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鋒
課堂教學時,在準備場地時畫一定的點、線或區(qū)域是正常的。但是,有的教師對場地的畫線有點“過”了,必須的畫上、可有可無的畫上,完全不需要的也畫上了。一天學生活動下來,操場就成了“大花臉”。一周課下來,操場基本上成了線的海洋,線對場地的干擾,線與線的干擾,讓教師和學生如何能有效的區(qū)分、利用?那么如何避免多畫線,如何巧妙節(jié)省畫線?筆者結(jié)合教學實踐來談?wù)勛约旱目捶ā?/p>
一、充分利用操場現(xiàn)有的點、線、場區(qū)
教師在上課前要充分了解場地,并在備課中備場地時,在不影響教學效果的前提下,要有意識的對操場現(xiàn)有的點、線、圖靈活的加以運用。如:在籃球邊運球邊攻擊對方游戲時,游戲區(qū)域可以用三分球區(qū),避免用直線在球場內(nèi)切分出長方形區(qū)域;現(xiàn)在許多學校做操時場地都有小暗點,規(guī)格多為:1.5×1.5m,在進行實心球練習時,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數(shù)著點數(shù)來估計自己的成績,避免用一根根長長的白線讓學生來作估計參考。在場地里做一些跑的游戲和做練習時,那一根根的球場線、跑道線都是可以靈活、機動的加以運用的資源。
二、合理利用學生和教師做參照點和目標點
當人站在操場上時,他就是一個很好的參照物,課堂上教師可以靈活的運用“人”這一參照物,不費力、不動手就可以解決好一些問題。如:在草地上玩推小車,就一、兩個來回,有必要在草地上劃出一根長白線嗎?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好,同時自己快速后退到合適的距離,然后宣布到自己跟前為止,再發(fā)令,這樣學生就會以教師站地為目標進行練習,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生的疲勞程度及時調(diào)整距離,比畫線更靈活、實用;當課堂有學生見習時,見習生也是一個有效的資源,他(她)可以按照教師的要求作一距離參照物或游戲目標參照物,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見習生對其他學生的練習和游戲進行監(jiān)督,一舉兩得。
三、巧用器材代替點、線和區(qū)域
課堂常常會用到各種器材,有的器材搬運方便,排放靈活、輕巧。教師根據(jù)可以課堂教學需要,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把器材有效運用起來,一材多用!巧用器材代替點、線、區(qū),為教學服務(wù)。如:用小墊子、軟排做游戲折返跑的折點、用一排實心球做障礙點讓學生連續(xù)跳過、用跳繩做練習起跑線、用軟排做S形跑的標志、用小墊子作實心球投擲區(qū)的前沿等等,輕松有效的解決了對線的需要。有一位名教師在操場中用十幾塊小墊子組成一大的“圓形”,組織學生在這“圓”的邊沿上進行游戲和彎道跑練習,新鮮好奇,效果也非常好,下課后,器材一收,操場還是那么干凈!
四、靈活運用標志物和操場上附屬實施來代替線
在操場上我們除了可以運用現(xiàn)有的線、器材和人來代替畫線的功能和效果外,我們還可以嘗試運用標志物來代替畫線。在籃球的變向運球、急停跳投、足球變向過人等技術(shù)教學中,標志物完全可以取代點、線的提示和象征作用;在跳遠中,起跑點若畫線,全班幾十人要畫多少條線?一個個小小的五顏六色的三角標志物就能解決這一切;在雙杠練習中,在某一點或段要做提示時,必須要畫線嗎?線畫上去能經(jīng)得起學生多次練習摩擦嗎?一根細紅繩捆在杠上就完全代替了畫線。課堂有的項目學練時,教師更是可以靈活的運用操場現(xiàn)有的附屬實施來擺脫“線”、標志物的束縛,足球門、籃球架、排球柱、護欄等有時都是調(diào)動隊伍、指揮練習區(qū)域的有效參考標志。如在短跑課進行起跑練習時,教師就可以靈活的運用操場邊樹木、路燈、護欄,甚至司令臺來作參照物,規(guī)定跑動距離。當練習途中跑時,教師可以再指定另一參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