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
美國前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生于美國得克薩斯州,畢業(yè)于西點軍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他歷任歐洲戰(zhàn)場美軍司令、北非和地中海盟軍總司令、歐洲盟軍最高司令,成功策劃指揮了盟軍開辟歐洲第二戰(zhàn)場的諾曼底登陸戰(zhàn)役,晉升為五星上將,1953年至1961年任美國總統(tǒng)。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一天,已是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的艾森豪威爾在法國的某地乘車返回總部,參加緊急軍事會議。那天大雪紛飛,天氣寒冷,汽車一路飛快疾馳,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途中,他忽然看到一對法國老夫婦坐在路邊,凍得瑟瑟發(fā)抖,艾森豪威爾立即命令停車,讓身旁的翻譯官下車去詢問。一位參謀急忙提醒說:“我們必須按時趕到總部開會,這種事情還是交給當?shù)氐木教幚戆??!逼鋵嵾B參謀自己也知道,這不過是一個托詞,艾森豪威爾說:“如果等到警方趕來,他們可能早就凍死了!”經過詢問才知道,這對老夫婦是去巴黎投奔兒子的,但是汽車卻在中途拋錨了,在茫茫大雪中連個人影都看不到,正不知如何是好呢。艾森豪威爾二話沒說,立即請他們上車,并且特地先將老夫婦送到巴黎的兒子家里,然后才趕回總部,此時的歐洲盟軍最高統(tǒng)帥艾森豪威爾沒有想到自己的身份,他命令停車的瞬間,也沒有復雜的思考過程,只是出于人性中善良的本能。
然而,事后得到的情報卻讓所有的隨行人員震撼不已,尤其是那位阻止艾森豪威爾雪中送炭的參謀,原來,那天德國納粹的狙擊手早已預先埋伏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希特勒認為艾森豪威爾必死無疑,但狙擊卻流產了,事后他們懷疑情報不準確,但希特勒哪里知道,艾森豪威爾為救那對老夫婦于危難之中而改變了行車路線!歷史學家評論:艾森豪威爾的一個善念躲過了被暗殺,否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歷史將改寫。
善良是生命中用之不竭的黃金,幫助別人,就是善待自己,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世界上除了“愛”以外,最美麗的動詞是“幫助”,幫助人要從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為。幫助別人是一種高尚的美,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一個大集體、一個社會就是用這種美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