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之
一分鐘18下,一個小時1080下,一天25920下,一個月近80萬下,那漫長的5年呢……這不是拍皮球,這是一對父母手工捏動呼吸球的頻率——只要停止兩三分鐘,他們的兒子便會終止呼吸,失去生命。就這樣,因車禍受重傷的兒子,在父母自制的山寨呼吸機下得以生存下來,而兩位老人的雙手關節(jié)變得粗大無比……
天降災難,兒子重傷無法自主呼吸
2006年3月18日,對浙江臺州黃巖區(qū)上鄭鄉(xiāng)干坑村王蘭芹來說,是個永遠也忘不了的日子。那天傍晚7點多,23歲的兒子付學朋在騎著摩托車去超市購物途中,與迎面開來的一輛轎車劇烈相撞……當王蘭芹跌跌撞撞趕到醫(yī)院,兒子已經(jīng)躺在了重癥室的監(jiān)護病房。醫(yī)生臉色凝重地只告訴她一句話,傷得非常嚴重!
“他爹……快趕回來……學朋出了大事啦……”王蘭芹打電話的手不斷地發(fā)抖。她遠在湖南打工的丈夫付敏足聽到這個殘酷的消息,連夜坐火車趕回臺州。
出事前付學朋是黃巖一家汽車4S店的噴漆工。初中畢業(yè)后他就到城里打工,很快成為最年輕的“老師傅”,月薪高達五六千元。這個孝順的兒子,不僅每月工資如數(shù)上交,年終獎金也全部交給母親。然而天降厄運,鮮活健壯的兒子轉瞬間變成了這樣,王蘭芹夫婦頓足捶胸,痛不欲生!
兒子是家庭的精神支柱,在重癥監(jiān)護室,王蘭芹撲在兒子身上哭得死去活來。她淚痕滿面地對丈夫說:“就是傾家蕩產也要把兒子治好!”哪知接下來大把的醫(yī)藥費卻換來了植物人一般的兒子——臺州醫(yī)院診斷付學朋是頸髓損傷導致的高位截癱,還伴隨呼吸中樞神經(jīng)嚴重受挫導致的呼吸困難。他雖經(jīng)搶救保住了性命,但除了頭腦是清醒的,他從頸部以下幾乎完全癱瘓,呼吸只能靠插在喉部的外接塑料管輔助進行,否則,就會生命不保。
在出車禍后的一年半時間里,王蘭芹夫妻一直陪著兒子住在臺州市中心醫(yī)院的重癥監(jiān)護室,每天他們只有下午三點到四點這一個小時可以進去探望兒子??粗稍诓〈采稀敖┧馈钡膬鹤?,王蘭芹整日以淚洗面??墒莾鹤拥那闆r一點兒也沒有好轉。
“他爹,咱轉院吧,到大醫(yī)院去,兒子或許還有希望!”
“這錢可咋辦呢……”付敏足急得直抓頭發(fā)。
“借!不夠的話,把房子也賣掉!”王蘭芹斬釘截鐵地說。因為兒子發(fā)生車禍時現(xiàn)場沒有監(jiān)控錄像,事后交警裁定責任承擔各一半。官司打到法院,法院判決對方一次性賠償付學朋42萬元,然而這些錢在臺州醫(yī)院早已耗盡。
老兩口一心想著兒子能夠痊愈,于是帶著付學朋開始輾轉于上海的一些大醫(yī)院求醫(yī)。付敏足夫妻幾乎跑遍了上海各大醫(yī)院,但每次抱著希望而去,都是失望而返,夫妻倆的精神幾乎崩潰。從上?;貋?,在臺一醫(yī)院又住了3個月后,已經(jīng)負債累累的家再也負擔不起高昂的醫(yī)藥費了,王蘭芹只得考慮將兒子帶回家中。從兒子出事起,家里已花去醫(yī)療費110余萬元,因為是車禍,醫(yī)療費不屬于新農醫(yī)保報銷范圍,除了獲賠的部分外,其余70多萬元都是向親戚、鄰居們借的。面對奄奄一息的兒子和天文數(shù)字般的債務,付敏足與王蘭芹兩夫妻陷入了空前的絕望。
父母心血,山寨呼吸機被逼出世
在訪遍臺州和上海的醫(yī)生專家無果、花掉一百多萬元醫(yī)療費之后,2008年5月,萬般無奈的王蘭芹夫婦將兒子搬出了臺州醫(yī)院的重癥監(jiān)護室,神情沮喪地帶回到簡陋的家中。
怎么辦?難道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兒子等死?
“你兒子無法自主呼吸,想活下去的話,唯有依靠呼吸機?!贬t(yī)生的話在王蘭芹耳畔回蕩。但購置一臺醫(yī)療呼吸機需15萬元,家里哪里還有錢??!這時,有位好心的醫(yī)生告訴王蘭芹一個“土方”:用簡易呼吸球可為付學朋手動供氧,每分鐘捏18下,但24小時不能間斷,常人恐怕很難做到。王蘭芹像一個在黑暗中摸索的行人見到了一絲光明。
“常人難以做到的,我就要做到!”王蘭芹咬牙發(fā)誓。按照醫(yī)生的“土方”,王蘭芹為兒子弄來了一個簡易呼吸球。球的一端有氣管連接到喉管,需要不停捏動才能幫助呼吸。從此,夫妻倆每天24小時輪流守在病床前捏球,在兒子床前寸步不離。“離開一步都可能成為與兒子的永別,哪怕只有一兩分鐘?!蓖跆m芹淚光閃爍。
這是一對父母為兒子續(xù)命的“自制呼吸機”,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呼吸機:一頭鎖住了父母的雙手,一頭拴住了兒子的生命。“噗、呃、噗、呃……”這是兒子付學朋不同于常人的呼吸聲。在一間昏暗的木屋里,兒子躺在床上。由于高位截癱,他頸部以下的身體無法動彈,自主呼吸十分困難,只得靠父母用那個手捏呼吸球勉強維持生命……有時夜深人靜,眼皮子不停地打架,夫妻倆的雙手也會不自覺地慢下來,此時兒子便憋得嘴唇烏青,用“嘚嘚”的聲音提醒他們。實在太困了,夫妻倆便輪流打個盹兒,以保持體力,但無論輪到誰捏球,都會精神抖擻,瞪圓眼珠子盯著兒子……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付學朋的生命在父母的手心里延續(xù)。
呼吸球,成了生命的接力棒。這是這個苦難之家的一天:早上7點剛過,王蘭芹端著一碗大米粥走進屋。屋里除了兩張床,幾乎沒什么擺設。屋子中央的大床躺著兒子,旁邊的小床是王蘭芹和丈夫的。她走到兒子床前,一勺勺舀起粥,小心翼翼地喂到兒子嘴里。床的另一側,付敏足緩慢而又有力地捏著呼吸球。由于使用得太過頻繁,這顆球舊得有點兒不像樣,破損的氣囊用膠布粘了起來。
付學朋吃完飯,看向母親,用低微而緩慢的聲音說:“電視。”
王蘭芹的女兒和女婿也常常會抽空過來,輪流為付學朋擠壓呼吸器。望著日夜勞累的父母,女兒心酸地說:“弟弟這副樣子,真苦了你們二老!這樣下去,咋辦呢?”“咋辦?只要你弟弟能活著,我和你爹累死累活也要為他捏球!”王蘭芹憔悴不堪的臉上透出堅毅。女兒轉過臉,“嘩”地一下,淚水奔流。
冬天的下半夜寒氣逼人,刺骨的冷風鉆進屋內,王蘭芹夫婦輪流捏球時,盡管戴著手套,仍覺得冰涼難受,雙腳更是常常凍得失去知覺。他們只得把麻木的雙腿在地上胡亂地蹬踏,以舒緩腳板的血脈。但他們從不用棉被裹住自己,因為“暖和容易睡著”。此外,他們還要給兒子喂食、翻身、吸痰、倒尿袋,“誰累得實在受不了,就會叫老伴來頂上”。
這樣超乎常人的捏球接力,一直持續(xù)了8個多月,王蘭芹夫婦累得精疲力竭。2009年2月的一天,王蘭芹在電視上偶然看到有人利用自行車車胎自制“吸塵器”的信息,從中受到啟發(fā)。她的腦海里閃過一個念頭,用這個辦法是否可以制作一臺“呼吸機”?王蘭芹趕緊打電話給做機修工的女婿。女婿周國軍根據(jù)丈母娘提供的信息,迅速找來輪圈和電機,反復試驗?!安恍校姍C太快,轉速滿足不了每分鐘17到18次的呼吸頻率,要用齒輪調節(jié)轉速?!敝車姅嘌?。于是尋找合適的齒輪成了王蘭芹全家的頭等大事。
王蘭芹與丈夫分工,由他守在家為兒子捏氣球,自己和女婿到臺州路橋的舊零件市場分頭去找齒輪。廢舊市場堆滿了大大小小的齒輪,王蘭芹和周國軍分別挨個攤位問過去,找了三天,仍一無所獲。周國軍失望了。第四天,仍懷著一線希望的王蘭芹“逼著”女婿再次來到偌大的廢舊市場。這一次,他們在一堆爛鐵里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葫蘆狀的減速器。拿回家一試,一頭接上每分鐘1500轉的電機,另一頭正好能傳送每分鐘17到18轉的速度!一家人激動萬分。
一臺收音機大小的電機連著小葫蘆狀的減速器,再接上不到一米長的活塞連桿,焊上鐵片,將氣管接上付學朋的喉管,這臺機器就能按照呼吸的頻率,代替原來王蘭芹夫妻手捏的呼吸球。這臺價值不過百元的機器,卻能夠挽救兒子的生命!王蘭芹深陷的雙眼里閃著淚花,伴隨著欣慰的笑容?!斑@下好了……這下好了!”付敏足更是高興得手舞足蹈。
有了這個“山寨呼吸機”,只要王蘭芹守在兒子身邊,付敏足也能偶爾出去背背毛竹、打打零工了。雖然這樣,王蘭芹還是常常抹眼淚:“兒子還沒好好享受過生活呢,就遭這么大的罪。這孩子,連女朋友都沒談過呢!”
“這輩子……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報答父母。”伴著呼吸的“哧哧”聲,付學朋吃力地說——他也曾想到過死,看著父母如此辛苦,他曾亂發(fā)脾氣想解脫自己,但母親的眼淚讓他不忍心這么做。再難,畢竟還有這樣的雙親不離不棄地守護著自己!”
生命之上,“最美父母”感天動地
但即使使用這樣的“山寨呼吸機”,對于以低保為生的傅家也是一種“奢侈”——電機運轉是用電花錢的。呼吸機的電機運轉每月需200多元的電費,王蘭芹有點兒舍不得了。另外也擔心機器開得太久,會磨損甚至壞掉。再說,電機呼吸機總是沒有人工的輸送“善解人意”,讓兒子覺得舒適。
“他爹,省點兒電費吧,我們還有力氣?!痹陔姍C呼吸機使用了一個多月后,王蘭芹就同丈夫商量?!昂茫 备睹糇阒刂氐攸c了點頭。此后大部分時候,夫妻倆還是會關了電機,改用手捏呼吸球。用力、松手、再用力……這是父母不停重復的動作。由于長時間機械重復一個動作,王蘭芹的大拇指不能打彎,雙手裂開常常鉆心般地疼痛。而付敏足的手更是變形得讓人不忍目睹。兩人的四只手掌都貼滿了膏藥。
白天付敏足去種水稻、紅薯時,王蘭芹就在家不停地捏呼吸球看護兒子,直到晚上睡覺前才由付敏足替補。這對質樸堅強的父母說不出自己能堅守這么多年的原因,只是覺得兒子就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兒子的命就是他們的命!
5年來,已經(jīng)有6顆呼吸球被用壞。
即便有時“奢侈”一下,打開電動呼吸機,付敏足夫婦仍然睡不了安穩(wěn)覺。每天晚上總要起來三到四次給兒子吸痰、倒尿。簡易呼吸機的電機轉動起來噪聲特別大,每當夜里靜下來時,鄰居們都能聽見電機“噠…噠…噠”的轉動聲,對此不僅沒有一個人發(fā)出抱怨,人們還常常來探望這一家人。
這是2013年1月初的一天早上,王蘭芹盤腿坐在床頭,用手擠壓著一只透明的塑膠球?!班邸钡囊宦暎苣z球里的空氣通過導管,流入付學朋被切開的氣管中,進入他的肺部,再“呃”的一聲被呼出來……延續(xù)付學朋生命的,一頭是家里自制的山寨呼吸機,一頭是用來急救的手捏呼吸球。5年過去了,山寨呼吸機電機底下的木板凳早已被黑色的機油浸透,連同板凳下的一塊地板,也是漆黑一片。
王蘭芹夫婦用山寨呼吸機延續(xù)兒子生命的事被媒體曝光后,引起了轟動。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得悉此事后被感動得眼眶濕潤,盛贊付敏足和王蘭芹為“浙江最美父母”。
2013年1月26日下午,北京康復之家醫(yī)療器械浙江分公司經(jīng)理來到臺州黃巖,當他走進付家看見這臺簡易的呼吸機,驚訝得半天說不出話。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位專業(yè)人士把一個血氧測量儀放在付學朋手指尖,儀器面板上,鮮紅的數(shù)字“98”跳動起來,表示被測量人的血氧含量正常。這意味著,付學朋的呼吸被維持得很好,無論是靠父母手捏呼吸球還是靠自制的簡易呼吸機。
27日下午,臺州市衛(wèi)生局組織三家醫(yī)院聯(lián)合專家組,到付家為付學朋進行會診。傍晚時分,北京康復之家聯(lián)系的上海醫(yī)院呼吸科專家陳嘉祿也風塵仆仆趕到黃巖,查看付學朋的身體狀況。會診情況表明,付學朋肺部總體情況良好,無感染跡象。面對銹跡斑斑、油污滿地的山寨呼吸機和一旁的呼吸球,在場的醫(yī)療專家無不發(fā)出陣陣驚嘆,這是大愛父母為兒子創(chuàng)造的一個生命奇跡!陳嘉祿教授緊握著王蘭芹夫婦的手:“你們夫妻倆真?zhèn)ゴ蟀?!?/p>
北京康復之家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決定為付學朋捐獻一臺呼吸機,幫助這個不幸的家庭。2013年1月30日中午,一臺價值20萬元的新款呼吸機送到了臺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這臺捐獻給付學朋的呼吸機是從美國進口的醫(yī)用呼吸機,設備體積小巧,操作相對簡單,有備用電池,可充電,可續(xù)電6—8小時。即使停電,付學朋父母也不用擔心。專家對付學朋的肺功能參數(shù)進行了模擬調試,調試情況正常后,又將呼吸機裝到了付學朋身上。新款呼吸機運行良好,付學朋感覺很舒適。
“兒子在床上躺了7年,從來沒見到他笑過?!蓖樕现匦戮`開了笑容的兒子,王蘭芹欣慰不已,堆滿皺紋的眼角里滴下了開心的淚水……
不久,臺州醫(yī)院給付學朋又送來一張可以升降的床?!罢媸翘兄x大家了!”王蘭芹說目前兒子的飯量和睡眠都很好,尤其是精神狀態(tài)特別好,對生活信心倍增。付學朋開心地說,待身體好一些,他要學電腦,在床上開個淘寶小店。
不管付學朋今后的人生能不能創(chuàng)造出奇跡,僅僅是依靠一臺簡易的山寨呼吸機和一個手捏呼吸球,依靠矢志不渝的堅持,能將兒子已奄奄一息的生命延續(xù)到5年后今天,這對貧寒父母所創(chuàng)造的,已然是個奇跡!
編輯/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