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豆腐渣工程”
明朝開國初期的城墻堅不可摧,朱元璋親自監(jiān)理的南京明城墻,不僅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城墻,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堅固的城墻之一,歷時600多年而未倒??傻搅嗣鞒┢?,剛剛建好的桂王府卻發(fā)生兩次坍塌。原來,明朝的建筑也不全是“固若金湯”!
到萬歷一朝,皇宮的修造花費,已經(jīng)比民間同樣的工程多花上百倍的銀錢,萬歷年間舉人沈德符記載說,乾清宮一扇窗戶壞了要修,由于內府侵削、小吏克扣、工頭冒領的層層貪墨,預算居然高達五千金。當時許多負責或參與工程營造的太監(jiān)、官吏甚至工頭,都大發(fā)橫財。一個工頭,十年里聚斂的財富,可以使自家的別墅花園媲美皇親國戚,家里灑掃仆役達數(shù)十人。嘉靖三十六年,工部尚書趙文華主持營建皇宮西苑樓閣,居然將一半木料用于修建自己的私宅。1621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其叔父桂王朱常瀛,也要到自己的封地衡陽就藩,朝廷需要在衡陽為朱常瀛修造桂王府。
按明朝制度,修造藩王府第,由內官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主管。而此時,包括修造王府在內的國家工程早已變成一夜暴富的捷徑。太監(jiān)瞿應魁行賄四萬兩白銀,另一名太監(jiān)黃用則進獻了五萬兩。于是,后者順理成章地得到了監(jiān)造的任務。1622年,桂王府開工建設。歷時六年,耗費五十萬錢,王府才告以落成。
也就是在桂王府落成的1627年,信王朱由檢(后來的崇禎帝)與周氏、也就是未來的周皇后大婚禮成,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李永貞負責操辦儀式,王府的殿宇和陳設器具全都涂飾草率。原因是李永貞將工程轉包,只管坐地收錢。朱由檢氣怒不已,卻也無可奈何,后來他登基為帝,將李永貞處死。
桂王府落成的第二年,1628年九月初八,王府寢宮的房梁忽然掉了下來,擦著桂王朱常瀛的右臂砸在地上,差點讓他命殞當場。
黃用此時尚在衡陽,前來查看損毀情況。桂王準備將此事上奏朝廷,但是崇禎帝剛剛即位,他怕惹新皇帝不快,猶豫不決。黃用和一同主持工程的工部管繕司主事高道素趕緊想辦法遮掩,他們送來5600兩白銀做修理之用,又獻給桂王400兩“問安銀”壓驚。區(qū)區(qū)6000兩白銀,居然讓桂王既往不咎了。
本來這個事故到此也就過去,然而搖搖欲墜的王府經(jīng)不起這樣的自欺欺人。第二年三月初三,衡州已經(jīng)連天大雨。凌晨,在漫無比際的雨聲中,桂王起來梳洗,忽然身邊“如雷震響”,王府正殿轟然垮塌,崔祿壽、呂壽喜、韓榮祿、崔遐壽、楊祥壽、呂福喜等六名在正殿侍奉的宮女全部被壓死。
桂王終于忍無可忍,將此事上奏給崇禎皇帝。他在奏章中哭訴到:“幸在刻時先后,臣未入殿行禮耳。否則亦為不免矣。”
經(jīng)過查證,太監(jiān)黃用建造桂王府時,地基松軟而墻角根基淺薄,石料之內,竟用竹條、松枝和河沙濫竽充數(shù)。王府梁柱所用的木材,竟然有低價買來的朽木。崇禎皇帝震怒,將黃用等人問斬。1630年。崇禎皇帝再次撥款,重修桂王府。六年后,新府竣工。
“豆腐渣工程”,只是這個王朝末世潰敗的冰山一角。泛濫于官場的人浮于事、中飽私囊和勾心斗角,早已挖空了王朝的根基。新的桂王府竣工之后,又過了六年,到崇禎十六年(1643),張獻忠的軍隊攻陷了衡州,桂王只好帶著家眷逃亡廣西,并在第二年死于梧州。
(李羽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