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輝
【摘要】供電企業(yè)承擔著安全輸送與合理分配電能,并且盡量減少電能損失的任務,這樣方能取得較好的社會和企業(yè)經濟效益。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首先闡述了10kV及以下配網線損的產生原因和管理意義,然后從技術降損和管理降損這兩個方面,針對性提出了10kV及以下配網線損管理的對策,以期為提高供電企業(yè)的線損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10kV;配網;技術降損;管理降損
【中圖分類號】TM71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1—0300-01
10kV及以下配網的運行管理中,線損、安全和電費回收率是供電企業(yè)年終考核的三大指標,而線損管理綜合反映和體現(xiàn)了供電企業(yè)規(guī)劃設計、生產運行和經營管理水平,是提高企業(yè)經營收入和節(jié)能降耗的重要手段。近年來隨著電力改革的不斷深入,各供電企業(yè)紛紛將改革的重點鎖定在降低配網線損方面,因此10kV及以下配網線損管理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課題。
1.10kV及以下配網線損的產生原因和管理意義
1.1 10kV及以下配網線損的產生原因
對于10kV及以下配網而言,產生線損的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兩種:(1)技術線損。技術線損是指在正常的情況下,在電流運輸過程中,由于電阻等的影響而造成的電能損耗,包括固定損耗和可變損耗。其中固定損耗一般不會隨著負荷的變化而變化,可變損耗卻剛好相反,它會隨著負荷的變化而變化,負荷(電流)越大則可變損耗越大;(2)管理線損。管理線損是指線路不規(guī)范安裝、電能計量裝置存在誤差、日常維護管理不善和線路發(fā)生竊電等導致的電流損失。
1.2 10kV及以下配網線損管理的意義
作為供電企業(yè)一項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10kV及以下配網線損管理工作的效果將直接影響著供電企業(yè)經濟效益,這就要求供電企業(yè)成為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的先行者,大力開展節(jié)能降損工作,不斷規(guī)范和強化10kV及以下配網線損的管理工作。與此同時,10kV及以下配網線損管理工作涉及的內容多且復雜,是一項業(yè)務性、政策性和技術性都較強的工作,線損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決定了供電企業(yè)的生存和發(fā)展,因此必須予以高度的重視。
2.10kV及以下配網線損管理的措施
2.1 10kV及以下配網的技術降損措施
2.1.1 調整10kV及以下配網結構,優(yōu)化配電網的設備
10kV及以下配網在結構調整和設備優(yōu)化方面要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1)對電源位置進行合理安排,將電源位置設立在負荷的中心位置,由負荷中心提供電能,并且提倡采用設備選型適當超前和負荷側優(yōu)于電源側的設計思想。
(2)采用以經濟供電半徑配置電源的方式。在城市等用電量較多的地方,要采取交聯(lián)配電變壓器組式的接線方式來進行配置,并且進行嚴密科學地部署,確保供電和用電的安全。
(3)加大網改力度,不斷完善電網結構。確保電源設在負荷中心,線路由電源向四周輻射,并且縮短供電半徑,10kV線路的供電半徑應小于5KM,0.4kV線路的供電半徑應小于0.3KM,并且避免近電遠供和迂回供電。
(4)對接線方式進行優(yōu)化。要多采用電源點向四周輻射式的接線方式來進行配網架設,盡可能避免采用單邊供電的接線方法,這樣能夠極大地減少線損損失。
(5)合理選擇導線的切面。線路損耗的多少與電阻存在著直接的關系,當導線長度和電阻均相同時,導線橫截面積越大則損耗量越小,因此要合理選擇導線切面。
2.1.2 對無功補償設備進行合理裝設
對于10kV及以下供電系統(tǒng),在變電站和開閉所的母線和線路上裝設集中補償方式的并聯(lián)電容器組,能夠提高功率因素水平和搞好電網無功功率平衡,起到非常明顯的降損效果。
2.1.3 降低變壓器的電能損耗
(1)對配電變壓器的布點進行精心考慮。同樣的導線,線路的電壓等級越高則線損越小,因此10kV變壓器的布點必須精心考慮,盡量減少0.4kV線路的長度,一般規(guī)劃原則為多布點、短路徑、小容量和深入負荷中心;對于新增低壓公用性質負荷的區(qū)域,要優(yōu)先考慮新增變壓器布點,對安裝變壓器臺架或建造配電房受地形限制的可采用箱式變壓器。
(2)對輕載和過負荷的變壓器進行調整。計算表明,變壓器的負荷率在50%-60%時,其鐵損近似于銅損,變壓器的效率最高,超出此范圍會導致電能損耗的增大。因此要對轄區(qū)內變壓器的負荷情況進行監(jiān)測統(tǒng)計,對長期運行負荷低于30%的配變,可考慮調整配變負荷;對長期負荷高于90%甚至過負荷運行的變壓器,及時考慮新增布點,進行負荷分割。
(3)調整變壓器低壓側三相負荷平衡。要做好三相負荷平衡,配電變壓器低壓出口電流的不平衡度應低于10%,低壓干線和主干支線路的電流不平衡度應低于20%。對國家淘汰的單、三相老型號的電能表要及時更換,推廣使用全電子式電能表,并優(yōu)先選用新型節(jié)能變壓器和高效電動機。
2.2 10kV及以下配網的管理降損措施
以上是從技術的角度對10kV及以下配網的降損措施進行了分析,除了技術外,管理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如果人為管理得當,那么降低線損就會輕松很多。具體說來,10kV及以下配網的管理降損措施主要包括:
(1)科學開展理論線損計算工作,合理制定線損指標。要根據現(xiàn)有供電設備和負荷情況,科學地開展理論線損計算工作,從而為合理制定線損考核指標提供理論依據,使線損考核指標更加合理化,使線損管理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并通過不斷收集整理理論線損計算資料和對計算結果的分析,為制定未來的線損方案提供可靠依據。
(2)加強資金注入力度,培養(yǎng)一支高素質和高能力的領導小組。要建立線損管理領導小組,由分管營銷的副處長任組長,設立專職和兼職線損管理員,變“事后堵禍”為“事前防范”,從根本上解決違法用電行為。
(3)嚴格抄、核、收工作制度,并且完善計量管理制度。要加強抄表人員的工作責任心,提高抄表人員的業(yè)務素質,實行配電變壓器總表和變電站關日表同步,防止估抄、漏抄和錯抄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防止人為因素造成的損耗發(fā)生。與此同時,要加強計量管理,合理選用計量裝置,根據負荷變化來適時調整輸配變壓器的臺數和容量,并且注意加強對大用戶計量表計的管理,優(yōu)先采用新型電子式電能表。
(4)加強對供用電方面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和教育。供電企業(yè)要加強對供電、用電方面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和教育力度,重視運用法律武器來嚴厲打擊各種偷電和漏電行為。各級政府部門也要加強執(zhí)法力度,做到公平、公正和文明執(zhí)法,并且充分發(fā)揮新聞媒體的宣傳作用,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依法用電和遵章用電的風氣。
3.小結
10kV及以下配網線損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涉及到供電企業(yè)的方方面面,只有從建立健全節(jié)能降損的技術體系和管理體系出發(fā),依靠技術進步和嚴格管理,才能夠很好地解決我國10kV及以下配網線損中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崔華.淺析10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及降損措施[J].價值工程,2010(30)
[2]肖光.配網低壓線損管理任重道遠[J].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2011(11)
[3]朱濤,李俊鵬.淺析農村配電線路降損管理[J].科技資訊,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