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8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憑借在影片《林肯》中的出色扮演,56歲的丹尼爾·戴·路易斯成功拿下最佳男主角獎,成為奧斯卡歷史上首位三奪影帝的演員。早在1989年和2008年,丹尼爾就分別憑借《我的左腳》和《血色將至》奪得了兩座小金人。
“我真不知道這一切是怎么發(fā)生的,我只知道我的運氣很好?!钡つ釥栐诎l(fā)表獲獎感言時頗為激動,還調侃起上屆奧斯卡影后梅麗爾·斯特里普,“她本來是演林肯的第一人選,而我三年前本該去演撒切爾夫人的。”最后,他才講到那個重要的人,“我的妻子麗貝卡,這17年來你一直和一個奇怪的男人住在一起,你是家里最理智的那個人?!?/p>
大牌而敬業(yè)的演員
丹尼爾出身名門,擁有英國和愛爾蘭雙國籍,父親是英國皇室冊封的愛爾蘭桂冠詩人,母親是猶太裔演員,外祖父是受封爵士、著名制片公司伊琳的創(chuàng)始人,英國電影史上的泰斗級人物。
然而,丹尼爾并沒有一個風光的童年,由于具有猶太血統(tǒng),從小在學校受到排擠,他沒有一個朋友,內心孤獨而叛逆。這也造就了他今后的演戲風格:在接受任何一部片子的邀約之前,他都會準備至少數月,導演若不愿等,他便會拒演。
比如演《最后一個莫西干人》前,為了體驗印第安土著的生活,他孤身一人在荒野待了6個月;為了解《因父之名》中主人公身陷囹圄的感受,他把自己禁閉在一個牢房般的環(huán)境長達數月;為出演《拳擊手》,他竟在美國前輕量級拳擊冠軍巴利·麥克奎根手下受訓長達一年半……
而此次,為了讓他演《林肯》,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等了足足11年——拒絕了10年后,丹尼爾才最終被斯皮爾伯格的執(zhí)著和真誠打動,卻表示還需給他一年時間研究角色。
丹尼爾解釋:“林肯是美國人最愛戴的總統(tǒng),是一位崇高的世紀偉人,糟糕的我不敢破壞掉人們心中的林肯形象?!睘檠莺媒巧?,他去了林肯的故居待了一年,參觀了林肯的家和律師事務所。他摸著林肯用過的筆、紙和眼鏡,漸漸被帶進了屬于林肯的獨特記憶,找到了林肯作為總統(tǒng)的巨大孤獨感。到開拍時,丹尼爾已完全入戲,周圍工作人員都不得不叫他“總統(tǒng)先生”。
對演藝事業(yè)如此認真的丹尼爾,在感情方面卻遜色許多。
人美命苦的阿佳妮
丹尼爾有“歐洲情人”之稱,這個稱號注定了他會辜負無數女人,伊莎貝拉·阿佳妮是其中最特別的一位。這位大名鼎鼎的法國女星,被譽為“凡爾賽玫瑰”,有一張令人窒息的美麗容顏,一雙純凈湛藍的眼睛,一頭烏黑發(fā)亮的秀發(fā)。美人如斯,命卻苦。
1989年,阿佳妮遭到同居近十年的男友、法國導演布魯諾·努伊頓的拋棄,成了單身媽媽,隨后傷心欲絕地退出影壇,獨自撫養(yǎng)著9歲的兒子。32歲的丹尼爾就在此時邂逅了比他大兩歲的阿佳妮,被她的美貌和遭遇同時打動。他用一束鮮花和父親的一本詩集,最終俘獲了她的芳心。
阿佳妮需要新戀情走出傷痛,卻沒想到這個男人今后對她的傷害指數,卻是前男友的數倍。那時,丹尼爾也暫停了片約,專心待在巴黎陪著她。他對她的孩子視如己出,一家三口常高調出現于公眾場合,法國人都相信阿佳妮這次找對了人。
但時間證明這一切都只是幻影。1992年,丹尼爾重出影壇,自此展開了對阿佳妮的傷害之路。他去美國拍了《最后的莫西干人》,之后又拍攝了《純真年代》,與女演員薇諾娜·瑞德傳出緋聞,他們被拍到在街頭親昵的畫面。在法國的阿佳妮看到照片后,迫切地想跟丹尼爾確認,但天生花心的丹尼爾似乎受夠了束縛,他開始追逐電影界所有知名的女演員,朱莉婭·羅伯茨、朱麗葉·比諾什、麥當娜都相繼與他傳出緋聞。
最終,傷心傷神的阿佳妮也決定復出。她要證明自己的魅力,奪回丹尼爾。她得過三次愷撒獎(法國最高榮譽),復出后拍攝的《瑪戈王后》使她第四次獲得該獎,名聲大噪。身在美國的丹尼爾知道后,有一天終于出現在她面前。那時他們已8個月未見面了,但他像從未離開過一樣,對她說:“我在愛爾蘭買了一棟房子,我們要在那兒建一個家。”似乎要跟她說明,她只屬于他一個人。
于是心軟的阿佳妮原諒了他所有毫無節(jié)制的背叛,帶著兒子隨他去了愛爾蘭生活。1995年,40歲的阿佳妮滿懷憧憬地懷上了他的孩子,但“只要阿佳妮想成家,男友一定會逃走”,似乎已成一種詛咒。阿佳妮最終沒能嫁給丹尼爾,她心愛的人在她懷孕之際轉身娶了另一個女人。
他娶了偶像的女兒
當阿佳妮還在辛苦懷孕時,丹尼爾就另尋新歡,并很快結了婚。他娶的女人叫麗貝卡·米勒,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的女兒。阿瑟·米勒是瑪麗蓮·夢露的最后一任老公,那個寫出《推銷員之死》的二十世紀戲劇大師,是丹尼爾異常崇拜的作家。
1995年的一天,丹尼爾來到阿瑟·米勒的家中,與其討論劇本《激情年代》,邂逅了為他們斟茶的麗貝卡。一如丹尼爾心中作家王國的公主,麗貝卡身材高挑,高貴清麗,正是丹尼爾向往的理想妻子形象。而麗貝卡也被他憂郁而明亮的眼神所迷惑,他身上散發(fā)的那種藝術的氣質正如她所鐘愛的父親。
他們很快相戀,并在第二年就步入了婚姻。在丹尼爾看來,麗貝卡與他門當戶對,也更有共同話題。受父親的熏陶,麗貝卡成了一位作家,同時也是一位導演。她導演的《個人速度》一舉奪得了2002年美國圣丹斯電影節(jié)的評委會大獎。她還跟丈夫丹尼爾合作過兩部影片,《杰克和露絲之歌》和《皮帕·李的個人生活》。
然而,在這對夫妻風光的背后,卻是阿佳妮的黯然神傷。人生有時就是這么殘酷,人人都知道丹尼爾辜負了阿佳妮,卻沒有人指責麗貝卡與他的結合,甚至認為他們是最匹配的一對:桂冠詩人之子與名作家之女,演技如神的演員與才華橫溢的導演,登對的容貌、互補的性格,簡直是天作之合。
阿佳妮不是沒努力過,為了追回那個讓她心碎過無數次的男人,她在懷孕期間接受了好萊塢的邀約,到美國拍了一部票房尚可的《魔鬼雙姝》,最后卻只收到丹尼爾發(fā)來的分手傳真。她真的失望了,失望到憎恨美國女人,憎恨麗貝卡,以及她那個有名的父親。
她獨自回到法國,生下了和丹尼爾的兒子——忍著所有揪心的痛。像上回被布魯諾拋棄那樣,她再次退出影壇,在家精心養(yǎng)育第二個兒子。后來,她有過訂婚,男友是電子音樂大師讓·米歇爾·雅爾,但依舊沒逃脫被拋棄的命運。當年過五十后,她像看透了人生,不再對愛情抱任何寄托,帶著兩個兒子隱居到清新的瑞士,享受起愜意的單身母親生活。
終生愛好是制作家具
麗貝卡或許就是丹尼爾的真命天女,自結婚后,丹尼爾忽然收斂了那顆放縱的心,搖身一變成專情的丈夫。結婚至今,17年來,他再沒緋聞傳出。
當然,除了剛結婚時,丹尼爾忘記“打發(fā)”之前新結交的女友,健身教練DeyaPichardo。當時Deya還住在他在曼哈頓的公寓里,直到丹尼爾的一個朋友以為Deya就是新娘并祝賀她時,Deya才知道丹尼爾結婚了。爾后,她氣憤地托人帶話給麗貝卡:“你知道嗎?你嫁給了一個混蛋!”
麗貝卡不是不了解丹尼爾的過去,但她那時滿腦子都是愛情,她相信自己跟丹尼爾過去的那些女人都不同,因為丹尼爾崇拜她的父親,他不會也不能辜負她。
丹尼爾跟麗貝卡結婚后,曾帶妻子去意大利隱居了5年。那5年,他們一直過著恬靜的日子。丹尼爾還跟佛羅倫薩一名技藝高超的皮鞋匠學手藝,并很快在那里開了屬于自己的一家鞋鋪,靠做鞋和木工手藝來消遣。
后來他因這項手工活兒,在《皮帕·李的個人生活》拍攝過程中擔任了道具師的工作。他的終生愛好就是制作家具,以至于他的兒子們最初都以為他不是演員,而是一個建筑工地的工人。麗貝卡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分別出生于1998年和2002年。
重回影壇后,丹尼爾依舊保持著“半隱居”的生活。他們把家安在愛爾蘭較偏僻的威克洛郡,家里既沒有手機,也沒有衛(wèi)星電視,甚至連鄰居也沒有。如果無事,他們可以整整一個星期不下樓。
麗貝卡說:“只是望著窗外發(fā)呆,看著大風掃過威克洛群山。一些人認為無所事事,因為人生在世總有比看風景更緊迫的事要處理。但我不是這樣,我認為花這些時間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