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2年,《讀者·校園版》介紹過嚴(yán)凌君老師和他的“青春讀書課”。在應(yīng)試教育的背景下,他是一位充滿理想主義的語文教師,在努力地還原語文教育的初衷。除了課堂上的努力,嚴(yán)凌君老師還主編了一套內(nèi)容豐富的《青春讀書課》叢書,作為語文課堂的補(bǔ)充。從今年開始,《讀者·校園版》增設(shè)“講堂”欄目,請嚴(yán)凌君老師開講他的“青春讀書課”,希望更多的人能與我們共享“青春讀書課”的魅力,也希望通過這個欄目能找到更多有想法、有個性的老師,讓志同道合者相互交流,為語文教育多保留一些生機(jī)。
人生用什么來填滿
我沒有時間恨
因?yàn)?/p>
墳?zāi)箷恋K我
生命
并不那么寬裕
恨,難以完成
我沒有時間愛
但是既然
必須做點(diǎn)什么
愛的那點(diǎn)苦工
我以為
對于我,已夠繁重
——〔美國〕狄金森《我沒有時間恨》
如果歲月是一個個空格,一個人的一生要用什么來填滿它,才覺得不虛度此生?想想《鑄劍》《趙氏孤兒》《基度山伯爵》這些著名的故事,用仇恨來填滿一生,結(jié)果怎么樣?一生痛苦,復(fù)仇之后,短暫的快意之后,人生突然失去了目標(biāo),再活下去便感到索然寡味。恨,使自己備受煎熬,最終變得可憐。因?yàn)槌鸷拚呱砩蠜]有讓人喜歡的東西,報仇的火焰令人不敢靠近。無論是對別人的仇恨,或是對自己的遺恨,都是令人悲哀的。
人生有限,愛恨無窮。愛和恨都是人生的苦差事。但是兩相比較,與其恨,不如去愛,愛能讓你活得有希望。世間的人常常不是在愛,而是在尋找愛。一個愛著的人和一個一生都在尋找愛的人,是兩種人。這種愛不是說男女戀情,而是說你的生活狀態(tài)。如果你對這個世界抱有愛心,從小到大,你都很享受自己播撒陽光的形象,你給世界傳遞溫暖,也收獲溫暖;給別人傳遞愛,也收獲愛。而有些人,即使別人愛著他、寵著他,他也從來體會不到愛,更舍不得付出一點(diǎn)愛給別人。這種人總覺得自己一輩子缺少愛,就因?yàn)樗恢栏冻鰫?,所以一生都在尋找愛?/p>
我很難看見人而不想揍他一頓
我們生活在人世中,有很多人的確不值得我們愛,甚至對他恨之入骨。
我很難看見人而不想揍他一頓。別人愛搞內(nèi)心獨(dú)白,我不,我愛動手打人。
飯館里,常有人坐在我對面,什么也不說,過了片刻,他們決定吃飯。
瞧!正好來了一個。
哈,我替你抓住他,一敲,綁!
又抓起他,一敲,綁!
把他掛在衣架上。
取下來,
又掛上。
再取下來,
擱在桌上,
鋪平,壓得扁扁的。
弄臟,泡濕。
他又活了過來。
在水里洗一下,把他拉長(我有些不耐煩了,想盡快了結(jié)),按他,揉他,把他塞進(jìn)杯子里,然后公然倒在地上,對茶房喊一聲:“給我拿只干凈的杯子來!”
可是,我渾身不自在,付完賬,急忙走了出去。
——〔法國〕米修
一般人不這樣寫詩,米修則無所顧忌,因?yàn)樗f出了人類特有的心理狀態(tài),捕捉到人在一瞬間的心理活動。世界上的確有些人你實(shí)在是愛不起來,但你沒辦法回避,比如說你們現(xiàn)在坐在這里,只能面對我這樣一個老師,你對我即使恨之入骨也無可奈何。你極討厭你的同桌,因?yàn)樗鲜且簧险n就胡說八道,干擾你聽課,你卻拿他沒辦法。工作之后,你的上司是個十足的混蛋,你也不能把他干掉。即便你產(chǎn)生想揍人的沖動,也只是瞬間心動,不可能真打人。
你的情緒造就了你一生的生活質(zhì)量。如果整天處于不斷積累的黑暗情緒之中,就很容易發(fā)展出來對人類的一種仇恨心理。這個時候,怎樣處理自己的心境,怎樣發(fā)展自己的人格,異常重要。
科學(xué)家研究生命科學(xué),提出了“自私的基因”的說法。法國哲學(xué)家薩特說:“他人即地獄?!被钤谑澜缟?,任何人都可能會妨礙你,搶你的東西。無論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都把希望寄托于教育。沒有良好的教育,任何人都可能變成惡人。其實(shí),探討人人之初是否善惡的問題并不重要,只要活著的時候“性善”,這才是重要的。如何做到呢?如果用大話哄人:愛國家、愛世界、愛別人多過愛自己。這個可能只有雷鋒才能做到。還有舍生取義、舍己為人、把別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重要……這些,大約也只有傳說中的俠客、古代的個別儒生才能做到。蕓蕓眾生,古今中外,愛自己是正常的,這是生物的本能。關(guān)鍵是如何安置善與惡、自己與他人、自己與世界的位置。
恨這個世界容易,還是愛這個世界容易?說愛容易的同學(xué),說明心態(tài)良好。愛不艱難,那是因?yàn)榇蠹叶忌钤谛腋5臓顟B(tài)下。說恨容易的同學(xué),或許更洞察了人性的復(fù)雜。老師認(rèn)為,恨比愛容易一百倍!相反,愛的工作要比恨繁重一百倍。
任何人沒有權(quán)利妨礙別人,也不可以傷害別人,這是底線。不把別人當(dāng)?shù)鬲z,自己才可以與人相處得如同在天堂一樣。有一則寓言:有一個人尋找地獄和天堂。他來到一個地方,看見一群人在吃飯。他們用很長的勺子,比手臂還要長,他們每個人都無法用這么長的勺子把食物送到自己的嘴里,結(jié)果誰也吃不到食物,這就是地獄!他來到另一個地方,那里也有一群人在吃飯,他們也用同樣長的勺子,但是,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把食物送到別人嘴里。這樣每個人都吃得很飽,這里就是天堂!互相友善,才可以成為天堂。你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就代表了你自身的素質(zhì)。
這首詩實(shí)際上說的是一個人和世界的關(guān)系,人和自己心靈的關(guān)系。對抗和逃避都是沒有出路的。最好是認(rèn)真接受自己心靈中涌現(xiàn)出來的每一個念頭,然后想一想怎樣才是讓自己健康的、快樂的、愛著的、活著的一種方式,而不是讓你消耗自己的能量庸人自擾。首先我們不怕憂傷,也不怕痛苦,這些東西來了以后,我們要找到辦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是我們要學(xué)習(xí)的功課。
你在人間的姿態(tài)
波德萊爾認(rèn)為:享受人群的美味是一門藝術(shù)。他把別人當(dāng)做自己的寫作材料。中國古代有《倩女幽魂》的故事,說一個女子愛上一名男子,身體留在家里,魂魄離開了身體,跟男子快樂地生活在一起。古人奇妙地想象:人的靈魂是可以出離身體的。波德萊爾用的就是這種招數(shù):在想象中,在大街上任意選擇一個人,進(jìn)入別人的靈魂,像他一樣去思考、感受、生活,讓人世間各種各樣的靈魂的秘密展現(xiàn)在眼前。這樣,詩人就有了上帝一樣看透別人心思的能力。這樣創(chuàng)作的文字一定奇妙而豐富。不知你想不想掌握這種離魂術(shù)?
龐德覺得世界太骯臟了,要像上帝那樣重造世界,重造一批新的人類:讓夢具有生命,按照夢想的樣子創(chuàng)造世界。這類想法在青春勃發(fā)的青年人的夢想里是時常出現(xiàn)的,純潔而脆弱的你,可能認(rèn)為人類太無恥了。但這僅僅是青春期的夢想罷了,一旦“長大成人”,你就放棄這些夢想,認(rèn)為它們幼稚。世界可不可以按照“夢想”重造?希特勒就認(rèn)為世界上只有亞利安人是優(yōu)秀的,認(rèn)為猶太人是可殺的。恨是有尺度的,以愛為前提的恨是允許存在的;相反,以恨為前提的恨是災(zāi)難,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在生活中。再說,夢的世界是不是虛無的?我們?nèi)绾紊拼约旱膲粝??你想過嗎?
拜倫認(rèn)為:“我沒有愛過這個世界,它對我也一樣?!狈路鹚c世界結(jié)了仇。高傲的個性使他與公眾為敵,以一人敵一國?!安荒馨盐铱醋鏊麄円换铮晃艺驹谌巳褐袇s不屬于他們?!卑輦惒辉敢獬蔀樗兹酥械囊粋€。其實(shí)拜倫是深愛過這個世界的,只不過他用的是一種驕傲的方式,他不是匍匐在這個世界的腳下愛它,而是騎在它的脖子上愛它。正因?yàn)樗珢圻@個世界,才會發(fā)出這樣絕望的呼聲,或許愛的極端就是恨吧。即便如此,他對世界仍是寄予希望:“我還以為:善不只是空話,幸福并不只是夢想?!?/p>
一派純情的濟(jì)慈謳歌:“一件美好的事物永遠(yuǎn)是一種快樂?!泵朗怯篮愕南矏?。席勒作詞、貝多芬作曲的《歡樂頌》,把人類愛的力量、歡樂的力量傳遍全世界。歡樂女神的境界,是對人類的廣博的熱愛。
既然我們沒有時間恨,那就讓我們愛吧!讓我們?nèi)プ非罂鞓?!其?shí),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如果我們讓別人在此種植快樂,同時也讓這份快樂滋潤自己,那么,我們心靈的花園就不會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