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軼君
13歲羅杰(化名)患有心臟多孔室缺,11個月時被發(fā)現病情。家庭無正常經濟來源,生活全靠父母打零工維持。手術前的麻醉,令羅杰驚恐不安。
中國有200萬名先心病患兒,每年還有12萬到15萬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兒出生,其中相當一部分因為家庭貧苦而得不到及時救治。先心病的手術在心臟病手術中難度較高,對醫(yī)生也是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
在云南若干貧困地區(qū),人們對先心病知之甚少,加上難以承受的高昂手術費,以及當地醫(yī)療設備的落后,醫(yī)務人員遠不能達到對先心病的診斷、治療、術后隨訪等要求,這些都使當地患兒難以及時轉診、治療。
“希望心”是由上海青年志愿者協會、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南通瑞慈醫(yī)院及社會各界慈善人士共同發(fā)起的救助云南各貧困地區(qū)15名先心病患兒的慈善公益活動,整個手術救助過程全免費。
這群孩子中間,最大的13歲,最小的才9個月。他們患有各類心臟疾病。和其他先心病患者一樣,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這些孩子的身高和體重都將落后于同齡孩子。從遠期看,得不到及時治療的患兒們的心臟功能會逐漸衰弱,對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勞動能力乃至生命產生影響;對家庭、社會也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這是一場愛心接力賽,更是一場與死神的較量。所幸的是,15名孩子無論是通過外科手術或是心內科手術,都按照預定的方案獲得了成功。他們稚嫩的“心”獲得了新生,即將開啟嶄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