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是一家小公司的員工。這天早上,他正要去單位上班,老婆忽然叫住了他,讓他收拾完亂糟糟的餐桌再走。大林有心不理老婆的吩咐,但他知道,老婆是個大嗓門,如果她當(dāng)場吼起來,那么,自己在鄰居們面前面子可就沒處放了。于是,他默默地收拾起了餐桌。
收拾完餐桌后,大林急急忙忙趕到了公司,可還是遲到了十五分鐘。大林心想:壞了,這下扣獎金那是難免的了,而且,說不定還會挨老板大崔的一頓批評呢!
大林正忐忑著,大崔繃著臉走了過來,同事們都不禁替大林捏了一把汗。面對著大崔的那雙老鷹一般的眼睛,大林只得如實(shí)“招供”:因為按照老婆的吩咐,在家里收拾餐桌,耽擱了時間,所以上班遲到……
大林說著說著,忽然發(fā)現(xiàn)大崔的臉色緩和了下來,目光中也充滿了理解和鼓勵。大崔這是咋啦?大林正疑惑著,就聽大崔樂呵呵的沖著他和其他員工道:“因為聽老婆的話,才遲到,值得肯定和支持嘛!我宣布,不扣大林的獎金……”大家聽了這話,先是一愣,然后紛紛捂著嘴笑了:大崔在家里,最聽老婆的話,老婆讓他往東,他決不會往西——想不到,大崔愛屋及烏,竟因此免去了對大林的一頓批評,還不扣獎金……
大林有位同事叫大周。一星期后的一天早上,大周睡了個懶覺,導(dǎo)致上班整整遲到二十分鐘。見大崔板著個臉,就要批評自己,大周忽然靈機(jī)一動,連聲說自己因為按照老婆的安排,去給她買喜歡吃的早點(diǎn),才造成了上班遲到二十分鐘的嚴(yán)重后果。這時,大周期待的一幕場景出現(xiàn)了——大崔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聽老婆的話,給老婆買好吃的,那是必須的……”
大林的另一位同事,叫大岳。半個月后的一天早上,大岳看電視新聞入了迷,等他趕到單位,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整整遲到了三十分鐘。走進(jìn)公司大門的那一刻,大岳的心里頭直打鼓:上兩回,大林和大周遲到后,都因為他們說自己聽老婆的話,而幸免被大崔批評、扣獎金,可他們分別只遲到了十五、二十分鐘,而這回,我遲到了整整半個小時,如果也以聽老婆的話為借口,不知能不能蒙混過關(guān)?
這時,大崔鐵青著臉,走了過來。大岳連忙一臉正色地告訴他,自己因為接受老婆的家務(wù)安排,洗完了全家的衣服,所以才遲的到。大崔頓時眉開眼笑:“必須的,必須的!我發(fā)現(xiàn),在咱們公司,一種愛家、愛老婆的良好風(fēng)尚正在形成——必須的,必須的!”
從此,大林的同事們每逢遲到,都以聽老婆的話為擋箭牌,并屢試不爽,一時間,老板和員工和氣一團(tuán)。
誰知,這和氣一團(tuán)的氣氛并沒能維持多久——一個月后,員工們忽然發(fā)現(xiàn),大崔竟然拖欠起了大家的工資。
這天,大家聚到一起,紛紛譴責(zé)大崔拖欠工資的黑心老板行為。正譴責(zé)著,大崔忽然來到了大家的面前。大家原以為大崔會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不料,大崔卻像受到了天大的委屈一般:“你們真是太不像話了,太不仗義了……”
眾人差點(diǎn)兒被大崔的神情給嚇了一大跳,忙問他怎么了?大崔接著道:“大林為老婆收拾餐桌,我支持;大周為老婆買早點(diǎn),我支持;大岳聽老婆的話,為全家人洗衣服,我也支持……可這回,我聽老婆的話,大家咋不支持呢?”
眾人聽得一頭霧水,紛紛詢問究竟。
只見大崔一跺腳,道:“最近,我老婆看上了一幢豪華別墅,于是,我挪用公司里的流動資金,買下了它,所以才拖欠了大家的工資——你們聽老婆的話,我支持;我聽老婆的話,你們咋就一致譴責(zé)呢?真是太不仗義了……”
李仁薦自《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