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毛毛
老婆晚上不吃飯,理由是減肥,這讓我一邊感慨其愚蠢,一邊又沾沾自喜,因為這讓我可以好好侍弄我那幾個下酒菜。
第一個是油爆花生米。我自創(chuàng)了一個完美的花生米炒制法,名曰“250法”。第一步,先數(shù)100下,這個階段我稱之為催香階段。這時候,花生米開始有了那種隱約的、干燥的、芬芳的氣息。在數(shù)第101下時,花生米開始煩躁起來,發(fā)出駭人的“辟嗶剝”的爆響。這時候數(shù)數(shù)要加快,因為花生米是有靈魂的,它對于成為別人的腹中物似乎很有怨氣,如果不當心,它就會以焦糊的方式對抗你——這個階段我稱之為出香階段。第三個階段是留香階段,在數(shù)第201下時,要關(guān)火,空炒50下。炒花生米脆不脆,這可是個秘訣。數(shù)到第250下時,大功告成。
第二個菜是油煎豆腐。煎豆腐的關(guān)鍵是在于用鹽,鹽滲進豆腐的程度決定了豆腐的完美程度,而我能讓鹽百分百地與豆腐融合,就像兩顆相愛的靈魂。訣竅是什么呢?那就是先將鹽放進油里,而不是待豆腐快熟時再擱鹽。汪曾祺說做菜要學會“反著燒”,也就是說會做菜的人要學會打破常規(guī),不要聽專家的,不迷信傳統(tǒng)。煎豆腐時火不必太大,慢慢煎,直至豆腐煎得兩面焦黃,起了一層薄薄的殼時,就算完成了。
第三個菜是鹵牛肉。我所生活的城市有三個讓我驕傲的地方,一是瀕臨偉大的長江,二是出了個偉大的陳獨秀,三就是有幾萬回民生活在這個城市。他們帶來了獨步天下、罕有其匹的鹵牛肉。他們對牛肉有敬意,不會隨隨便便地對待,又聰慧地汲取了漢族人的烹調(diào)手法。他們的熟食攤整潔干凈,不管有多忙,有多少人排隊等候,他們都是不急不忙。切牛肉時一定要戴上手套,一定要看清牛肉的紋理再下刀;而找錢時一定要除下手套。他們的牛肉整潔,挺括,有牛筋的地方閃爍著一層薄薄的亮光。他們做的牛肉就像牛肉中的貴族,散發(fā)著不可冒犯的光茫。
三個下酒菜構(gòu)成了一個美好的夜晚。我年輕時寫詩,還記得這么一首:愛護一個女人/養(yǎng)育一個孩子/守衛(wèi)一幢房子/讀一點書/寫一點字/幾個簡單的動作/構(gòu)成我的一生。如今看來,還應(yīng)再加上一行,那就是:再弄幾個下酒菜。
法國作家夏布多里昂說:“每一個人身上都拖帶著一個世界,由他所見過、愛過的一切所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來是在另一個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帶著的那個世界去?!笔堑?,這幾個下酒菜,就是我時時拖帶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