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
種植辣椒,在一般人的經驗中,都是一年一種植,但在楊意紅的辣椒大棚里,今年剛收獲過的辣椒,并沒有被移除,而是又開滿了花,部分又長出了新的辣椒。
“我這是在嘗試辣椒兩年生和多年生,嘗試后就不需每年都去種辣椒苗了?!倍襁@樣的種植實驗,在楊意紅的大棚里處處可見,黃瓜、西葫蘆、絲瓜、冬瓜等十多個蔬菜品種全都掛滿了果,但楊意紅就是不摘,他要等觀察一段時間后,再采摘了送人。附近村民都說楊意紅不會做生意,但他心里有著自己的盤算——等科研成功后,要讓村民們都種上自己培育的蔬菜品種,解決當前蔬菜存在的適應能力差、抗病能力弱、口感不佳的難題。
蔬菜種植基地成了科研“實驗室”
當筆者見到楊意紅時,他正在基地里組織工人進行大棚改造。“蔬菜種植,不僅僅是品種問題,溫度、濕度等氣候條件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北M管自己研發(fā)的搖桿聯(lián)棟式大棚獲得了國家專利,但楊意紅仍十分關注全國各地蔬菜大棚的發(fā)展動向,在了解到山東壽光的保溫大棚不需要陽光依然能保持棚內溫度后,他立即前往考察,回來后立即投入改造。
在楊意紅的指揮下,三座大棚內很快就搭建好了小保溫棚,溫度計顯示 26℃?!岸烊照詹蛔?,只要能保持在這個溫度,蔬菜就能快速生長?!睏钜饧t指著成片的黃瓜告訴筆者,這些都還只種下一個月,現(xiàn)在荷蘭小黃瓜就開始掛果。
而除了做足大棚的文章外,楊意紅還在蔬菜品種上動起了腦筋。筆者發(fā)現(xiàn),大棚內的各種蔬菜都有不同的品種。楊意紅說,除了觀察不同蔬菜品種的產出情況外,不同品種種植到一起,還能經過花粉傳播進行雜交,然后再獲取種子進行全新培育,來年又能開發(fā)出全新的品種。
挑戰(zhàn)南方菜種植難題
“南方種菜現(xiàn)在還存在著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適應氣候和土壤的能力較差、二是抗病能力很弱、三是口感不如北方蔬菜。”楊意紅說,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在南方蔬菜種植上都普遍存在,結果就是產量低、成本高、口味差,他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這三個問題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皻夂騿栴}可以用大棚來解決,土壤可以用鋸末、稻糠、蘑菇種植后的土渣做基質土?!?/p>
通過學習楊意紅發(fā)現(xiàn),發(fā)酵了的豬糞水,在人工植入有益菌后,就是蔬菜種植的最好肥料,就能增強蔬菜的抗病能力,減少農藥的使用量。
“研究成果要讓群眾共享”
“做實驗就是為了種出更好的菜,我的目標是讓群眾都種上我培育的蔬菜品種,賺更多的錢”。
楊意紅所說并非大話,有數(shù)據(jù)顯示,1996—1998年間,他組織協(xié)會會員及當?shù)剞r民赴海南租地從事辣椒、蔬菜制種和反季節(jié)蔬菜種植。共繁育辣椒種子19萬公斤,運回內地辣椒13萬噸,年產值超過億元,農民增收3千多萬元。至2005年,他組織赴海南的果蔬協(xié)會會員及當?shù)剞r民就達2500人,會員及菜農當年實現(xiàn)人均增收8000元。目前,楊意紅所培育的果蔬新品種已推廣到廣西、湖北等22個省市,共推廣西瓜、辣椒、茄子雜交一代面積達18.78萬畝,總產值達3.25億元,新增產值9710萬元。
除此之外,楊意紅近年來還先后培訓了雜交制種技術人員5500多人、豐產栽培能手1000多人。通過建立技術服務體系、組織營銷服務等方式,提高協(xié)會服務會員和農民的能力。楊意紅說:“在外地能做好,在瀏陽一樣能做好,等我新培育的品種出來后,首先要讓瀏陽的農民享受成果?!?/p>
人物簡介:
楊意紅,1941年5月出生,葛家鄉(xiāng)金塘村人,大專文化,中共黨員,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屆省人大代表,湖南省蔬菜辦海南蔬菜基地管理處副主任,農藝師,他一生熱愛農業(yè)科普工作,尤其在辣椒種植和品種培育上深有造詣,人稱“辣椒大王”。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楊意紅與中農院、湖南省農科單位科研項目協(xié)作,在推廣農業(yè)科技和帶動農民致富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先后被評為縣、市、省三級農業(yè)勞動模范和全國科技致富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