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霞
從教多年來,學校每學期都要組織教師參加教研活動,這些活動不外乎聽課、評課等一些常規(guī)活動。時間長了,我自認為對教學上的事情駕輕就熟,慢慢地沒有了當初的激情,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隨著教學改革的春風吹拂校園,很多事情都在悄悄地發(fā)生著變化。學校的教研活動形式多了,課堂也煥發(fā)出更多的生命活力。
一、享受讀書
書籍是慰藉人類精神世界的營養(yǎng)品。作為語文教師,我們經常教育學生要多讀書、讀好書,而我們又有多少時間用來讀一些專業(yè)的書籍呢?沒有時間是我為自己開脫的借口。就在這時,學校開始了教師讀書交流活動。每周一的教師例會上,有兩名老師做讀書交流,我總是被他們的發(fā)言深深吸引。有的老師溫文爾雅、娓娓道來,有的老師旁征博引、妙語連珠。我也在一次次的傾聽中汲取著書中的營養(yǎng),閑暇之余,也會捧起書本,在墨香中徜徉。一本《孩子,把你的手給我》讓我收獲良多,我學會了許多和學生交流的技巧,明白了如何處理教室里的突發(fā)事件,并成功地解決了一件發(fā)生在學生身上的事情。后來,我在做讀書交流的時候,把這本書推薦給了大家。在發(fā)言的結尾,我這樣說道:“把你的手給我,或者讓我走進你的心里。默然接受,寂靜歡喜。”
二、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
以往學校的教研活動,不外乎是校級優(yōu)質課的評比。學校只是指定幾個講課不錯的老師,給大家做示范課;其他教師參與性不強,年輕教師成長緩慢。這幾年,學校的教研活動形式越來越豐富了:先后組織了同課異構、青年教師匯報課、組內互聽課、說課比賽等。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大大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教研組內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作為教研組長,我?guī)ь^上了《桂林山水》一課,請組內的老師來聽。同樣的一節(jié)課,再讓另一位老師在他們班又上了一次。教案相似,學生水平相近,卻上出了不同的味道。
說課活動有效地調動了教師投身教學改革、學習教育理論、鉆研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是提高教師素質,培養(yǎng)造就研究型、學者型青年教師的最好途徑。雖然我沒有參加說課比賽,但我參與了組內年輕教師說課的全過程:幫著選課,一起分析教材,確立重點和難點,設計教學過程,聽試講等。每一輪的說課比賽,場上選手教師熟練地運用著白板,把自己精心準備的說課展示出來,各有特色。對我而言,這簡直就是在享受一次盛宴。在參與這些教研活動的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反思,感覺自己收獲頗多。
三、時尚博客
教師博客是教育博客中的一種,自從學校的網站開通以來,我們以文字、多媒體等方式,將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學心得、教案設計、課堂實錄、課件等上傳發(fā)表,及時記錄教學中發(fā)生的事情,使它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記得講《刻舟求劍》一課時,上課前發(fā)生的一件小事成了這節(jié)課揭示寓意的一個絕佳導入,我寫出了《課堂因意外而精彩》一文;看學生養(yǎng)成習慣不好,我讓學生校內調查,寫了《經典一部,勝雜書萬本》一文……欣賞其他老師的博客,何嘗不是一種學習和美的享受呢?如牛小永副校長的博客總是吸引我的目光,也讓我佩服:在《那次,我上當了》一文中,他把一件事敘述成了一篇小小說;鶴壁東站建成,沒時間去沒關系,看牛副校長博客中的描寫就會身臨其境……
學校的生活每天都在繼續(xù),這看似重復的工作卻因語文教學改革而充滿了希望和活力。在這樣昂揚向上的集體中,我感到非常充實,真實感受到了成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