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杰,李旭東
(上海市電力公司檢修公司,上海 200063)
500 kV練塘站是上海電網(wǎng)的重要樞紐變電站,是特高壓三華同步電網(wǎng)以及三滬直流在上海的落腳點。練塘站主要有3個電壓等級:500 kV、220 kV和35 kV。500 kV采用3/2斷路器接線,共有9串,目前有6回出線(楓涇2回、亭衛(wèi)2回、泗涇2回)和2組主變。其中楓練5107線(以下簡稱5107線)和楓塘5117線(以下簡稱5117線)分別位于第4串和第5串,這2回出線承擔楓涇—練塘潮流輸送,是練塘站目前的主要電源線。
2011-03-12和2011-03-30,由于一次設備原因,5107線和5117線相繼發(fā)生單相永久性接地故障,保護動作行為正確,自動化后臺顯示無誤。隨后,該變電站對該事故進行總結,發(fā)現(xiàn)2次事故性質雖然相同(僅僅只是故障相別不同,前者為B相,后者為C相),但在開關保護動作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即使對于同一事故,如5117線路C相跳閘,故障錄波器和保護裝置所錄波形也存在明顯矛盾。以上種種,值得運行人員對這2次事故進行深入分析和比較。
5107線路對應的中開關為5042,5117線路對應的中開關為5052,均采用南瑞繼保公司的PCS-921開關保護裝置。2次事故發(fā)生時,對應中開關保護的動作行為如圖1和圖2所示??梢钥闯?,5107線發(fā)生B相故障時,線路保護跳閘后,開關保護并未跟跳故障相;5117線發(fā)生C相故障時,線路保護跳閘后,開關保護瞬時跟跳故障相(圖2圈中所示)。
開關保護單相跟跳需同時滿足3個條件(見圖3):(1)故障相跳閘開入;(2)同一時刻,故障相電流大于門檻值;(3)跟跳本開關軟壓板投入。根據(jù)5042和5052開關保護整定單,兩者的軟壓板均投入。故初步判斷:上述2次事故情況下,是否滿足條件2,或有不同。
圖1 5042開關保護動作情況
圖2 5052開關保護動作情況
圖3 開關保護單相跟跳邏輯
分別對5042和5052開關保護裝置內部波形圖進行調取和分析,發(fā)現(xiàn)在事故時刻,5042開關故障相(B相)電流為0.35 A,5052開關故障相(C相)電流為0.649 A。開關相電流啟動的整定值均為0.4 A,前者未達到整定值,而后者超過整定值,故5052開關保護C相瞬時跟跳,5042開關保護不跟跳。
5117線路事故中,故障錄波器所錄波形顯示5052開關C相分閘位置在前,開關保護跳閘在后,如圖4圈中所示。
圖4 5117線路故障錄波器波形
5052開關保護裝置所錄波形顯示,開關保護跳閘在前,C相分閘位置在后(如圖5圈中所示)。
圖5 5052開關保護裝置所錄波形
顯然,對于同一事故的先后順序,圖4和圖5存在根本矛盾。對此矛盾,運行人員及時與廠家研發(fā)人員溝通,得出的解釋為:2張錄波圖中開關保護的含義不完全一致。前者是開關保護已出口至線路故障錄波器;后者只是開關保護內部邏輯溝通,尚未經(jīng)繼電器出口,因此5052開關保護跳閘命令顯得似乎更快。
5107線事故跳閘后,調閱故障錄波器錄波文件,發(fā)現(xiàn)故障錄波器頻繁啟動、錄波,在事故跳閘后已經(jīng)生成了數(shù)百個錄波文件。由于故障錄波器最多只能存儲100個文件,當超過100個文件時,會自動覆蓋最前面的錄波文件。事故時刻的故障錄波文件已被后續(xù)文件所覆蓋。
經(jīng)分析,故障錄波器頻繁啟動錄波的原因是:楓涇2線和亭衛(wèi)2線在同一鐵塔上,當同塔4回線中的任意一線路停役時,其他運行線路會在其周圍產(chǎn)生較大的感應電壓,且感應電壓三相不平衡,會產(chǎn)生較大的零序電壓。5107線發(fā)生事故跳閘后,故障錄波器上顯示的零序電壓為27 V,大于啟動整定值(16 V)。
為避免此類異常再次發(fā)生,在征得上級同意后,現(xiàn)場采取臨時措施,將4回線路PT的零序電壓壓板停用。因此,2011-03-30,當5117線事故跳閘時,故障錄波器沒有發(fā)生頻繁啟動,運行人員成功調取故障波形圖。隨后,經(jīng)華東網(wǎng)調同意,將500 kV線路故障錄波器零序電壓啟動錄波的功能禁止,同時,用上述4回線路PT的零序電壓壓板。
練塘站是上海電網(wǎng)中首個在間隔層與站控層之間采用IEC61850標準通信的500 kV變電站。站內所有保護設備、測控設備、保護子站、自動化后臺之間均通過基于IEC61850的雙星形以太網(wǎng)快速通信;故障錄波器之間單獨組網(wǎng),也是通過IEC61850與保護子站通信。因此,通過保護子站,運行人員不僅可以直接調取保護裝置的動作情況,還可以調取故障錄波器的錄波文件,大大提高了在異常和事故情況下的應急響應速度。
然而,實際情況卻和上述設想不一致。第1次事故中(5107線路跳閘),保護子站無法調取相關信息。經(jīng)分析,主要原因為:
(1) 故障錄波器頻繁啟動,產(chǎn)生大量錄波文件,并上傳至保護子站。同時,保護裝置也上傳事故報文,造成網(wǎng)絡通信堵塞;
(2) 保護子站硬件處理水平和報文解析能力欠佳,造成故障時刻裝置死機。
針對此問題,該變電站從2方面著手改進。一方面要求廠家及時升級保護子站的硬件、軟件,另一方面制定保護子站的日常巡視制度。規(guī)定每天必須從保護子站中調取現(xiàn)場保護裝置及故障錄波器的相關信息,由此確認保護子站與保護設備、故障錄波器之間通信無異常;同時,也可確認裝置本身工況良好。
采取上述措施后,第2次事故中(5117線路跳閘),運行人員通過保護子站快速調取到了相關故障波形。
事故發(fā)生時,運行分析應當以故障錄波器所錄波形為主,而保護裝置內部錄波波形對于事故分析則起著重要參考作用。
5107線路跳閘時,第2套線路保護裝置PRS753B正確動作,動作報告亦十分清晰,但事故后卻查不到相應的故障錄波記錄。針對此異常,對保護裝置錄波原理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在保護裝置保護啟動時會立即啟動錄波,當保護第3次動作或者啟動元件返回時,滿足錄波結束條件,生成并保存錄波文件;如不滿足錄波結束條件,則錄波流程不結束,繼續(xù)等待。
經(jīng)現(xiàn)場確認,保護裝置啟動元件返回條件中含有零序電壓判據(jù),即零序電壓>5 V時,啟動元件不返回。由于5107線路在故障切除后,仍有較大零序電壓(大于5 V),啟動元件無法返回,錄波結束條件不滿足,錄波文件暫不生成,處在“等待結束”狀態(tài)。
利用廠家專用軟件調取裝置動作情況后,可以看出:保護裝置啟動元件在故障發(fā)生4天后(3月16日)才返回,并生成錄波文件。5107線路恰恰是4天后改為線路檢修狀態(tài)的,此時,顯然滿足零序電壓<5 V的條件,啟動元件返回,錄波結束條件滿足,生成錄波文件。
由于此問題比較隱蔽,且有賴于專用軟件調取,給事故后的分析帶來不便,故要求廠家對該裝置進行改進。
通過對練塘站2起由于設備原因引起的同一性質的線路跳閘事故的分析和比較,得出結論:在對此類事故進行分析時,應從開關保護跟跳、故障錄波、網(wǎng)絡通信等方面著手,并緊密結合設備運行的實際狀況作出判斷,以便準確分析事故原因,從而提高事故后的應急響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