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肯妥協(xié)返鄉(xiāng)讀書而輟學在家,在微博上高調爭取異地高考權利,與滬籍人士就異地高考“約辯”……近日,15歲的非滬籍女生占海特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不少北京市民在網(wǎng)絡上表達對于放開異地高考后會不會擠占北京考生利益的焦慮,與一些非京籍家長展開辯論。對此你怎么看?
安徽省霍山中學尚墨文學社丞若:凡是一項公平改革的推行,勢必會破壞固有的“畸形偽平衡”,但從目前京滬粵提交的建議方案可以很明顯看出,異地高考已經(jīng)變相地妥協(xié)了“畸形偽平衡”。從而形成了“一個人的戰(zhàn)斗,一大片的抵觸”的局面。我們應該對這類不公平的現(xiàn)象大膽地提出質疑和合理辦法。
安徽省池州一中清溪文學社陸瑋:我一直覺得如果全國能統(tǒng)一課本,統(tǒng)一高考試卷那該多好啊。這樣就不存在異地高考的爭端,也不再有錄取分數(shù)線高低的分歧。
遼寧省大連市金州高級中學起航文學社黃幼婷:周圍很多朋友因為戶籍問題要回去高考,或者面對比本地生更高的錄取分,很遺憾,也很想問為什么這樣,我覺得高考就是應該多點人性化的一面。至少不要剝奪考試的權利。
山東東營市一中二月文學社胡愛萍:在當前社會大環(huán)境下,教育公平只能是一種理想。每個地域都有各自的特點,只有融入一個地區(qū),為該地區(qū)盡好責任和義務,才能享有它賦予的權利。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實驗高中疏離文學社馬傳輝:范曾說:“如果你行,在哪里都行!”異地高考這么多年了,各地落榜、題名者均有之。與其詛咒黑暗,不如讓自己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