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峰,趙謖,劉三思,龐偉東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成都 610041)
典型城市TD-LTE引入策略研究
趙明峰,趙謖,劉三思,龐偉東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成都 610041)
本文以典型城市為例,首先對現網的2G與TD-SCDMA業(yè)務現狀進行了深入地分析,在充分利用現網業(yè)務分析、現網站址資源分布及特點、天線掛高、下傾角等多維數據的基礎上,給出了典型城市下TD-LTE引入的總體部署、頻率規(guī)劃、站址選擇與規(guī)劃、天饋建設、室內覆蓋等策略,這可為工程設計人員對TD-LTE城市引入思路提供相應的參考和借鑒。
TD-LTE;數據流量;引入策略
目前,由于低頻段的頻率資源較為匱乏,國內外TD-LTE和FDD LTE主要集中在2 GHz以上,2.6 GHz被認為是LTE通用的國際頻段。與現有的傳統(tǒng)2G/3G網絡相比較,在較高的頻段上其系統(tǒng)覆蓋能力相對較弱。進一步地,由于LTE系統(tǒng)在相同速率下可通過不同的RB(資源塊)數與MCS(調制編碼模式)來實現,因此,RB數與MCS的選擇也將成為影響覆蓋的主要因素之一。最后,選擇的天線類型(2/8天線)也將影響其覆蓋。為了充分利用現有2G/3G站址資源,節(jié)約建設投資和開銷,基于共建共享的原則,如何有效地在特定的城市區(qū)域引入TD-LTE網絡將對建設成本與網絡質量產生較大影響。因此,我們以該城市為例進行詳細分析TD-LTE引入策略,通過該城市的TD-LTE引入策略為相應設計規(guī)劃人員提供參考和指導。
基于節(jié)約投資,充分利用現有站址資源及選址難度加大等綜合因素考慮,部署TD-LTE網絡主要以現有2G/TD-SCDMA站址資源為基礎;同時由于TD-LTE覆蓋及容量受限的多重因素,需要新增相應的站點以確保建網的質量及后續(xù)商用用戶良好感知。在覆蓋區(qū)域的選擇上將結合現網2G/TD-SCDMA業(yè)務分布情況依據重要程度分階段展開部署。為此,我們以某典型城市為例,從現網2G/TD-SCDMA業(yè)務分析情況出發(fā),分別給出TD-LTE引入的總體部署、業(yè)務發(fā)展、頻率規(guī)劃、站址選擇與規(guī)劃、天饋建設、室內覆蓋等策略。
2.1 現網業(yè)務分析
從該城市提取的數據可知,數據業(yè)務流量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F網TD-SCDMA分流效果較差,絕大部分數據流量和話務量主要來自于2G網絡。因此,隨著數據業(yè)務的快速增長,2G網絡的負荷將進一步加重。為此,TD-LTE網絡引入主要參照2G和TD-SCDMA網絡業(yè)務特點,以有效吸收數據流量,降低2G網絡負荷。為了準確給出該城市下的TD-LTE引入策略,我們將從現網2G/TD-SCDMA宏站及室分站點業(yè)務分布情況進行較為細致的分析。為此,為了準確的給出現網數據業(yè)務分布情況,我們對現網2G和TD-SCDMA宏站數據流量進行疊加,并對數據業(yè)務熱點進行等級分類,其對應結果如圖1所示。
從圖1可知,一級熱點區(qū)域主要集中于在市區(qū)二環(huán)內,且?guī)缀醭尸F連續(xù)覆蓋;二環(huán)外區(qū)域的一級熱點主要集中于各大高校、高檔密集住宅小區(qū)、密集辦公區(qū)域、工業(yè)和科技孵化園區(qū);而非熱點區(qū)域主要集中在繞城外遠離城鎮(zhèn)的鄉(xiāng)村和山區(qū)。
圖1 現網2G與TD-SCDMA宏站疊加數據流量等級分類
由于TD-SCDMA分流效果較差,為此在分析室分系統(tǒng)過程中,我們重點給出2G室分站點的數據流量等級分類,如圖2所示。
從圖2可知,室分數據業(yè)務熱點區(qū)域主要集中于三環(huán)內區(qū)域、高校、科技園區(qū)、市政辦公區(qū)域等重點場景。這為TD-LTE室分站點選擇與建設提供相應的參考依據。
經過以上對現網業(yè)務深入分析,可為TD-LTE精確引入和部署奠定良好的基礎。
圖2 2G室分數據流量等級分類
2.2 TD-LTE引入策略
基于上述現網業(yè)務分析情況,我們將結合現網站址資源、站間距、天線掛高、下傾角等多維角度給出該城市的TD-LTE引入策略。
2.2.1 TD-LTE總體部署策略
基于該城市的現網2G/TD-SCDMA業(yè)務分析結論以及現網TD-SCDMA分階段部署經驗,同時考慮到TD-SCDMA可通過技術手段升級平滑演進為TDLTE的特點,可按照4個階段進行TD-LTE引入部署。
* 第一階段可充分利用現有站址資源實現市區(qū)二環(huán)內全覆蓋,室內重點區(qū)域新建或改造單/雙室分系統(tǒng)實現覆蓋,并著力打造二環(huán)外典型區(qū)域的局部覆蓋,如機場高速沿線及機場候機樓、各大高校、重要市政辦公區(qū)域及高新科技園人員密集區(qū)域;
* 第二階段實現三環(huán)內區(qū)域的全覆蓋,并打造周邊郊縣重點區(qū)域的局部連續(xù)覆蓋;
* 第三階段實現繞城區(qū)域內的全覆蓋并與周邊郊縣實現連續(xù)無縫覆蓋;
* 第四階段實現整個該城市區(qū)域的全覆蓋,并對市內重點區(qū)域采用微基站、街道站等小型站實現深度覆蓋,室內重點區(qū)域補盲。
在其整個分階段部署過程中,充分利用現網2G/TD-SCDMA站址資源,推進網絡平滑升級、資源共享,降低建設成本和施工難度。堅持融合建網思路,統(tǒng)一規(guī)劃核心網、業(yè)務平臺、支撐網、傳送網,分階段融合建設。
2.2.2 TD-LTE頻率規(guī)劃策略
依據TD-LTE總體部署策略及D頻段組網的要求,則從圖3中可知,整體上若實現該城市的全覆蓋,則現有站址難以滿足D頻段組網要求,因此需要新建相應的站點以獲得良好的覆蓋效果。
2.2.3 TD-LTE站址規(guī)劃選擇策略
由于TD-SCDMA站址資源無論是在配套設施還是傳輸資源方面均可對TD-LTE的部署提供有效支撐,故應充分利用現有TDSCDMA站址資源。進一步地,可利用現有的2G站址資源實現共建共享。目前,TD-LTE站址的選擇主要采用以下3種方式:
* 首先,選擇規(guī)劃部署熱點區(qū)域內的TD-SCDMA站點,其次2G站點,若仍難以滿足要求,則添加TD-LTE新站;
* 其次,選擇規(guī)劃部署熱點區(qū)域內的TD-SCDMA站點,若難以滿足指標要求,則直接添加TD-LTE新站;
圖3 單位面積站址分布情況
* 再次,從規(guī)劃部署熱點區(qū)域內的2G和TDSCDMA站點中選擇物理站點,若仍難滿足,則添加TD-LTE新站。
結合該城市地貌及業(yè)務分析結果,站點選擇策略應結合現有站址天線掛高(大于50 m站點不考慮,重點選擇40 m以下站點)、站址分布情況、節(jié)約投資成本及后續(xù)調測對現網影響綜合角度進行站點選擇。為此,我們依據現網2G/TD-SCDMA站址情況,給出TDLTE站址規(guī)劃選擇策略如圖4所示。
根據區(qū)域的地貌特點及人口密集情況,我們擬定一環(huán)內規(guī)劃TD-LTE站間距為360 m,二環(huán)內TD-LTE站間距為380 m,三環(huán)內TD-LTE站間距為450 m,繞城內TD-LTE站間距為550 m,繞城外TD-LTE站間距平均為1 500 m。TD-LTE共站主要以掛高40 m以下的TD-SCDMA站點為主,2G為輔(掛高小于40 m且不與TD-SCDMA共站),難以滿足情況下采用新建TD-LTE站點以達到D頻段組網規(guī)劃要求。進一步地,我們給出預計新建TD-LTE站點規(guī)模如圖5所示。
3.2 體育課程內容豐富實用 體育課程內容是課程體系建設的最核心要素,也是組織開展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诓煌瑖掖_立的體育課程目標的傾向性,各國在課程內容方面的設立也各具特色,但總體上反映出更加注重實際,確立的體育課程內容與生活實際高度關聯。
圖4 TD-LTE站址規(guī)劃選擇策略
圖5 規(guī)劃新建TD-LTE站點比例
從圖5可知,三環(huán)內密集市區(qū)由于可利用的現有2G/TD-SCDMA站點資源較為豐富,因此新建TDLTE站點數較低,三環(huán)外為一般城區(qū)和郊區(qū),現有站址資源較為匱乏,因此新建TD-LTE站點數較大,投資建設成本將顯著增加。進一步地,考慮到現有2G/TDSCDMA站點資源存在部分站間距難以滿足TD-LTE D頻段組網的要求、部分站點配套資源嚴重不足以及物業(yè)協調難度等綜合考慮,因此,相應新建站點規(guī)模應略大于上述的分析結果。
2.2.4 TD-LTE天饋策略
結合上述站址規(guī)劃選擇策略及頻率規(guī)劃策略,在TD-LTE天饋引入策略中,首先應考慮現網TDSCDMA下傾角與TD-LTE下傾角之間的關系,為TDLTE后續(xù)的調測奠定基礎,并提前預估對TD-SCDMA網絡的影響,合理實現天饋資源的共建共享。與2G共建的TD-LTE站點需根據具體的天面資源情況合理選擇2/8天線及小型化天線獨立建設。為此,我們給出現網TD-SCDMA站點天饋下傾角與仿真規(guī)劃中TD-LTE站點天饋下傾角與天線掛高的關系對比如圖6所示。
圖6 TD-LTE與TD-SCDMA站點下傾角對比
從圖6可知,在天線掛高小于30 m情況下,現網TD-SCDMA下傾角與LTE仿真所需下傾角大小差異較低,而隨天線掛高增加,現網的TD-SCDMA傾角與LTE傾角的要求差異逐漸加大,對現網影響程度加大。因此,當TD-LTE與現網TD-SCDMA共站時,若現網天線掛高小于30m,則可以考慮共建FAD天饋以降低建網成本,并可有效解決緊張的天面資源;若現網天線掛高大于30 m,則考慮引入獨立的天饋系統(tǒng),共用現網的GPS,有效降低對現網性能的影響。進一步地,由于8天線較2天線在覆蓋及吞吐量等方面的顯著優(yōu)勢,在2/8天線的選擇上,結合TD-LTE的技術特點及業(yè)務發(fā)展趨勢,應優(yōu)先選擇8天線,若天面資源難以滿足要求時,可采用小型化天線降低施工難度和運維難度,對于天面資源非常緊張、業(yè)務量較小的高速公路等場景則考慮采用2天線部署。
2.2.5 TD-LTE室內覆蓋策略
由于TD-LTE D頻段組網的穿透損耗較大,部署宏站難以有效覆蓋規(guī)劃區(qū)域的室內場景,同時室內場景下往往是數據流量的高發(fā)區(qū)域。因此,必須配套建設相應的室分站點以有效吸收室內業(yè)務。為此,我們給出繞城區(qū)域內的2G/TD-SCDMA室分站點數據流量對比情況如圖7所示。
圖7 2G/TD-SCDMA室分站點數據流量對比
從圖7可知,數據流量主要由2G室分站點所承載,而TD-SCDMA室分站點所承載的相對比重非常低,這充分說明現網TD-SCDMA室分利用率極低,在TDLTE室分建設中應重點考慮利用現有室分站點,以分流2G室內數據流量。進一步地,結合現網室分站點情況(三環(huán)內區(qū)域2G與TD-SCDMA共室分站點比例約為60%),在2G室分站點數據流量一級熱點區(qū)域,應重點考慮引入TD-LTE室分系統(tǒng),根據具體環(huán)境及建設難度等角度綜合權衡采用相應的單通道/雙通道室分建設方案。在確需雙通道室分系統(tǒng)但不具備條件的場景,則采用新技術如室分變頻系統(tǒng)實現通過雙頻單路饋入實現MIMO傳輸功能,從而有效提升系統(tǒng)容量。在共室分方案中應著重考慮天線的間距要求,以及對已有WLAN、2G、TD-SCDMA等其它室分系統(tǒng)性能影響。
2.2.6 技術演進及業(yè)務發(fā)展
目前,由于TD-LTE在技術層面及全球部署情況相對于FDD LTE存在一定的差距,為此在考慮引入TD-LTE策略時需要結合當前實際情況重點以解決熱點區(qū)域的數據業(yè)務為主,有效實現吸收2G的數據業(yè)務,從而減輕2G的負荷,基于終端、芯片等產業(yè)鏈的不斷成熟,分階段采用LTE數據卡、LTE-Mi-Fi/CPE提升2G/TD-SCDMA手機用戶數據業(yè)務體驗過渡,LTE多模手機終端實現數據業(yè)務的承載與有效分流。進一步地,對于TD-LTE的話音解決則可通過采用多模雙待、CSFB、SRVCC/VoLTE措施逐步實現TD-LTE的全業(yè)務承載;與此同時,還應結合中國移動的四網協同發(fā)展戰(zhàn)略要求,逐步提供相應TD-LTE的PS和CS業(yè)務網內與網間的互操作解決方案,有效提升品牌優(yōu)勢及核心競爭力。
本文從具體的典型城市現網業(yè)務分析出發(fā),結合現網站址資源數據、天線掛高、下傾角等多維數據,給出了TD-LTE的引入策略,這為TD-LTE的精確部署奠定了良好基礎。依據中國移動TD-LTE的部署計劃,2013年將建成20萬TD-LTE基站,可以覆蓋2億用戶,基本覆蓋國內幾乎所有大城市。因此,本文相關分析手段及策略思路對于城市TD-LTE引入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 胡恒杰, 梁璟, 朱強, 劉煜鵬. TD-LTE網絡的引入策略研究[J]. 移動通信, 2010,(2).
[2] 周伯慧, 李新, 許寧, 毛劍慧. TD-LTE覆蓋能力分析及提升解決方案[J]. 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 2012,(7).
[3] 錢雯珺, 杜艷艷. 基于LTE的話音回落技術應用[J]. 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 2010,(7).
[4] 李通, 程日濤, 王潛源, 張新程. TD-LTE深度覆蓋方案[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 2012,(7).
Introducing strategy and research of TD-LTE for typical city
ZHAO Ming-feng, ZHAO Su, LIU San-si, PANG Wei-dong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Sichuan Branch, Chengdu 610041, China)
The business status of 2G network and TD-SCDMA network is analyzed deeply for a typical city. Using the existing 2G and TD-SCDMA network business analysis, the resource of base station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tenna height, antenna down tilt etc, the introducing strategy of overall deployment of TD-LTE, frequency planning, base station selection and planning, antenna construction, indoor coverage are presented, which can be provided some reference for the engineering staff.
TD-LTE; data traff i c; introducing strategy
TN929.5
A
1008-5599(2013)09-0013-05
20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