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擁華
一
喜歡坐擁窗前,目投中天,讓月的冷輝在視野里慢慢鋪展開來。如一軸畫卷,在眼前徐徐舒展。
看流光飛瀑,落一地潔白的銀。那乳白色的月光真美,有涼涼的風(fēng)裹在光亮里。有時,月卻被籠在云層里,隔著一層薄薄的紗,散發(fā)著朦朧的光,有淡淡的羞澀與憂傷。
此時,清風(fēng)明月,對酒當歌,灑脫不羈,自然美不勝收。
而獨自一人,默然而立,也可美到心里。
望月,品的是一分心情。一種繁華落盡,寂寥于心的孤獨。
二
目含明月,心有歡喜。輕合雙目,讓整顆心沉醉于那冷冷的清輝里。
那一刻,想必月我鋪肩,清輝沐臉,點點光暈棲落在眉宇間。月光也映照在了心上,心中的湖,便在月光下泛起幽藍的粼粼的光。
隔著時光的距離,遠均勻地,你去看它、想它,心便宛如晃著月光的井水,在明暗交錯中變得幽深、清冽。
三
望月,披一身月光。
此時,夜未必是靜寂的,或計正歌舞升平、喧鬧異常,可那顆決然的心,卻可以避開塵世紛擾,獨守一分安然與寂寞。如幽禁在幽深又寂寞的時空枯井里。那分安然有漠然塵世的孤獨之感,那份寂寞有孑然而立的隱隱痛楚,而更多的,是一種平淡如水的安逸與寂寥。
即便安逸,也是一種“小”安逸,是小隱隱于野的片刻隱匿。是心靈從飛翔的天空落于平地時暫時的休憩,如一只疲倦的鳥,落于枝頭,用喙修理自己有些凌亂的羽毛,以尋得片刻的休息。
即便寂寥,也是一種獨然于世的寂寥。不必為夕陽唱一首挽歌,也不必為殘花獨自哀嘆。只是在空曠的原野里四處了望,把目光投入更深邃的天空。
四
夜深人靜,萬物安瀾,月在窗外??纱昂熓呛仙系模⒉蝗タ此?。只打開床頭的一盞橘色小燈,靠著床背,捧一本書淺淺地讀,讀著讀著心便有了月光。
那月光,有時如詩句“床前明月光”,是豁亮的;有時如“東窗未白凝殘月”,是朦朧的;有時似“月華如練,人千里”,是凄涼的;有時像“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是惆悵的。
月光在心。人可以在“梅花雪,梨花月”中引發(fā)無限情思,亦能在“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意境這中,意亂情迷。
五
心有月光,光更多是照亮自己。如在千里之外的江河,取一瓢清水,清洗一下心中那顆蒙了灰塵的心。又如在漆黑深夜里郁郁獨行的俠客,即便行至深山孤嶺,可心卻一點不懼怕。
總想,在有月亮的夜里走走,把亮晃晃的月光踩碎在幽幽的泥石小徑上。這時,身后有獵獵長風(fēng)刮過,將心中的塵世與煩惱卷到黑暗里。
心有月光,光不必那么熱烈,不求那么明亮,最好不是濃郁的、芳香的。淡淡的,幽幽的,就好。
(編輯 月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