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輝,施召云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fā)有限公司兩河口建設管理局,四川雅江627450)
兩河口水電站4號公路邊坡開挖后揭露的局部地質情況為強風化、強卸荷反傾薄層~中厚層砂板巖,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圍巖破碎,裂隙張開,松動卸荷較強烈,局部紅褐色鐵錳質銹染,結構面嵌合較松弛,節(jié)理張開3~6 cm,最大約10 cm,結構面跡長一般10~20 m,最大30 m,巖體強風化厚度為3~5 m,巖體松動卸荷深度為30~45 m,邊坡巖體松弛、破碎、完整性差,邊坡自穩(wěn)能力差。為了確保邊坡穩(wěn)定及施工期、運行期的公路交通安全,設計對該邊坡增加框格梁及無粘結鋼絞線壓力分散型預應力錨索進行加強支護。
基于該公路邊坡地質情況極差,預應力錨索灌漿如采用常規(guī)方法進行,其超灌漿量將遠遠超出發(fā)包人的預期工程投資,最終可能使得整個合同項目工程造價難以有效控制,并造成大量資源浪費,為此必須采用相應的施工技術對錨索超灌漿工程量進行控制。
預應力錨索灌漿作用機理為:通過灌入的水泥漿液將索體內(nèi)錨固段錨固體系結構與被錨固體形成緊密結合實體,錨索張拉時由內(nèi)錨固段水泥結石體與鉆孔孔壁間粘結握裹力及壓力分散性結構體系中的單錨頭握裹力聯(lián)合產(chǎn)生預應力,達到預應力錨固效果。根據(jù)施工技術要求,錨索錨固段必須處在穩(wěn)定、完整的巖體內(nèi),如鉆孔至設計孔深后錨固段巖體為不良地質體,則必須進行加深處理或對錨固段進行固結灌漿處理,直至錨固段符合設計要求,因此任何錨索在進行灌漿工序施工時,其內(nèi)錨固段可定性為完整或基本完整,該孔段灌漿漿量應該不會超過其理論灌漿量(理論灌漿量指在一定壓力下將孔道充填密實及考慮其沿巖體滲透擴散的所需灌漿量,一般情況下錨索灌漿漿液均為較濃漿液,灌漿時沿巖體滲透擴散漿液很少)。一般說來,預應力錨索灌漿施工中錨固段灌漿質量控制要求極其嚴格,而相對來說,張拉段灌漿主要是起對鋼絞線的防腐保護作用,但現(xiàn)今無粘結鋼絞線本身均具有二次防腐功能(主要為外套PE套及防腐油脂),因此張拉段灌漿的重要性要低于錨固段,其灌漿量的控制必須嚴格進行。
壓力分散型預應力錨索常規(guī)灌漿工藝為采用全孔一次性不分段灌漿方法進行,漿液通過索體內(nèi)安裝的灌漿管進入灌漿孔底,隨著灌漿進行,漿液自孔底由下往上返出,直至返至孔口并達到結束條件后即可結束。錨索結構見圖1。
圖1 壓力分散型錨索結構圖
常規(guī)灌漿方法僅適用于地質情況較好,邊坡滑移面規(guī)則分布,巖體無大面積松弛、破碎及較大的張開節(jié)理的情況,灌漿可以在一定預控時間范圍內(nèi)按照設計要求完成。如巖層地質情況如以上所述公路邊坡,使用該方法將無法在預控時間范圍內(nèi)按照設計技術要求完成錨索全孔灌漿,并將隨著灌漿時間的增加會出現(xiàn)很多影響灌漿質量的不確定因素,無法保證灌漿質量及控制工程投資。
預應力錨索超灌漿控制技術根據(jù)地層的具體地質情況及合同商務文件相關要求,可以分為減少超灌漿量控制技術及不產(chǎn)生超灌漿量控制技術兩大類,兩種控制技術的前提均為必須改變錨索的常規(guī)灌漿工藝。
減少超灌漿量控制技術的關鍵為將原設計的不分段一次性全孔灌漿調整為全孔分為錨固段及張拉段兩個區(qū)段分別進行,并且對張拉段灌漿方式方法及灌漿材料進行一定的調整,減小灌漿漿液在地層裂隙中的擴散區(qū)域,以達到減少超灌漿量的目的。將壓力分散型預應力錨索由原一次性全孔灌漿調整為分為錨固段及張拉段兩個區(qū)段分別進行,主要是在原設計索體錨固段后方設置止?jié){包,通過設置的止?jié){包,將索體中的錨固段與張拉段進行隔離,止?jié){包可采用在索體外包裹土工布的方式進行,具體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安裝止?jié){包錨索結構圖
其工作原理為:在錨固段后方設置紡錘形止?jié){包,止?jié){包由土工布與鋼絞線緊密纏繞而成,止?jié){包安裝完成后的外徑與鉆孔孔壁間的間隙為5~10 mm。錨索結構中灌漿管通過止?jié){包區(qū)域后進入到索體最前端,且灌漿管在止?jié){包區(qū)域中留有一楔形開口以用來為止?jié){包進行充漿膨脹以封閉孔道。索體結構中的回漿管由兩根管套接而成,且具有雙重作用。當進行錨固段灌漿時該管主要用來進行排氣及排除孔內(nèi)稀漿及雜質,主要起回漿管作用;當進行張拉段灌漿時,在孔外拉拔該管,致使回漿管的外部管從套接管中拔出,從而起到灌漿管的作用,漿液通過該管進入到張拉段后慢慢向孔口涌出,直至從孔口返出濃漿。灌漿時先從灌漿管灌入水灰比為2的稀漿,待漿液將止?jié){包充漿完成膨脹封閉孔壁后再換用施工漿液水灰比進行錨固段灌漿施工,灌漿過程中錨固段中的空氣及稀漿通過回漿管排出孔內(nèi),當回漿管返出漿液密度與灌漿漿液密度一致時,此時可結束錨固段的灌漿施工,并立即將回漿管的外部管從套接管中拔出。
張拉段的灌漿采用孔口不封閉的灌漿方式進行,并根據(jù)地質情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灌漿施工工藝及材料,具體如下。
(1)當張拉段巖體地質情況不是很差,裂隙、節(jié)理發(fā)育較少,巖體破碎程度低時,灌漿可采用純水泥漿液進行,灌漿過程中主要采用限流、限壓及間歇的方法進行處理??刂乒酀{限流流量為10~15 L/min,灌漿進漿壓力<0.1 MPa,并且每灌注10 min后就間歇10 min,直至孔口返出濃漿后即可結束。
(2)當張拉段裂隙發(fā)育較多,節(jié)理張開度較大,且按照以上方法進行控制施工后灌漿單耗>200 kg/m孔口仍未出現(xiàn)返漿時,可將灌注純水泥漿液調整為灌注水泥砂漿進行施工,直至灌漿結束。灌注砂漿必須采用專用砂漿泵進行施工,砂漿配合比根據(jù)試驗室配比試驗獲得。灌注砂漿過程中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分別采取限流、限壓及間歇的方法控制超灌漿量。
(3)當張拉段裂隙發(fā)育很多,節(jié)理張開度很大,巖體非常破碎且裂隙串通性很好時,此時如采用純水泥漿液或砂漿進行灌注,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灌漿施工,灌注的漿液都通過裂隙全部滲透到巖層中去,無法充填錨索孔道,造成漿液大量浪費。此時可將灌漿材料由原純水泥漿液或水泥砂漿調整為水泥-水玻璃雙液快漿進行施工。雙液快漿配合比通過試驗室配比試驗獲得,必須確保雙液初凝時間滿足灌漿工藝時間要求,以避免出現(xiàn)堵管現(xiàn)象,造成灌漿質量缺陷。
當錨索支護工程進度要求非常緊、工程投資控制要求高且工程建設不需要對張拉段進行灌漿時,此時便可使用不產(chǎn)生超灌漿量控制技術。無超灌漿控制技術的核心為在張拉段索體的外端包裹防止?jié){液進入巖層的土工布,灌漿時漿液僅充填錨索錨固段及張拉段包裹體,而漿液無法進入巖體中,具體結構如圖3所示。
圖3 張拉段安裝土工布套筒的錨索結構圖
其工作原理中錨固段灌漿與上述減少超灌漿量控制技術中錨固段灌漿方法一致,進行張拉段灌漿時,在孔外拉拔回漿管,致使回漿管的外部管從套接管中拔出,此時回漿管作用變更為張拉段的灌漿管,灌漿時漿液僅充填張拉段索體中縫隙及索體與外包土工布套筒之間間隙,直至漿液充填密實土工布膨脹后緊密貼緊孔壁。灌漿張拉段外包土工布套筒在未充填漿液前與孔壁的間隙一般控制在1~2 cm,套筒包裹必須嚴實及緊密,確保索體安裝時能順利進入孔道且準確安裝到位。
4號公路邊坡共施工預應力錨索350束,在未采取以上控制技術前施工的10束錨索,錨索超灌漿干水泥量平均為30 t/束,采取了以上減少超灌漿控制技術后,剩余所有的錨索平均超灌漿量降至8 t/束,共節(jié)約水泥耗量6000多噸,節(jié)省了工程投資。
在邊坡支護中,預應力錨索是最常見的一種支護方式,近年來,在國內(nèi)許多正在施工的工程邊坡支護中,經(jīng)常有大量錨索超灌漿量的情況發(fā)生,從而導致出現(xiàn)大金額的索賠款項及合同項目總造價難以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實踐證明,以上所述施工技術是可以有效的控制錨索超灌漿工程量的,可以為其他類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鑒。
[1] 孟慶鴻.預應力錨索施工實踐[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1997,(2).
[2] 楊世偉,李德勇.錦屏一級水電站壩基無蓋重固結灌漿施工工藝探討[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1,38(8).
[3] 聶細生,李忠社.預應力錨索工程施工質量控制[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05,32(11).
[4] 馮楊文.預應力錨索有關問題的分析研究[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05,32(S1).
[5] 杜慧君,楊超,向東.水電工程邊坡支護錨索灌漿費用控制對策探討[J].四川水利發(fā)電,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