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好萊塢的大牌導演和演員開始到電視圈頻繁“試水”,凱特·溫絲萊特出演了《欲海情魔》,海倫·米倫憑借《伊麗莎白一世》拿下了金球獎,甚至達斯汀·霍夫曼都加盟了一部以賽馬為題材的美劇。
說“試水”其實并不貼切,這些大佬們并沒有抱著玩票的心態(tài),而是正兒八經地在電視劇領域開疆拓土。好萊塢的高水準,決定了他們少有失手的時候。
在推出《龍紋身的女孩》后,導演大衛(wèi)·芬奇一直沒有新動作,原來他溜達到電視圈了,成功游說了老牌影星凱文·史派西,共同打造出這一部《紙牌屋》。
這是一部關于政治圈的電視劇,由同名英國小說改編,BBC也曾拍攝過同名迷你劇。與政治與前輩《白宮風云》一樣,《紙牌屋》里有一群各懷心思的政客,政治的腐敗、人性的貪婪、愛情與欲望,通過這群政客揭示美國政壇的種種陰暗面。在這其中,凱文·史派西飾演的眾議院民主黨黨鞭弗蘭克,人生信條就是不惜一切代價爬上權力的巔峰。
略有些陰暗的海報,將這一人生信條展露無遺。弗蘭克坐在林肯的椅子上,他表面光鮮,但血液卻從他的雙手留下。另一幅海報,則直接就是一只手,比出象征勝利的“V”字,鮮血卻順著手指流下。
弗蘭克自詡為長袖善舞的政壇老手,在費勁心機扶持新總統(tǒng)上任后,原以為已是囊中之物的國務卿之職卻旁落他人。一場復仇大戲悄然上演,一切可利用的人都成為弗蘭克復仇的工具,助理,記者,甚至于自己的妻子。利益交換鏈條中,也包括婚姻,而她同樣野心勃勃、冷酷無情的妻子也不是吃素的,整部劇便以這對夫妻為核心,演繹了華盛頓官場的權力傾軋。
從電影到電視,《紙牌屋》依舊延續(xù)著大衛(wèi)·芬奇的風格:節(jié)奏快,臺詞信息量大,充滿各種斗智橋段。而對于習慣了以“年”為時間單位追美劇的劇迷來說,《紙牌屋》實在是太大方,全部13集,一次性上線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