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歲那年,我混到40里外的一所中學(xué)就讀。說是混,是因為我在離家較近的那所鄉(xiāng)村中學(xué)跟一個男生打架,結(jié)果把后面的女生也打傷了。那女生正是校長的侄女,校長說啥也不要我了。父親狠狠地揍了我一頓后,通過一個遠(yuǎn)方表叔的關(guān)系,把我弄到那里的學(xué)校,讓我再混兩年,養(yǎng)養(yǎng)身板,畢業(yè)后,好跟他到建筑工地上賣苦力。那時的我,也不相信自己會有什么出息。
有一次,放假回家,媽媽特意拿出來一小塊臘肉、給我炒著吃。那個時候家里很窮,一年到頭很少能吃到這樣的好東西。我只知道,家里鍋臺后那個小壇子里,常年存有一塊臘肉。只有來客人時,才可以拿出一小塊來,給客人享用,平時煮菜是很少放的。所謂的臘肉,就是把肉煮個半熟,用鹽把肉煨上,再用蓋子一封,可以保存很長時間,不生蛆罷了。
弟弟在旁邊眼巴巴地瞅著說:“媽媽為了給你湊學(xué)費,把那頭小豬殺了。我們猛吃了一頓后,就把肉全賣了。這是媽專門給你留的,我沒敢動。哥你快吃吧,好香好香的,我不饞,我不想吃?!痹诘艿艿淖⒁曄?,我勉強地夾了一塊放在嘴里。那哪兒還是什么肉??!又干又硬,像木柴片子一樣。這些臘肉母親已經(jīng)給我留了好久好久,弟弟也惦記了好久好久。我趁著媽媽不注意,塞給弟弟一塊。弟弟快速地嚼著,不停地說:“好吃,好吃?!本驮谶@時,媽媽正好端飯進來,看到這情景,火了,過去給了弟弟一巴掌,斥責(zé)道:“你這個不爭氣的小饞貓,你哥回來前,咱不是說了嗎?你不爭著吃。你吃了那么多,還沒夠?你看哥瘦得那皮包骨的樣子,你就不心疼啊?!?/p>
弟弟嘴里含著肉,哭著說:”媽媽,不是我想吃是我哥硬給的,要不我吐出來?!闭f完,把那些嚼了一半的東西吐到了桌上,肉絲摻著唾液和肉末,還有淡淡的血跡,那血是剛才媽媽一時生氣,手下得稍稍重了一些,牙齒把嘴唇磕破了。弟弟羞愧地說:“哥你吃你吃,是我不好,下次不會了?!?/p>
當(dāng)時,我的心一酸,淚水蓄滿了雙眼。媽媽沉默了,背過身去,淚奪眶而出。半晌后,她有些哽咽地說:“都怪你爹沒能耐,過這窮日子。”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有一種沖動,自己長大后,絕不能再過父母這種苦日子,爭取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肉。以至于后來我學(xué)習(xí)倍加努力,考上大學(xué),有了舒適的工作,不但每天能吃上肉,而且還是挑著樣吃。
前些天,我打電話給在石家莊當(dāng)醫(yī)生的弟弟,他也考上大學(xué),過著比我還好的生活,正事說完了后,我試探著問:“你還記得咱家里鍋臺后那個小壇子嗎?”弟弟笑了,說:“記得、記得,那里藏著我兒時的夢想,我就盼望著長大后,天天能吃上臘肉。是那壇子臘肉誘惑著我,才考上大學(xué)的。”我的手一顫,沒想到他也有與我一樣的“理想”,其實,改變?nèi)松囊苍S就是一個最不起眼的甚至有些可笑的愿望。
選自《新民晚報》孫瑞林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