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蕨菜為蕨科作物,主要生長在土壤有機質(zhì)豐富、土層深厚,土質(zhì)疏松、地下水位低、蔭涼潮濕、土壤微酸性的環(huán)境,荔波野生面積較大。
一、生長條件
土壤:水蕨菜適宜生長的土壤為有機質(zhì)豐富、土層深厚,土質(zhì)疏松、地下水位低、蔭涼潮濕、土壤以微酸性為好,PH值應(yīng)在5.5~6.8之間的土壤。
溫度:水蕨菜出苗時的生長溫度范圍為12℃~35℃,適宜生長溫度為18℃~30℃。
孢子發(fā)芽溫度范圍:15℃~30℃。
苗期適宜溫度范圍:20℃~28℃。
二、苗木繁育
苗術(shù)繁殖分為有性繁殖、無性繁殖。
1.有性繁殖技術(shù)
主要采用孢子育苗法
1.1收集孢子:選擇外觀棕褐色孢子囊未開裂的孢子囊群,用干凈剪刀將帶孢子的葉片剪下,放入紙袋中風干待用。
1.2制作培養(yǎng)基質(zhì)
1.2.1用泥炭土、河沙和草皮灰按1:1:1比例混合,拌勻,過篩制成混合土,然后蒸氣滅菌半小時。
1.2.2在播種容器中先放進1/3厚的碎石、粗河沙,上面再加混合土,土面略低于容器,蓋上玻璃器皿待用。
1.3播種
播種前1天把準備好的混合土地培養(yǎng)容器放在淺水中充分濕潤,將孢子均勻地撒播在培養(yǎng)基質(zhì)上,再蓋好蓋子,浸放在淺水中,第二天取出培養(yǎng)。
1.4孢子培養(yǎng)
將播種好的容器移到溫床或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溫度保持在25℃,濕度80%以上,光照每天 4小時以上,存放一個月后孢子待萌發(fā),長出幼小原絲體,然后長成扁平心臟形或帶狀的配子體,在配子體的腹部出頸卵器和球形精子器,這時每天噴水霧2次,連續(xù)一周,精子借水流動出來與卵結(jié)合形成胚,一周后發(fā)育成孢子體植株。
1.5孢子體的移栽
孢子體長出3片~4片葉后進行第一次移栽,仍用混合土傾向床土,1周~2周后移到溫床外,小苗長大后進行第2次移栽或定值。
2.無性繁殖
2.1無性芽孢子繁殖
水蕨類植物羽片腋間和葉軸頂部下面長出芽孢,自然落入土中發(fā)芽長出小苗。
2.2營養(yǎng)體繁殖
把水蕨類植株的匍匐莖進行分段栽培,或?qū)⒅绷⒌母鶢钋o縱切為2份栽培,每段上必須帶根帶葉才易成活。
2.3根蘗繁殖
根蘗繁殖是目前生產(chǎn)上主要采用的繁殖方法,即水蕨菜在植株地面葉片生長的同時,地下的須根向四面生長,一般較粗的平展根在距主株(5~10)cm遠處會長出一個新的分株,當新株長出(3~4)片葉時平展根的前端又會長出一個新的分株,移栽的植株在一年內(nèi)可長出根蘗分株30個以上,在田間栽培管理上,為了保護根蘗分株苗,一般不中耕鋤草,而是采用手工拔除雜草,在拔草過程中會把許多平展根拔出土表,可增加根蘗分株苗的發(fā)生。
三、栽培技術(shù)
1.栽種時間
適宜在每年10月~11月和次年3月~4月。
2.整地作畦
應(yīng)選擇土層深厚,排灌良好,富含有機質(zhì)的水田,秋末冬初要翻耕,備足腐熟農(nóng)家肥等有機肥,播種移栽前對栽培田先進行翻耕,施足有機肥,耙平開壟作業(yè),畦面寬90cm~100cm,溝面寬30cn,溝底寬20cm,溝深15cm。
3.栽種品種
目前選用的是荔波小葉種的水蕨菜。
4.苗木質(zhì)量
苗木高15cm,有功能葉4片以上,匍匐莖長20cm~30cm。
5.種植密度
株距30cm~40cm,行距30cm~40cm,每畝栽水蕨菜3350穴~5600穴。
6.定植方法
在畦內(nèi)按行距30cm~40cm開深5cm~6cm淺溝,施入有機肥,覆蓋一層薄土,在溝內(nèi)先澆底水,低次擺放采集來截成20cm~30cm長種段的根狀莖或培育的小苗,覆土壓實,在畦面上蓋厚度2cm~5cm的作物桔桿、干雜苗、雜木削、澆水保苗。
四、田間管理
1.開溝排灌
水蕨菜根系發(fā)達、耐濕、生長發(fā)育期注意中耕除草、灌溉,廂面保持濕潤。在干旱季節(jié)7~10天漫灌一次水,溝水達到廂高的1/3為宜,為防過濕爛根要開好廂溝和邊溝,保證田間排水暢通。
2.施肥
根據(jù)水蕨菜需肥規(guī)律,土壤養(yǎng)份狀況和肥料效應(yīng),確定相應(yīng)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按照有機與無機相結(jié)合,基肥與追肥相結(jié)合的原則,實行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平衡施肥。
2.1基肥:每畝施足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zhì)有機肥1500公斤,磷肥100公斤,鉀肥25公斤,混合作基施,在開定植溝時施入。
2.2追肥:水劂菜生長期長,從3月—11月只要溫濕度適宜就能出葉生長,除要施足基肥外,一年中還需要多次追肥,為獲得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從4月下旬開始,每隔40~50天追一次肥,一畝施沼液20擔加尿素1公斤為宜。
2.3田間除草
當田間雜草長出,要及時拔除雜草,田間除草一般不中耕鋤草,除草方法采用手工拔除。
2.4留功能葉
2.4.1當年新栽的田塊新葉生長,前2片~3片不能采收,讓其自然生長,留做功能葉。
2.4.2栽植時間1年以上的田塊,春天新葉長出前2片葉不采,留做功能葉。
2.4.3以后采每4片~5片葉留1片不采,以保持植株正常生長。
2.5壓老葉促新葉
一般在6月~7月會出現(xiàn)蔭蔽,此時就要采取壓老葉促新葉措施,方法是在采摘嫩葉時把老的功能葉向同一方向壓倒,折而不斷,使生長點露出來見光,刺激新葉產(chǎn)生。
2.6高溫期遮蔽
在畦面上按相隔4m~6m立高1.5m的木樁2根,將遮光率為50%~60%的遮陽網(wǎng)梆在木樁頂部,達到即遮蔽強光又便于采收的目的,(遮光時間為每年的4月~10月)。
2.7病蟲害防治
水蕨菜在展葉后如發(fā)生蚜蟲,可用40%的樂果乳劑1500~2000倍液噴灑,低洼易澇地應(yīng)及時排出積水,以防爛根,有條件的地方在整地時施用多菌靈5公斤/畝,可有一定防病效果。
五、采收
要收時期,芽苗出土嫩葉為綠色、有茸毛,在芽苗長至3天~6天時葉柄即可長到25cm~40cm,此時葉柄幼嫩,羽葉尚未展開,即為適收期,(過期不收)。一般從清晨至上午11時采收,或傍晚采收早春每隔2天~3天采收一次,夏天每隔1天采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