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表明:在整個小學階段,兒童有著強烈的活動的需要。實踐也證明了兒童是從游戲開始學習的,他們的天性就是喜歡游戲。而英語是小學較難的一門學科,因為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本身就比較抽象、枯燥,加之學生沒有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不免會產(chǎn)生陌生感。要使小學英語變得形象、具體、有趣,使學生樂學,必須順其天性,把游戲引入課堂,發(fā)揮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習興趣的神奇作用。但是,我也發(fā)現(xiàn)在應用游戲教學法的時候老師會不自覺的產(chǎn)生一些錯誤,而這些都是應該注意的。經(jīng)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總結出以下幾點體會:
1.游戲要為教學內容服務
要精心設計游戲,安排合理的真實情境。游戲在精,而不在多,游戲要有一定的意義。不要偏重了趣味性,沖淡了語言的實踐性,降低了游戲的實效性。如果只為了課堂上熱鬧點,學生好玩點,游戲根本沒有意義,教師就不必采用。如在四年級學方位一課中,我采用了“擊鼓傳花”的游戲,緊張、刺激,學生很喜歡,強烈要求多玩幾次。但課后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只關心 “花落誰手”,而忽略了應該學的內容,而且對本課重點知識:“如何表達方位”的學習毫無促進作用,一堂課后大部分學生不會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際。我想這個游戲是不適合本課的,我只想到這個游戲很活躍氣氛,能調動學生積極性,而忽視了其實效性,通過改進我設計了找物品的活動,先讓學生指揮老師走正確路線找到物品,再讓他們分組指揮同伴去找,看誰又快又準找到物品,這樣使學生明白正確運用句子進行實踐活動,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
2.游戲的過程要有組織性
小學生爭強好勝、不甘落后,都有比一比的愿望,誰都惟恐落后,總希望自己一方獲勝而全身心投入,所以游戲要有競爭性和激勵性。游戲以競賽的方式進行,可以在師生間,學生個體間,更多的在于學生各組間。而且這種以同組合作、異組競爭為形式的競賽,更增加了每個組員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同時使組員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助更為可能。講清規(guī)則。游戲規(guī)則是評判游戲行為和行為結果而提出的規(guī)范和準則。游戲規(guī)則不宜復雜,而應簡單易懂,這樣學生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游戲中。
曾觀看過一位教師用游戲教授單詞的過程這位教師要教“Left”和“Right”兩個單詞,所以用了“拔河”的游戲方法:請六位學生上臺進行拔河比賽,其余學生在座位上加油,學生可以自愿幫助任意一隊加油,喊“Left,left”或“ Right ,right”。當時,下面的學生都離開了自己的位置,或是跳,或是喊,或是捶桌子。本來很好的一個游戲就這樣無法進行下去了。因此,在教師設計游戲時就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設想有可能發(fā)生的各種突發(fā)狀況,以及這些突發(fā)狀況的應對政策;(2)做游戲之前也必須講清楚游戲規(guī)則和獎懲辦法;(3)在游戲進行時要隨時注意課堂紀律,如果發(fā)生問題應及時糾正;(4)游戲結束時可讓學生自己總結游戲所得。以此可逐漸培養(yǎng)學生在游戲中的組織性和紀律性,以形成良好的課堂秩序和學習習慣。
3.游戲要有啟發(fā)性與多樣性
開展游戲是為了學習和鞏固所學知識,活躍課堂氣氛,但也應注重學習智力的開發(fā)和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挑戰(zhàn)性的游戲。如在操練數(shù)詞和加減運算句式時,我把學生分成兩組,互相出題,教師仲裁打分。A組學生問:Five plus five… B組學生立即答:Five plus five is ten. 然后該生接下去問:Minus four,A組第二個學生答:Ten minus four is six.如此循環(huán),如果講錯,改組就扣分。做這個游戲時,學生們不僅興趣很濃,情緒高漲,而且還鍛煉了每個人的思維能力。
另外,為了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表演能力,我每節(jié)課用5分鐘時間讓一到兩名學生表演一段對話或講一個小故事,每周評最佳表演者。由于能獲得成功體驗,學生很珍惜這表演機會,自發(fā)去找材料學英語,連一些基礎原本較差的同學都有出人意料的發(fā)揮。
教學游戲活動越豐富多彩,教師開展教學越得心應手。但是再好玩的游戲,玩過幾次就會變得枯燥無味,使學生失去玩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翻新游戲的做法,不斷地設計新的游戲,以滿足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的教學效果。
4.游戲要有思想性與教育性
有這樣一個教學實例:教師在教授動物類單詞時,設計了“Go hunting”這樣一個游戲:有幾名學生扮演動物,另外幾名學生扮成獵人,當獵人喊“Elephant , elephant”,并做舉槍狀瞄準大象,“砰”地扣動扳機時,大象如果沒有及時反應就應該應聲倒下。這種游戲在學生中反響很大,達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學生很快掌握了相應所教單詞。但平時我們總是教導學生應該保護動物,那學生的心中會不會有這樣一種疑問:我們可以打獵嗎?那怎么保護動物呢?其實英語教育也是一種人文教育,學英語也要學做人。我們應該時刻注意凈化學生的心靈,滲透心靈教育,教一定的德育、美育等方面的知識,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平衡發(fā)展。
總之,游戲教學符合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實施中,游戲必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但游戲能否起到應有的作用,跟教師的設計有著很大的關系。只要教師把握游戲的特點,大膽實踐,積極反思,游戲教學的實效肯定能夠提高,并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