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由趙薇導演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簡稱《致青春》)上映。然而,就在該片引發(fā)人們廣泛關注的同時,一則新聞卻打破了這表面的美好。2012年春天,《致青春》劇組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取景,為了制造雪景,攝制組采用了主要成分為硫酸鎂的化學品進行人工降雪。這些人工雪被雨水溶解后滲入地下,當時就造成了8棵水杉枯黃,雖然進行了“搶救”,可這些“演員”還是沒能撐到電影上映,8棵水杉就被攔腰鋸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生們對樹木被毀事件,紛紛發(fā)表微博表示惋惜。
無獨有偶,投資達2.5億元、籌備近3年的陳凱歌的首部大型魔幻神話劇《希夷之大理》,讓陳凱歌再度陷入尷尬的“環(huán)保門”,網(wǎng)友“榮翊如”在微博中質疑陳凱歌在大理北門水庫搭建舞臺破壞北門水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這是陳凱歌繼2006年因拍攝《無極》破壞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后遭遇的又一“環(huán)保門”。
【素材解讀】
影視劇為了制造吸引眼球的效果,往往無所不用其極,可當取景達到最佳視覺效果的同時,大自然卻在受難。真正的美的震撼,最終不應是透過那一方微小的鏡頭。
【適用話題】
和諧;自然的懲罰;大美;利益與自然的統(tǒng)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