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嫻
年少時,我們都有過許多愿望。在作文課上寫的那篇《我的志愿》卻都不是真的,那是用來敷衍老師的,否則,才不會有那么多人的愿望是當(dāng)老師、護士和社會工作者。
有朋友剛剛當(dāng)上老師,教授中學(xué)二年級的中文課。她給學(xué)生的作文題目正是《我的志愿》。一位男生在作文本上說他的志愿是做一條狗。她氣得幾乎昏了過去,大嘆這一代孩子太不長進。
假如她讀過彼得·梅爾的大作《一只狗的生活意見》,她也許不會小覷做一條狗這個愿望。作者以自己愛犬“仔仔”的角度去看人類的世界,寫出許多雋永的哲理。
我已不記得自己許過哪些愿望了。有一年,跟老同學(xué)相聚,嫁人的嫁人,讀書的還是繼續(xù)讀書,有幾個同學(xué)的工作更要四處奔波,她們年少時的愿望好像都不是這些。
有人很喜歡跳舞,說過要成為舞蹈家,也有人渴望成為運動員。
幾許年少的夢,都變成平淡的生活。
我們曾經(jīng)驕傲地以為自己出類拔萃,長大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比不上別人,于是茫然不知去向。然后有一天,我們才終于明白,人要跟昨天的自己比較,而不是跟其他人比較。所有的夢想都是用來回味的,不一定要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