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蓮 史久浩 龔聞佳 戎國增 裘建榮
導讀:為充分利用大棚資源,提高種植效益,寧波市開展了大棚草莓—迷你黃瓜輪作栽培。草莓主要選用紅頰、章姬等品種,迷你黃瓜主要選擇抗性好的薩伯拉等品種。草莓種植注意在整個生長期盡可能降低棚內(nèi)濕度,在50%現(xiàn)蕾時噴施10 mg/L赤霉素,并放養(yǎng)蜜蜂授粉,提高坐果率。迷你黃瓜注意整枝,留2個側(cè)芽結回頭瓜,提高產(chǎn)量,重視霜霉病和角斑病的防治。2種作物667 m2可獲純利潤2.247萬元。
大棚草莓是寧波市廣泛種植的大棚高效作物,常年種植面積1 333.3 hm2左右,667 m2均產(chǎn)值2萬元左右。正常年份大棚草莓在5月10日左右采收結束,為充分利用大棚資源,部分農(nóng)戶有間套西瓜、黑皮藤茄、番茄等作物的習慣,提高了大棚種植綜合效益。為進一步提高大棚利用率和土地復種指數(shù),2011年在迷你黃瓜品比試驗較為成功的基礎上,開展了大棚草莓—迷你黃瓜輪作栽培試驗,獲得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現(xiàn)將該栽培模式總結如下。
草莓,3月20日開始育苗,9月15日定植,翌年1月12日開始采摘,5月10日采收結束。
迷你黃瓜,4月27日穴盤育苗,5月12日移栽至大棚,6月7日開始采收,7月底采收結束,對大棚土壤進行高溫悶棚消毒處理。
選擇紅頰、章姬等長勢旺、產(chǎn)量高、口味佳、商品性好的品種。
選非重茬地育苗,作畦2 m寬(連溝),每 667 m2施有機肥1 000 kg加過磷酸鈣25 kg。3月20日母苗定植,每畦種植一行,株距80 cm,每667 m2定植450株左右。育苗早期追施1~2次稀人糞尿或0.5%的尿素液,育苗中期用矮壯系列調(diào)節(jié)劑控苗,促使幼苗矮壯;隨時摘除花蕾、老葉,及時理蔓、培土壓蔓、除草。于9月初松土斷根1次,并控水控肥,促進花芽分化。整個育苗期做好病蟲害防治。
每667 m2施中慈商品有機肥500 kg、過磷酸鈣30 kg、含硫三元復合肥20 kg、碳酸氫銨5 kg,定植前10天整地時開溝壟中深施。作畦寬(連溝)1 m、高 30 cm。9月 15日定植,行距 30 cm、株距20 cm,667 m2種植約6 000株,三角形法打孔穴栽,秧苗弓背統(tǒng)一朝向畦的外側(cè),根莖與地面相平,定植后澆透定根水。
①覆膜 10月下旬覆蓋大棚膜和地膜,在覆蓋地膜時鋪設滴灌帶,邊蓋地膜邊破膜提苗。12月中下旬,當夜間大棚內(nèi)最低溫度在5℃以下時覆蓋內(nèi)棚膜。
②溫、濕度調(diào)控 通過調(diào)節(jié)棚門及兩側(cè)通風口的開、關和大小,以及揭蓋內(nèi)棚膜來調(diào)控棚內(nèi)溫濕度。整個草莓生長期間要盡可能降低棚內(nèi)濕度。
③肥水管理 苗定植后7天內(nèi),早晚澆水保濕,促進苗快發(fā)根、早成活,成活返青后應逐漸控水控氮,防止生長過旺而造成花芽分化推遲。草莓果實膨大期需每隔10~20天在中午灌水1次,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嚴防大水漫灌和夜間積水。當頂花穗顯蕾時、頂花穗果開始膨大及采收前各施1次追肥,一般隔15~20天結合灌水追施0.2%~0.5%含硫三元復合肥1次。
④赤霉素處理 在植株50%現(xiàn)蕾時噴灑1次10 mg/L赤霉素溶液,隔7~10天用5 mg/L再噴1次。
⑤植株整理 及時摘除黃葉、老葉、病葉、抽生的匍匐莖和采果后的老花莖。當頂花穗抽出后,選留1~2個健壯腋芽,掰除多余腋芽。及早疏去無效花、無效果,每個花穗保留8個左右果實。
⑥放蜂授粉 從草莓始花開始放養(yǎng)蜜蜂,一個棚放蜂一箱。
苗期每隔7天左右噴施一次藥劑,選用咪鮮胺錳鹽1 000倍液、凱潤(吡唑醚菌酯)3 000倍液或品潤(代森聯(lián))2 000倍液等防治炭疽病。定植后灰霉病用腐霉利1 000倍液防治或用煙熏劑進行熏蒸;白粉病可用翠貝(醚菌酯)3 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蟲在幼蟲初發(fā)期用辛硫磷顆粒劑撒施。
果實在八九成熟時采收。
選用海澤拉公司的薩伯拉品種,該品種抗病性強、產(chǎn)量高、商品性好。
采用50孔穴盤基質(zhì)育苗,催芽后一穴一粒播種,2~3片真葉時移栽。
移栽前清除草莓植株,用制缽器在每畦中間開穴,行株距為35 cm×30 cm,折合每667 m2種植2 800株。移栽完成后,用甲霜靈500倍液澆定根水,然后用干土封穴。
全生育期保持土壤濕潤,促進植株生長;進入盛瓜期,每隔7天用滴管進行肥水管理,每次每667 m2用復合肥2 kg和尿素1 kg,對水2 000 kg,采用滴管施用,防止植株早衰。肥水管理選擇連晴天氣進行,肥水施用后,加大通風量及時降低棚內(nèi)濕度,防止霜霉病發(fā)生。
每隔50 cm,用塑料繩綁蔓,防止瓜蔓倒掛。
植株開始上架時進行整枝,掰除5節(jié)以下全部側(cè)芽和瓜胎;隨時清除5節(jié)以上側(cè)芽,簇生瓜胎每節(jié)選留2個大的瓜胎;上架到頂后,及時摘心,促進中上部瓜生長,同時留上部2個側(cè)芽生長,可結回頭瓜,以提高產(chǎn)量。
重點做好黃瓜霜霉病和角斑病的防治。一般黃瓜上架后雨前進行防治,防治藥劑可用可殺得3000(氫氧化銅)500倍液,克露(霜脲·錳鋅)800倍液加農(nóng)用鏈霉素5 000倍液或甲霜靈500倍液加中生菌素1 500倍液進行防治,做到交替用藥。
無刺黃瓜長到15~18 cm時,及早采摘,以防墜秧。果實經(jīng)擦洗后,用透明的小盒包裝,供應賓館、超市,或裝禮品箱。
經(jīng)測產(chǎn)計算,大棚草莓667 m2產(chǎn)量1 500 kg左右,迷你黃瓜667 m2產(chǎn)量達2 500 kg。
紅頰草莓近年在寧波市平均售價16元/kg,每667 m2大棚草莓產(chǎn)值為2.24萬元左右;迷你黃瓜平均售價為4元/kg,每667 m2產(chǎn)值約1萬元,兩種作物總產(chǎn)值3.24萬元。不計勞動力成本,草莓種植成本每667 m2約7 550元(其中:黑膜+大棚膜2 500元,購買草莓苗3 000元,肥料、農(nóng)藥700元,大棚和內(nèi)棚折舊費1 200元,耕地作畦150元);迷你黃瓜種植成本每667 m2約2 120元(其中:薩伯拉種子成本1 900元,育苗費用180元,農(nóng)藥、化肥300元),兩種作物總生產(chǎn)成本9 930元,每667 m2獲取利潤2.24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