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侗
頗具傳奇色彩的已故教授杰羅姆·雷特文,生前是麻省理工學院電子與生物工程名譽教授、世界著名的神經生理學家。以奔放的“浪漫主義”態(tài)度應對嚴謹?shù)摹翱茖W家”生活,是杰羅姆一生的待人行事準則,而這個特質也滲透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育人。
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嚴師,想要成為他的學生,是一件“很容易卻又很困難”的事,很容易是因為他收學生的方式很浪漫,很困難是因為他對待科學研究的態(tài)度很嚴謹。生性浪漫的他,討厭傳統(tǒng)的用考試篩選人才的刻板形式,并因此自創(chuàng)了“杰羅姆Style”的納賢方法:他會跑到麻省理工學院的圖書館,借一大堆和他的研究相關的書籍,然后故意過期不還,于是他成了人所共知的“老賴”。等圖書館通知他“有學生要借”的時候,他就會樂顛顛地跑去圖書館親自約見這個學生。這當然不是單純的“見面”,這是他獨創(chuàng)的“面試”,想借機考考這名同學,看看其資質如何,而最重要的是要和他有精神上的契合——浪漫而嚴謹。在他看來,聰明的學生很多,但能跟他產生共鳴的“同類”很少。懷著這種求才若渴的心情,一旦發(fā)現(xiàn)一個被他“面試”通過的學生,他一定會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滔滔不絕地游說對方,直到那個學生招架不住,乖乖投至他的門下。
杰羅姆身上這種智慧的浪漫和勇敢的嚴謹,讓他取得了非凡的科學成就。都認為“浪漫主義”與“科學家”無法兼容,但杰羅姆是個例外。
杰羅姆常常鼓勵學生,要“勇于把那些已經為世人所接受的理論假設扯碎”。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你正在做的研究無法改變這個世界,那么何必在它上面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