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 / 白 英
也許你熱愛小橋流水的水鄉(xiāng),“樓臺煙雨入畫中”;也許你熱愛浩瀚壯闊的海洋,“浮天滄海遠”;但請你一定不要錯過蒼茫遼遠的草原,那“無邊綠草憑羊牧,一馬飛歌醉碧霄”的獨特景致與感受,絕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呼倫貝爾草原像不落的太陽/幾個世紀照耀著富饒的北方/風吹草低見牛羊天蒼野茫茫/馬奶酒孕育了多少蒙古好兒郎......”一曲深情款款的民歌,將人們帶入到呼倫貝爾這片神奇的土地。這里有清澈的天穹、純凈的空氣和青翠的草場,這里亦有厚重的歷史、顛沛的動蕩與激越的過往。她像一個純真的少女,亦像一位滄桑的老人。讓我們循著那一聲來自馬背上的呼喚,向北,向北,向北,漸次把旅途放歌與游歷投步推向極致,去感受一下她婉約又豪放的獨特魅力。
呼倫貝爾,這片古老的土地,像一個充滿了故事的草原老人。
這里流淌著兩大水系——呼倫湖水系和海拉爾河—額爾古納河水系。兩條水系共有745條河流,總流域面積達9萬多平方公里。正是草原上的這兩大水系的眾多湖泊,成為動物、植物和人類生命的源泉。
就在呼倫湖畔,出土了兩萬多年前的古人類頭蓋骨化石——“扎賚諾爾人”。但后來的歷史卻是一個斷層,似乎是找到了爺爺,卻尋不到爸爸的足跡。再后來,春秋時期,呼倫貝爾又以“東胡”這一稱謂被中原知曉。自《史記》以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活動開始被計入華夏歷史。而匈奴人、突厥人、鮮卑人、塔塔爾人……他們陸續(xù)在這里留下了逐鹿草原的足跡,并豎起大大小小的石頭來祭禮祖先。直到一支蒙古部落穿越呼倫貝爾草原,由此開始了一統(tǒng)草原的征途。
呼倫貝爾就像是一個活標本。留下了刀革鐵馬的英雄史詩,留下了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與當?shù)厮_滿教的沖突與交融,也留下了近代“闖關東”的百姓故事。你想理解鐵漢的堅硬與猛士的強悍嗎?請你置身此境;你想理解為什么北方多斷腕為友、慷慨悲歌的義士嗎?請你置身此境。江南風景的纖濃浮艷,只可養(yǎng)育出纖纖的少女,或者儒雅風俊的書生,而只有這樣的氣候環(huán)境,才可以鍛造出血性硬漢,鐵鑄的英雄和絕代無雙的一代天驕。
如今的呼倫貝爾,承接著中國與蒙古國、俄羅斯間的緊密連結,草原、河流與森林,繁養(yǎng)生息著各民族人。人類與自然,同樣上演著和諧與沖突的一幕幕故事。
看草原,在內蒙古;看內蒙古最正宗的草原,則在呼倫貝爾;但若看呼倫貝爾最美麗的草原,無疑是在陳巴爾虎旗。
從海拉爾出發(fā),初入草原,猶如掉進了一片綠色的海洋,除了頭頂無邊無際的湛藍,身邊腳下鋪展開來的便是那連綿數(shù)十里的絨絨綠毯,活潑的羊群、悠然的牛群、時動時靜的馬群、漂浮的云、班駁的光線、陰晴變幻的景色,沒有任何屏障,鋪陳遼闊至極遠,直與天際合一。
莫日格勒河,曾被老舍先生贊譽為天下第一曲水。她從遙遠的天際蜿蜒而來,像一位靦腆俏麗的少女依偎在陳巴爾虎草原懷里,長紗飄逸風中,溫柔而不失矜持。莫日格勒河兩側,散布著牧民的夏營地,五里一個氈包,十里一個營盤,雪白的牛羊群珍珠般地點綴在碧野如茵的草地上。無需匠筆作畫,人已置身于極美麗極真實的天然畫卷。無需著意放歌,人已感覺草原牧歌縈繞耳邊。河流,道路,曠野,遠山,天際,不正組成五線譜?銀色的氈房,群奔的牛羊,不就是跳動的音符?大自然實在太神奇,那是什么樣的藝術家也構思不出的畫面,演奏不出的旋律,令人慨嘆不已。
瞧,沿著莫爾格勒河畔前去,成群的蒙古包接踵而來,這就是按當年成吉思汗行帳布局的金帳汗蒙古部落。人到此地,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敖包。那是用石塊、泥土、柳條等堆砌而成的塔形石堆。頂上豎有一桿,桿上拉著伸向四周的繩子,上面飄揚著藍白色的經(jīng)旗,透出一股渾厚古樸的風俗?!凹腊桨笔遣菰钠砀;顒?。在主人的指引下,我們繞敖包順時針走了三圈,向敖包上投撒了一些石塊,然后,再駐足默默地許下一個心愿。一陣草原雄風吹來,將敖包上的經(jīng)旗與哈達吹得呼呼作響,仿佛是在敘述草原千百年的滄桑史,喚起人們一種不可褻瀆的神圣感。
滿洲里火車站 攝 影/楊 博滿洲里是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滿洲里火車站,它是毛主席兩次訪蘇的出入境口岸,也是中蘇關系進入新時代的見證者。
滿洲里原稱“霍勒津布拉格”(蒙語意為“旺盛的泉水),地處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區(qū),是我國最大的沿邊陸路口岸和額爾古納河的發(fā)源地,素有“北疆明珠”的美譽,居住著蒙、漢、回、俄羅斯等20多個民族。
春夏之交,滿洲里給人以生機勃發(fā)的印象:一座美麗的城市赫然矗立于草原深處,一個個綠瓦紅墻的優(yōu)雅建筑群落散發(fā)出異國風。行走在街道上舉目皆美景、移步如賞畫,用“建筑藝術博物館”的措辭來形容絕不為過。人在滿洲里,心中升騰一種難以言狀的感覺:大街上的牌匾大都刻有中、俄、蒙古三種文字,不同國籍、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群在大街上漫步,掛著各國牌子的車輛在馬路上往來穿梭,稍不在意,還以為人到了外國。
“一眼望俄蒙、雞鳴唱三國”的獨特地緣優(yōu)勢,決定了滿洲里這座城市所特有的中西文化交融之美。距滿洲里市區(qū)約20公里處,一座巍峨聳立的國門莊嚴肅穆地屹立在中俄41號界碑交界處,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三條并行的國際鐵軌從國門下穿過,向不遠處俄羅斯國門延伸。在國門附近的鐵路邊上,坐落著一個“火車頭廣場”,據(jù)記載是1940年日制蒸汽機頭,毛澤東主席在1949年赴蘇聯(lián)莫斯科途徑滿洲里時,所乘坐火車就是靠這輛展示的火車頭牽引。獨具特色的“套娃廣場”,是全國唯一的以經(jīng)營俄羅斯傳統(tǒng)工藝品“套娃”為主題的休閑娛樂廣場。
滿洲里歷經(jīng)百年風雨,更顯魅力煥發(fā),猶如一只從煙波浩淼的呼倫湖上起飛的美麗天鵝,展翅翱翔在遼闊的呼倫貝爾草原。
滿洲里:夕陽下的國門
呼倫湖是鑲在內蒙古草原上的內陸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呼倫湖又被稱作“達賚湖”,“達賚湖”在蒙語里就是“海一樣的湖”。相傳,草原上的雄鷹貝爾愛上了美麗淳樸牧羊女呼倫,兩人為了能長相廝守在一起,就化做了兩顆碩大的明珠,鑲嵌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從此,這里有了遼闊的呼倫湖和貝爾湖,人們也就稱之為“呼倫貝爾大草原”。
“巍巍興安嶺,滾滾呼倫水,千里草原鋪翡翠,天鵝飛來不想回……”深刻記憶里的前奏是幾個普通得就像呼倫貝爾草原上其他任何草丘的草丘,只是在遠處略略地泛著些藍,那時我曾懷疑是眼睛被恣意的綠漾出了幻覺。但越過那幾個草丘,一片浩瀚的蔚藍帶著醉心的氣息毫無顧忌地迎面撲來。天上,幾縷白云漂?。凰?,一浪一浪的湖水有節(jié)奏地觸摸沙灘上。天的藍,水的藍,讓整個世界化作一片醉人的純藍。春夏的草原,牛羊成群,繁花奪目,芳草萋萋,蒙古包、勒勒車,好一個塞外邊疆醉人美景,仿佛是一幅幅絕妙的風景畫。沿湖而行,煙波浩渺的湖面鷗鳥成群,遠處草原上,幾匹駿馬在風中奮蹄奔跑。若不是天地間的鳥兒不知疲倦地歌舞,若不是河岸邊的水草多姿多彩地搖曳,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這是來自天地生命間的和諧共處,是最原始最坦白的真情。
室韋風光室韋位于內蒙古的北端,它依山傍水,鑲嵌在大興安嶺北麓,額爾古納河畔,與俄羅斯小鎮(zhèn)奧羅奇僅一河之隔。室韋在2005年被cctv評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zhèn)”之一,入選的理由有兩個,一個是這里是蒙古族的發(fā)祥地,另一個是這里是我國唯一的俄羅斯族民族鄉(xiāng)。
從遙遠的鮮卑人到成吉思汗,再到今天,這片被呼倫湖水滋潤的土地一直就是中國北方最美麗最動人的風景,當那些激動人心的歷史成為悠悠往事,呼倫湖從未停止過它新的、未知的旅程。
位于北緯53度的北極村,是中國黑龍江省漠河縣的最北村落,中國版圖的“金雞之冠”。這一個神奇、美麗、謎一樣的地方,已不是版圖上一個簡單的坐標,它承載著人們心頭揮之不去的“找北”情懷。
一個得天獨厚的最北村落,大森林,黑龍江水,木刻楞民房,田園牧歌,家園歡笑,具有避暑消夏的神奇功能,帶給游客輕松平靜的心境。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這個原本冷清、寂寞的邊陲小村,煥發(fā)出超凡魅力。村里的一切,都是以中國的“最北”冠名:最北一家、最北郵局、最北小學、最北鄉(xiāng)政府、最北氣象站、最北哨所、最北國家森林公園……甚至還有最北的廁所,不勝枚舉。
北極村東,坐落著一個圓形廣場,兀立著一塊“神州北極”巨石碑,這令遠道而來“找北”游客一下子達到情緒的沸點。人到此地,脈脈凝視著“神
州北極”四個耀眼的大字,慢慢欣賞著渾然天成的山水畫屏,悠悠品賞著北極村自然、恬淡、淳樸的奇異美景。離北極廣場不遠處,有一個紅墻圍起來的院落,門口巨石上刻著“北陲哨所”的遒勁大字,院中的營房藍頂白窗,顏色十分鮮亮,它就是中國最北的哨所。營房旁聳立著高高的瞭望塔,陽光照耀著值崗戰(zhàn)士的威武英姿,他以警惕目光觀察著邊境線上的任何動靜。每天,中國“最北郵局”都很繁忙,來此的游客們紛紛擠進這個有象征意義的小郵局,排隊購買極為珍貴的北極村風光明信片,蓋上珍貴的“北極村支局”郵戳,寄給自己特別要好的朋友。有一支歌叫《北極村的回信》,歌中唱到:“如果收到‘北極村的信’,人們的愿望就會成真!” 雖然這只是一種美麗的寄望,但它卻是人們內心追求美好向往幸福的真實寫照。
左圖1/漠河北極點
左圖2/最北的鄉(xiāng)政府
左圖3/最北一店
左圖4/最北的廁所
高天流云,天圓地方。也許我們的紙筆無法描摹盡它的壯美,更無法透析它的靈魂,但我們還是要執(zhí)著地走進呼倫貝爾。這片曾經(jīng)孕育了成吉思汗一代天驕的大草原,靜謐地坐臥在那里,提供內蒙古人生命的源泉,一如父親般沉默有力。額爾古納河,從大興安嶺西側的吉魯契山孕育而出,流過呼倫貝爾大草原,一如母親般溫柔堅韌。但愿草原沙化、水草污染不要太快地走在人類物質文明的高度開墾前;但愿呼倫貝爾安好如初。
攝 影 /楊 博
右圖/地圖 (繪圖/鄭怡)
漠河北極村是一個神奇、美麗、謎一樣的地方。大森林、黑龍江水、木刻楞民房、田園農家園,大自然賦予這里避暑消夏的神奇功能,給游客輕松平靜的心境。這里原是冷清、寂寞的邊陲小村,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賦予了特殊的魅力。村里的一切,都是中國的“最北”:最北一家、最北郵局、最北小學、最北鄉(xiāng)政府、最北氣象站、最北哨所、最北國家森林公園……甚至還有最北的廁所,不勝枚舉。
交通:
★航空:
海拉爾東山機場距市區(qū)7公里,交通方便。每周都有從海拉爾到北京、呼和浩特、錫林浩特等地的航班。南方城市有聯(lián)程航班,經(jīng)停北京或呼和浩特抵達海拉爾。
★鐵路
海拉爾境內有濱洲鐵路通過。北京、哈爾濱、呼和浩特、包頭都有火車到海拉爾,從北京到滿洲里的火車也經(jīng)過海拉爾。
★公路
呼倫貝爾市公路交通事業(yè),已形成了以海拉爾、那吉鎮(zhèn)為樞紐,以國道111線北京-加格達奇,國道301線綏芬河-滿洲里,及省道黑河-黑山頭、拉布大林-阿木古郎、滿洲里-阿拉坦額莫勒等國省干線公路為骨架,以縣鄉(xiāng)、邊防、專用公路為脈絡的公路交通網(wǎng)。
線路:
1、海拉爾——陳巴爾虎旗―—滿州里——呼倫湖——額爾古納――室韋――莫爾道嘎――漠河(北極村)
2、 海拉爾——金帳汗——額爾古納——根河——莫爾道嘎——室韋——恩和(或者九卡,七卡)——黑山頭——滿洲里——呼倫湖
3、 滿洲里——呼倫湖——海拉爾——金帳汗——呼和諾爾——莫爾格勒河——北山遺址——萬人坑——鳳凰山莊——蘭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