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蘋 王守勝 宋玉超 孔慶舉 蘆明
浚麥K8由??h豐黎種業(yè)有限公司選育,于2012年通過河南省小麥新品種審定,審定證號為豫審麥2012002。為做好品種的推廣工作,公司科研人員在品種審定推廣區(qū)域進行了試驗,以期總結出配套高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充分發(fā)揮品種的高產優(yōu)勢,更好地服務于農業(yè)生產。
一、育種目標的確定
??h地處河南省北部,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灌溉方便、土壤肥沃,是典型的小麥高產區(qū)域。但是隨著氣候的變化,黃淮南片麥區(qū)小麥生產中春季倒春寒、中后期干旱、干熱風和赤霉病的發(fā)生有頻率增多、程度加重的趨勢。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確立了以培育出高產、穩(wěn)產、抗(耐)病、抗寒、抗倒的半冬性小麥新品種為目標育種計劃。
二、選育過程
2001年用開麥18為母本,以百農64為父本進行雜交,其技術路線為:在親本組配上,選用優(yōu)點多、缺點少、性狀互補、且遺傳背景豐富、親緣關系差異大的品種開麥18(半冬性)和百農64(半冬性)為親本,以期創(chuàng)造出超親類型。在高產方面,要求具有9750kg/hm2以上的產量潛力,實現高產的主要途徑是多穗兼大穗,協調提高穗粒數和千粒重??共⌒圆捎貌【臃N平行鑒定的方法。注重株型結構和生理育種。在適應性方面選擇對光照反應遲鈍的類型,注重灌漿期對高溫、干熱風的生態(tài)反應。
三、品種特性
浚麥K8屬于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具有高產、穩(wěn)產、綜合抗性優(yōu)良的特點。幼苗半直立,葉色深綠,長勢強壯,分蘗力中等,成穗率較高,抗寒性較好。株型半緊湊,株高75~80厘米,莖稈彈性較好,抗倒伏。穗層較厚,穗大粒多,籽粒半角質,黑胚率低,飽滿度好,商品性好。
四、生產試驗情況
浚麥K8增產顯著,2011~2012年參加河南省冬水Ⅰ組生產試驗,11點匯總,11點增產,平均畝產527.5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號增產5.7%,居7個參試品種的第一位。
五、抗病性鑒定
2011年,經河南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中感白粉病和條銹病,中抗葉銹病、中感紋枯病,中抗葉枯病,高感赤霉病。
經多年試驗觀察,浚麥K8田間發(fā)病情況為:中感白粉病,抗條銹病、葉銹病和葉枯病,紋枯病發(fā)病輕,由于是閉穎授粉且具有一定的抗性,赤霉病發(fā)病較輕。
六、高產栽培技術
1.適宜種植區(qū)域
適宜在河南省中等以上肥力地塊,中早茬區(qū)域種植。
2.適宜播種期
根據10月份天氣情況而定,溫度較高的年份應適當推遲播期,10月8日~20日為宜。
3.適宜播量
每667m2播量7kg~9kg,每667m2基本苗15萬~18萬,晚播應適當加大播量。
4.播種方式
播種以寬窄行,寬行:窄行=25:15厘米為宜;也可采用寬幅播種方式,適當加大平均行距至23厘米左右,以增加田間通透性,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
5.平衡施肥
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氮磷鉀與微肥相結合。全生育期每667m2施肥量為:純氮12~14kg、磷(P2O5)6~10kg、鉀(K2O)5~7kg、硫和鋅肥均為3kg。磷肥、鉀肥和微肥一次性底施,氮肥底肥與追肥的比例為6:4。
6.精細整地,足墑下種,確保一播全苗
小麥播前整地必須達到“深、透、實、凈、平、足”的6字要求,并盡量澆好底墑水,為實現苗齊、苗勻、苗壯打基本。
7.合理灌溉
適時澆好底墑水、越冬水、孕穗水和灌漿水,特別注重澆好底墑水和孕穗、灌漿水,做到足墑播種和孕穗、灌漿期的需水保證。
8.根據苗情,科學肥水管理
一類苗返青期群體一般70萬~90萬頭,在春季旱情不太嚴重的情況下,改返青起身期追肥為拔節(jié)初中期(3月15日~20日)追肥澆水,一般畝追尿素10~15kg。
二類麥田的管理返青期群體一般60萬頭左右,以肥水促進為主,應于返青起身期(2月25日至3月5日)畝追尿素15~20kg。
對群體過大的旺長麥田,應在返青拔節(jié)階段以控為主,采用控水控肥、深鋤斷根措施、噴施壯豐胺、推遲肥水至為拔節(jié)中期等措施,以促使小麥兩極分化,使群體結構向著更為合理的方向發(fā)展。
9.防治病蟲
⑴地下害蟲防治:對地下害蟲螻蛄、蠐螬、金針蟲及吸漿蟲的蛹,綜合采用土壤處理和藥劑拌種,防效明顯。
⑵早春紋枯病防治:應在返青至拔節(jié)前噴藥1~2次防治紋枯病,藥劑可用20%三唑酮100ml或12.5% 禾果利15g兌水40kg/667m2,對準莖基部噴霧,防效較好。
⑶中后期一噴三防:根據病蟲害發(fā)生情況,一般應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噴施三唑酮或多菌靈、樂斯本或吡蟲啉防治銹病、赤霉病和穗蚜2次。在小麥揚花期若天氣預報有2d以上的連陰雨天氣,應在雨前或雨后及時噴施40%多菌靈100g/667m2防治赤霉病。
10.適期收獲
收獲過早,千粒重降低,并且籽粒品質差;收獲過晚,易折稈掉穗落粒,影響產量。聯合收割機的適宜收獲期為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成熟標準為植株呈黃色、莖稈尚有彈性,籽粒含水量在22%左右,籽粒顏色接近本品種固有的光澤,籽粒較為堅硬。
作者單位:??h豐黎種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