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2000年三月,我在一家電子工廠做業(yè)務員,那是我畢業(yè)后的第一份工作,我至今記憶猶新。
當時,我懷著滿腔熱忱去工作,以期盡快干出佳績,引起領導的注意,得到同事們的認可。
剛參加工作的我還沒有經驗,所以領導沒有給我安排工作任務,只是讓我多學習,熟悉工作流程。但是,看同事們忙得熱火朝天,我卻天天閑著,心里實在憋得慌。于是我開始主動打業(yè)務電話,希望能夠爭取到業(yè)務。
半個多月后,終于有一個客戶表示有一單加工業(yè)務可以給我做,我喜不自禁,終于有生意找上門了。但有好心的同事提醒我,這個客戶特別難纏。送貨的工友也說,這個客戶的公司是小作坊,你得多留個心眼,不知道貨款會不會有問題。可我當時很想拿到業(yè)務,根本沒把同事們的提醒放在心上。因為是手工加工,約定貨物送到后一次性付款,而且是由客戶提供原料,我們只收加工費。我想,這應該沒有什么風險。
可是,我將加工好的貨送過去后,他卻以品質不符合要求為由拒絕付款。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他只是租了一間辦公室,連小作坊都不算。這個客戶說話很有套路,我知道遇到了對手,對于貨款,我便沒了底。當我要求把貨物拿回公司時,他卻堅決不同意,因為原料是他們提供的。就這樣你來我往一陣交鋒,最終我還是沒能把貨物帶回去。
之后,我打電話過去催款,他經常不接電話,接了電話也只說品質不行,拒絕付款。我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向經理匯報了此事,但也于事無補。經理親自上門,都沒收到加工款。我后悔不已,所幸老板看在我工作努力的份上,并沒有過于責怪我。抱著“將功贖罪”的心態(tài),我再次投入工作,但壓力很大。
到最后,那個拒絕付款的客戶,居然連手機號碼都換了,辦公室也關了門,那筆貨款最終也不了了之。那是我工作中的一個大挫折。我有時候會想,如果當初能夠靜下心來,聽聽同事們的意見,去實地考查一下,或是收點保證金,也不至于敗得那么慘。而當客戶拒絕付款時,如果我能堅持把貨物帶回來,那也能減少公司的損失。
從那之后,我開始努力學習,也多聽取同事們、工友們的意見,做事時全面考慮,沒有再犯過類似的錯誤。
職場新人容易浮躁,想要建功立業(yè),盡早取得好成績,這份心態(tài)無可厚非,但職場新人經驗不足,要避免急功近利。在工作過程中,一定要多學習,多思考,也要多聽取同事們的意見,才能夠盡快成長。
(責任編校 王鵬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