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是中醫(yī)的根本,《黃帝內經》對心的認識是虛實并論,人體內的有形之心(心臟)與無形有質之心共同出現(xiàn),有的地方甚至不易分辨。如虛的“煩心”,實的心藏“其(脾足太陰之脈)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不明虛實的如“心痛”。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是人體健康的關鍵。心是“神明”居住的宮殿,神明的健康就是心理的健康;神明健康時,人就心情愉悅、寧靜、安祥、健康。神明不安穩(wěn),就會出現(xiàn)心煩、抑郁、發(fā)怒等等情況,就需要用音樂、經典誦讀、針灸以及藥物進行調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