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市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陽江市扶貧開發(fā)工作會議精神,全市扶貧開發(fā)“雙到”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至2011年底止,陽春全市共投入幫扶資金4.61億元,平均每村640萬元,扶持發(fā)展村集體經(jīng)濟項目378個,72個貧困村的集體年收入平均9萬元以上,有勞動能力貧困戶人均純收入超過7000元,全部實現(xiàn)了脫貧。
陽春市把扶貧開發(fā)“雙到”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分別擔任組長和副組長的扶貧開發(fā)“雙到”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市四套班子領導成員和幫扶單位掛村包戶幫扶責任制,形成了“領導帶頭、部門主動、社會參與、駐村干部組織實施”的扶貧格局。
陽春市注重標本兼治,實施“四大工程”對貧困村、貧困戶進行幫扶。一是提供幫扶資金,實施“輸血工程”;二是產(chǎn)業(yè)帶動與龍頭企業(yè)帶動并行,實施“造血工程”;三是扶志與扶智并舉,實施“換血工程”;四是培養(yǎng)“領頭雁”,實施“固本強基工程”。
兩年來,陽春市籌措泥磚房改造資金2077.5萬元,大力推進貧困村貧困戶泥磚房改造工作,完成泥磚房改造1979戶,其中2011年完成1206戶。按每公里15萬元標準優(yōu)先安排村道硬底化建設配套資金,加快推進貧困村硬底化道路建設,兩年完成了硬底化道路243公里。同時,修復2010年“9·21”特大洪災水毀橋梁、道路等設施一大批,為17629戶貧困戶解決了飲水問題,保證了貧困戶適齡子女100%普及義務教育。該市貧困戶100%參加新型農(nóng)村合作醫(yī)療,對病患家庭進行醫(yī)療救助,確保貧困病患家庭病有所醫(yī)。目前,符合條件的3319戶貧困家庭已落實五保、低保,60歲以上貧困人口全部參加新農(nóng)保。
陽春市注重加大貧困村基礎設施投入,大力發(fā)展農(nóng)村農(nóng)田水利、農(nóng)網(wǎng)改造、通訊線路、村辦公樓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著力改善貧困地區(qū)的生產(chǎn)生活條件。兩年來,全市完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共1244個,其中,建設小型農(nóng)田水利項目205個;建設教育、文化、衛(wèi)生設施項目1039個;完成農(nóng)網(wǎng)改造、閉路電視改網(wǎng)、通訊線路改造等基礎建設一大批,村容村貌明顯改善。
通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陽春市扶貧開發(fā)“雙到”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為進一步做好下一階段工作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主要體現(xiàn)在“扶得力、扶得準、扶得法、扶得實、扶得穩(wěn)”上。
一是扶得力。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高位推動,為陽春市幫扶工作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領導們率先垂范,主動落實幫扶對象,營造了從上而下的促進氛圍,形成“領導負總責、單位作后盾、干部駐點抓”的工作格局,為“雙到”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是扶得準。一方面,通過入戶調(diào)查、群眾推選、上墻公示等程序選準了扶貧目標。另一方面,選準幫扶項目,確保扶貧成效。
三是扶得法。貧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陽春市通過調(diào)研,采取治標與治本、扶弱與扶志、扶貧與扶智、“輸血”與“造血”并舉的辦法,多方位加快貧困村、戶脫貧。
四是扶得實。陽春市實現(xiàn)人員到位、項目到位、資金到位、宣傳到位、情感到位等“五個到位”,使扶貧開發(fā)“雙到”工作扎實開展并取得實效。
五是扶得穩(wěn)。為穩(wěn)固幫扶成果,使貧困村、貧困戶實現(xiàn)穩(wěn)定脫貧,防止“走過場”,陽春市強化“雙到”工作的長效機制與民生保障。一方面,組織力量加強督促檢查,跟蹤負責,實行永久性的“回頭看”,確保脫貧不返貧。另一方面,抓好民生事業(yè),配套保障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