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疑似帝陵發(fā)掘質疑不斷
最近,南京市文廣新局下屬的市博物館考古部再次對棲霞區(qū)新合村獅子沖地帶的疑似南朝帝陵考古發(fā)掘行為進行情況通報,稱考古發(fā)掘“完全是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并表示陵墓石刻雖是國保單位,由于缺乏考古依據,至今無法編制總體保護規(guī)劃。據悉,自今年4月,一些文保人士實地勘察發(fā)現大墓已經被挖開后,有關發(fā)掘工作有無涉嫌“瞞報”以及“動機”等相關爭議就一直不斷。而根據有關規(guī)定,有業(yè)內人士認為,“誰的陵是學術爭論,但不挖帝王陵這是原則問題”。
湖南欲率先給藝術品市場戴“緊箍”
有報道稱《湖南省藝術品市場管理暫行規(guī)定》將于日前出臺。據悉,該《規(guī)定》首次對湖南省藝術品交易進行條文式詳細約束管理,并提出將用法律形式打擊鑒定制假等行為(古玩不在其列)。一些業(yè)內人士認為,其出臺將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藝術品交易的地方規(guī)定,但該規(guī)定行政干預色彩太重,有行業(yè)壟斷者自說自話的嫌疑,另外,藝術品的突出特征是個性化,無法標準化,對無法標準化的東西進行統一規(guī)范是個困難的事情。該規(guī)定大多屬于原則的表述,操作性并不強,因此對其他省份的示范效應不會太大。
大芬村為美術作品留“指紋”
版權問題一直是文化創(chuàng)意設計領域從業(yè)人員關注的熱點。最近,大芬油畫村美術作品版權備案登記工作終于塵埃落定。據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大芬油畫村的企業(yè)或個人可申請通過網上備案TSA可信時間戳獲得版權保護。該時間戳是有法律效力的電子憑證,與電子數據惟一對應,其中包含電子數據“指紋”、產生時間、時間戳服務中心信息等。業(yè)內認為,大芬油畫村美術工作者呼吁多年的版權登記問題有望在今年得到妥善解決。
賑災郵票非理性暴漲
上市不到一周,為捐助雅安地震發(fā)行的《齊心協力抗震救災》郵票身價就遭遇飆漲,從面值1.2元一路漲到18元左右。有集郵者表示,這次賑災郵票是臨時決定發(fā)行的,市場存量不多,但暴漲仍是屬于非理性上漲,未來走勢并不明確,并不建議投資者跟風購買。據悉,以往的賑災題材郵票在郵市的走勢冰火兩重天。比如新中國第一套賑災郵票,因發(fā)行量加大,至今未恢復元氣;但《萬眾一心抗擊非典》卻因存量稀少而市場表現不錯。
南京長江大橋落選“國?!?/p>
近日,由國務院印發(fā)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在國家文物局官網公布,56歲的武漢長江大橋入選國家重點保護文物,而一直呼聲頗高、勢在必得的南京長江大橋卻意外落選,讓不少民眾頗感遺憾和不解。據悉,它的落選以及到現在都不是南京市文保單位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仍然是隸屬于鐵路部門管轄,每天承擔著超負荷的通車壓力。若入選文保單位,將面臨降低通車量來保護其歷史文化價值的問題,意味著要扎緊從北至南的主要通道。
河南成立古玩行業(yè)社會法庭
前不久,河南省古玩行業(yè)社會法庭在鄭州正式掛牌成立,這在全國文物藝術品交易界尚屬首家。據了解,此次組建的古玩行業(yè)社會法庭,聘請當地在古玩行業(yè)內德高望重、處事公道、調解能力強的人士擔任社會法官,依據法律法規(guī)、行業(yè)規(guī)范、道德倫理等規(guī)則化解古玩行業(yè)商戶之間、商戶與顧客之間的糾紛,鄭州市二七區(qū)法院負責該社會法庭的業(yè)務指導。而根據相關規(guī)定,古玩行業(yè)社會法庭達成的調解協議,在本行業(yè)有一定的拘束力,經過二七區(qū)法院依法審核出具司法確認書,具有與法院判決書、調解書同樣的法律效力。
“中國大媽搶金熱”波及多倫多
最近,加拿大多倫多太古廣場內10多家金店的銷售額日均大幅攀升,大多數金店柜臺內擺放的金飾明顯有缺貨跡象。多家金店店主表示,“中國大媽搶金熱”也熱到了多倫多,這段時間營業(yè)額每天都有10%至30%的不同幅度增長,但是相比中國大陸的“搶購”,這里的華裔購買時還是較為理性,少有盲目購買,只挑自己喜歡的。據透露,受購買潮的影響,店內的存貨已經不足,開始從香港定貨,不過因為香港金子賣得更火,所以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將定貨運到多倫多。
英國售賣“膠囊藝術品”
英國利茲的高檔購物商場里日前出現了3臺不同尋常的自助售貨機,賣的是一件件富有創(chuàng)意的“膠囊藝術品”,每件售價僅1英鎊,這是英國藝術收集機構“為白日夢奮斗”的新點子。他們委托30位英國藝術家,每位創(chuàng)作150件作品。這些 “膠囊藝術品”大致分為3種類型:靜物畫、迷你抽象派繪畫、為與“為白日夢奮斗”有合約的商業(yè)機構創(chuàng)作的個性化商標掛件。該機構負責人認為,一顆顆“膠囊”就好像一把把鑰匙,讓平日里不從事藝術工作的人們也能輕松地走進藝術大門。在引起關注的同時,為藝術思想的碰撞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聲音 VOICE
“罰沒藝術品移交‘國立是最好的出路”
近日,廣州市監(jiān)察局調撥的關山月作品《雙雀初春圖》交接儀式在廣州藝博院舉行。據了解,該作品是廣州市監(jiān)察局的獲繳物品,被無償調撥給藝博院。對此,廣州藝博院院長陳偉安表示,罰沒藝術品直接調撥給廣州藝博院,這還是第一次。他認為,罰沒藝術品移交國立博物館、美術館,是最好的出路,一來可以更好地為國家保管藝術品,二來可以解決博物館、美術館館藏不足、收藏經費不足的難題。
“只靠熱情也許會永遠原地踏步”
5年前的汶川地震,100多位藝術家捐出作品義拍,籌款8472萬元捐給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日前,方力鈞在微博公開質疑“善款不知所終”,并表示“只靠熱情也許會永遠原地踏步。”繼方力鈞之后,多位曾捐出作品的藝術家也都對此提出了疑問。而紅十字會方面回應確認曾收到8472萬元善款,因意向援建項目未能納入災后重建規(guī)劃,善款改為投入到“博愛家園”項目中。
“與其指責拍賣行,不如反省畫廊業(yè)的缺位 ”
不久前,北京保利向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高等藝術院校發(fā)出合作邀請,引發(fā)了不小的輿論爭議。對此,北京大學文化產業(yè)研究院副研究員馬健認為,這只是近年來拍賣業(yè)對畫廊業(yè)的又一次沖擊,“在我看來,與其指責這是拍賣行的問題,不如好好反省畫廊業(yè)的缺位。你做得不夠多不夠好,卻又不讓別人來做,這是沒有道理的事。”
“讓藝術家做會計很愚蠢”
最近,英國文化大臣瑪麗亞·米勒表示,藝術應該注重經濟價值而不是藝術價值,讓公費撥款站得住腳。米勒說,困難時期經費緊張,應該把重點放在文化的經濟效果。不過,此番言論卻引起眾多批評。有人表示,文化大臣的講話讓人們以為,因為藝術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我們應該開始為商業(yè)潛力而注入在文化上的投資。但是,讓會計師來做藝術決定,就如同讓藝術家來做會計決定一樣愚蠢。據悉,當前英國藝術團體面臨很大的經費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