年度的減排量積累為整個項目的減排量。
6.9.2 積累方法
本標準為積累每年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定義了兩種選項:
● 基于產品流的積累(Flow-based accumulation)
在受評產品的銷售年度,計算它們全生命周期的溫室氣體減排量;
● 基于存量的積累(Stock-based accumulation)
用受評產品在每年市場上的存量,計算一年間溫室氣體減排量。
兩種選項的計算方式見圖1:
圖1 基于產品流的積累和基于存量的積累圖示
7.文件記錄
對于文件記錄,本標準建議使用IEC TR 62725第8章提供的方法。
8. 確認、驗證和監(jiān)督
8.1 確認和/或驗證
本標準建議使用IEC TR 62725第9.3條提供的方法。
8.2 監(jiān)督
監(jiān)督是收集數(shù)據(jù)的一個程序。原則上說,在溫室氣體減排項目實施后,需要開展監(jiān)督程序,以確認和驗證減排量。
9. 通訊
本標準建議通訊使用IEC TR 62725中第9.1條和第9.2條提供的指導。
另外,如果研究中的目標產品不是受評產品,應明確說明此情況以避免混淆。
如果目標產品是中間產品,也應該在研究中明確說明,以避免在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的溫室氣體減排量核算之間出現(xiàn)重復計算。
附錄A(資料性附錄)對相關標準及地區(qū)性項目的對比性研究結論
以列表的形式對比了ISO 14064-2、用于項目核算的溫室氣體協(xié)議、ITU-T L.1410以及本標準的用途、方法學基礎、實施步驟、評價邊界以及基線設定。
ISO 14064系列標準、ISO/DIS 14067、IEC TR 62725、ITU-T L.1410、WBCSD/WRI 溫室氣體協(xié)議等。
在IEC/TC111于2012年10月19日至20日召開的巴西年會期間,WG4召開了工作組會議,對各國委員會對TR 62726提出的關于原則、引言、范圍及主要技術問題等重要意見進行了詳細討論,主要討論的問題包括:
(1)標準的商業(yè)價值(引言)
電氣電子產品需要消耗能源,但可以通過提升電氣電子產品的性能,使其他部門減少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
標準的主要受眾包括電氣電子產品的制造商、消費者和監(jiān)管者。標準可以為電氣電子產品制造組織提供指導,定量化他們通過產品及系統(tǒng)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對于社會的貢獻,并進行溝通;同時通過與基線相比較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形式,評估電氣電子產品相關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效果。標準還可以為電氣電子產品相關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研究提供適當?shù)耐ㄓ嵔涣?,對利益相關方施加影響,從而為區(qū)分具有不同能效性能的電氣電子產品提供市場推廣和公眾交流的機會。
現(xiàn)在類似的溫室氣體減排聲明主要基于自愿性基礎開展,此時建立國際認可的方法學具有商業(yè)價值。
(2)基于商業(yè)價值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化的目標和范圍
現(xiàn)有相關溫室氣體核查標準的目標和范圍主要包括:
表1 電氣電子產品相關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示例
應用A、自我聲明和預測(例如:環(huán)境/企業(yè)社會責任報告或在網(wǎng)絡上發(fā)布的報告);
應用B、經認證的減排量(適用于“證書”)。
現(xiàn)有標準重點關注的是應用A,其指導方法同樣適用于應用B,但不能完全實現(xiàn)應用B。需要為滿足應用B的其他要求施以更多關注,例如ISO 14064-2。
(3)重新討論確定標準中“項目”和“產品(自身)”的定義
TR 62726的關注重點是量化“電氣電子產品相關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產生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而“電氣電子產品相關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是指一項或一系列活動,其表現(xiàn)為進入市場的電氣電子產品的發(fā)展和供應的結果,這些產品的發(fā)展和供應(而不僅限于電氣電子產品自身)可以使基線情景中規(guī)定的情況發(fā)生更改,從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绊椖俊焙汀爱a品(自身)”之間的區(qū)別如表1所示。
(4)現(xiàn)有相關溫室氣體核查標準
通過對現(xiàn)有溫室氣體減量化核查的標準進行分析研究,可以為TR 62726的制定提供很多建議和啟發(fā)。附錄擬列出對TR 62726及以下標準的對比分析:
① 減排項目方法/產品相關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
ISO 14064-2:溫室氣體 第二部分 項目層次上對溫室氣體減排和清除增加的量化、監(jiān)測和報告的規(guī)范及指南;
用于項目核算的溫室氣體協(xié)議;
ITU-T L系列方法:ICT項目(開始制定的標準);
CSA ICT 溫室氣體減排項目協(xié)議。
② LCA方法/產品(自身)溫室氣體減排評價方法
ITU-T L.1410:信息通訊技術相關產品、網(wǎng)絡與服務環(huán)境影響評估法,第2部分(對比論斷)
(5)討論TR 62726的“評價邊界”
建議采用以下三種選擇之一,并在下一步工作中對這些選擇之間的區(qū)別和關系加以澄清:
由受評產品和參照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階段組成的評價邊界;由受評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階段和參照產品的選擇性的相關生命周期階段組成的評價邊界;由與溫室氣體減排直接相關的被評估產品和參照產品的選擇性的相關生命周期階段組成的評價邊界。
由WG4的兩項標準項目進展來看,其工作更偏重于TR 62725,雖然TR 62726已經開展了兩年制定工作,但現(xiàn)行實際狀況是該項目缺少各國支持,相對難以有效開展。IEC/TC111巴西年會通過了相關決議:向各國委員會發(fā)送為期8周的調查問卷,征求對TR 62726下一步工作階段的意見。調查問卷有三個選項:
① 標準已足夠成熟,可形成DTR(Draft Technical Report,技術報告草案);
② 標準需要考慮進一步提升,可形成第二版DC;
③ 標準需要考慮更多其他改進,應將工作階段返回為PWI(Preliminary Work Item,預備工作項目)。
IEC/TC111及WG4將根據(jù)各國NC反饋的意見,決定TR 62726下一步工作階段及工作方向。WG4的下一次面對面工作組會議計劃于2013年4月中旬召開。
雖然因為缺少支持,WG4原計劃形成的TR 62726 DTR稿面臨重新回爐的危險,但其技術內容分析了國際上廣泛認可的幾項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標準,并將這些標準中的原則和要求引入電氣電子工業(yè)領域,對我國的電氣電子工業(yè)的溫室氣體減排核算應具有商業(yè)價值及指導意義。同時,此項目的工作過程對我國電工領域專家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具有參考和借鑒意義。相關建議如下:
(1)繼續(xù)跟蹤TR 62726工作進展,學習其技術內容,有助于掌握國際溫室氣體排放及減排核算標準進展;
(2)對IEC/TC111即將發(fā)布的TR 62725開展研究,考慮其適用于我國電工領域的可能性以及轉化為我國標準的可能性;
(3)在國際熱點領域開展國際標準提案及制定時,除明確標準定位、掌握國際技術發(fā)展方向外,需要調動相關領域國際專家的積極性,獲得支持,才能保證標準項目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 IEC TR 62726 基于基線的電氣電子產品與系統(tǒng)溫室氣體減排量化導則.
[2] ISO 14064-2 :溫室氣體 第二部分 項目層次上對溫室氣體減排和清除增加的量化、監(jiān)測和報告的規(guī)范及指南.
[3] WRI/WBCSD用于項目核算的溫室氣體協(xié)議.
[4] ITU-T L.1410信息通訊技術相關產品、網(wǎng)絡與服務環(huán)境影響評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