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媒體報道,從2012年1月至今年3月,2萬多名武漢大學生辦理了擔保服務,貸款主要用于購買iPhone手機、iPad平板電腦及其他3G智能手機。
點評:近年來,不時有大學生、中學生“坑爹”的報道見諸媒體。武漢2萬大學生舉債買“蘋果”,這何嘗不是一種“坑爹”行為?畢竟,他們還沒有任何經(jīng)濟收入;畢竟,“蘋果”對大學生而言既不是生活必需品,也不是學習必需品,沒有“蘋果”并不會影響大學生正常學習和生活。
大學生舉債買“蘋果”,表面上看是大學生相互攀比,“死要面子活受罪”。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這一事件折射的是某些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這不能不說是教育的失敗。
首先需要反思的是家庭教育。在子女教育問題上,很多家長存在著重智育輕德育傾向。藥家鑫開車肇事后,為了逃避責罰,在明知被撞者沒有死亡的情況下,干脆再扎上八刀致受害者死亡;至于最近被媒體鋪天蓋地報道的李天一,更是“坑爹”的典型。藥家鑫和李天一“坑爹”的背后,與家庭教育特別是德育的缺失有著很大關系。事實上,很多家長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哪怕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吃好穿好,甚至無原則遷就孩子的要求,家長對子女過分的嬌寵,為他們將來步入社會埋下了隱患。
不僅如此,學校教育也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傾向,特別是學校價值觀教育空泛無力。我們的社會,無論是現(xiàn)實世界,還是媒體上,都充斥著各種虛榮、享樂、拜金的幻象。輿論推崇的不是勞動光榮,而是所謂“成功學”。成功是第一價值標桿。有些媒體甚至喪失了底線,宣揚“不擇手段地出名就是最牛的”的反道德價值觀,少數(shù)大學老師甚至在課堂上赤裸裸地對學生宣揚“不成功不要來見我”的“成功哲學”。在這樣的學校教育和社會大環(huán)境“熏陶”之下,武漢2萬大學生舉債買“蘋果”也就成為一種必然現(xiàn)象。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的家長、學校和社會給孩子樹立了怎樣的榜樣?我們有沒有盡到應盡的職責?在給予他們必要的關愛的同時,有沒有教會他們做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做有擔當?shù)墓??這些都值得全社會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