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瀟 楊國姣
在“2012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評選活動中,青島再次入選國內(nèi)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之一。完全由外國人投票而產(chǎn)生的榜單,足可見“老外”對青島的青睞。目前,每年來青島工作的國(境)外專家超過5000余人次,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青島的常住外國人口有20多萬,到夏季可達30至50萬。
韓國生意人
常住青島的外國人中,韓國人是最多的,青島也被稱為最適宜韓國人居住的城市。青島至韓國釜山、仁川等城市的航班幾乎每日都有,與仁川間的輪船每周也有4班以上。
在重慶北路,一個完全不會漢語的韓國人可以輕松地享受他典型的生活方式:購物,進飯店吃飯,晚上到酒吧放松,或者蒸桑拿,這些習慣在韓國很普遍。這條長僅500米左右的馬路旁,密布上百家店鋪,店鋪內(nèi)外幾乎全是韓文,屈指可數(shù)的漢字也韓國味十足:“高麗參雞湯”、“熱療黃土房”、“金笠子”。服務人員講韓語,顧客絕大部分是韓國人,走在這被當?shù)厝朔Q作“韓國一條街”的地方,恍若行走在韓國的一個普通小鎮(zhèn),唯有馬路旁標注有中文及拼音的路牌,才讓人驚覺這是中國青島——一個只需飛行1小時10分鐘就可到達韓國的中國城市。
來青島的韓國人主要是以做生意為主,在青島的韓國企業(yè)有5500多家,常住韓國人有5萬余人,加上流動人口,這個數(shù)據(jù)則上升到10萬。韓國生產(chǎn)技術研究院成立于1989年,是隸屬于韓國知識經(jīng)濟部的韓國唯一為中小企業(yè)提供技術支持的副部級研究機構。2004年青島辦事處正式成立,并開始與青島市政府合作。韓國生產(chǎn)技術研究院青島辦事處的李慶敏所長向本刊記者介紹說:“正是因為在青島的韓國企業(yè)不斷增多,我們才選擇在這里建立辦事處?!倍顟c敏也來青島近十年,雖然還不太會說漢語,但是已經(jīng)完全適應了青島的生活。
樸永利和崔英帶著孩子舉家來到青島正好十年。樸永利做貿(mào)易生意,在青島得心應手。崔英剛來青島的時候在一家高端理發(fā)店里當理發(fā)師,后來完全沒有經(jīng)濟壓力,就負責照顧家庭。崔英說,在青島的生活讓他們?nèi)叶肌皹凡凰柬n”,如今,丈夫的生意越做越大,兩個孩子漢語說得像母語一樣好,自己的中國菜如同韓國菜一樣有水準
他們考慮在青島一直生活和工作下去。
香港中路商圈聚集著很多小本生意的韓國人,李麗珍是其中之一。她在韓國城里開了間服裝店,精致的妝容和時尚的衣著,很有韓國美女的特質(zhì)。她說自己來青島已經(jīng)六年了,最初選擇這里是因為聽說“韓流”很受歡迎,并且離她的故鄉(xiāng)仁川很近。剛來青島的時候,李麗珍就認識了很多“老鄉(xiāng)”,并一起租住在麥凱樂周圍,生活方便,生意紅火。她的服裝全部從韓國帶過來,“我經(jīng)常往返兩地,青島到仁川的航班一天有十幾班,很方便?!币驗榻佑|中國顧客多,她還特別學習了中文,尤其對于“砍價”,已經(jīng)能夠很流利的用中文對答。
1989年第一家韓資企業(yè)落地青島時,韓國人留給青島人的印象是逐利而行的商人,和其他外商沒有區(qū)別,但現(xiàn)在他們正以鄰居的姿態(tài)走進青島人的生活。一位漳州二路居民小區(qū)的住戶說:“這周圍40%的居民都是韓國人。這些外國鄰居越來越多,現(xiàn)在我都能說幾句韓語了。并且小區(qū)周圍的韓國便利店、韓國商鋪也多了,商品也正宗。受其影響我們也愛吃泡菜了?!?/p>
韓國《朝鮮日報》稱,青島正在逐漸“韓國化”。至少有一條韓語專線直通市政府有關部門,企業(yè)一般配有韓語翻譯,部分醫(yī)院推出韓式服務,部分酒店、飯店和酒吧甚至專為韓國人開放,中國人一走進這些場所無異出國,眼睛所及是韓國人與韓國文字,耳朵所聽是韓語,服務員也是一身韓式打扮的朝鮮族人。在青島的韓國人,已經(jīng)把青島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
德國姑娘的尋親之旅
一個世紀以前,青島曾被殖民者設計為“一座純德國式的城市”。1897年德國政府強占膠州灣后,在青島市南區(qū)太平路(德國人當時稱威廉街)周邊、八大關等處留下德國人建的西式建筑群。里院作為德占時期保留下來的青島獨有的建筑風格,被建筑界稱贊。其創(chuàng)造者是德籍建筑師阿爾弗萊德·希姆森。
希姆森1857年7月1日出生在德國漢堡,1879年4月,希姆森來到上海投靠他的叔叔,在叔叔開辦的禪臣洋行工作。1898年,希姆森與老朋友赫爾曼·斯奈特拉格商定在青島開辦分公司,定名為斯奈特拉格·希姆森公司,中文名為祥福洋行,主要經(jīng)營建筑與房屋租賃。希姆森曾是青島最為成功的房地產(chǎn)商和建筑設計師,從1899年到1914年,他的祥福洋行與總督府合作建成了大量住宅建筑,當時青島幾乎所有的建筑公司都為祥福洋行工作過?!断D飞貞涗洝芬粫珍浀囊粡?913年的地價圖還詳細標注了當時城區(qū)的主要地價,中山路每平方米2.1元(人民幣,下同),火車站周邊每平方米1.8元。
今年22歲的亞娜·希姆森是希姆森的曾外孫女,生活在德國西部城市波恩,目前還是一名法律系的大學生,為了追尋先祖的足跡,她與男友及姐姐一家人于今年3月14日來青“尋根”,逐一參觀曾祖父阿爾弗萊德·希姆森在這里留下的建筑作品。“我的爺爺出生在青島,從小我就聽爺爺講關于東方的故事,對中國充滿了向往?!毕D飞易鍖η鄭u有著很深的感情,可以說希姆森家族的孩子都是聽著青島的故事長大的。
亞娜一行人一起走訪了湖南路15號、廣西路7號、廣西路11號等大院,看到這些老樓院保護得很好,而且至今仍有人居住,亞娜很是欣慰,不停地舉起相機拍照留念。廣西路11號民宅大約建于1901年,整體保存相對完整。與舊照比較,該樓西首的塔樓不見了,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一次大修中被拆除,如今只剩下居民樓,樓里的居民聽說是建筑師的后人來拜訪,很熱情地邀請亞娜進門參觀。
隨后亞娜來到湖北路13號,這里是曾祖父希姆森在青島期間最主要的住所。但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遠加之缺乏修護,如今這座德式建筑的地下室大多已無法再用。亞娜看著長輩曾住過的異國居所,充滿了無限深情與感慨。
亞娜說:“這次來青島,認識了在海洋大學讀書的德國研究生,他們介紹說,這是一座妙不可言的城市。在德國人心中,青島是非常美麗而有思想的,同時還有百年前的德式建筑,來青島就像是尋根。”
學中文的泰國人:《泰囧》效應延續(xù)
一部《泰囧》火遍中國拿下十幾億票房,也讓中國人赴泰國旅游繼續(xù)升溫。給泰國當?shù)厝藥淼淖兓?,則是漢語熱。4月10日,“2013年國僑辦泰國教師正音培訓班青島開營式”在青島大學舉行。這是青島歷年來第一次、也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泰國人華文培訓。青島憑借良好的城市形象,成為外國人接觸中華文化的窗口城市。
泰國人口六千多萬,華裔約占十分之一,華裔移民在四百多年前從中國的海南、廣東、潮州等地移民到泰國。當初的華裔移民大多從干洗、餐館等體力勞動做起,像各國的移民一樣,同樣經(jīng)歷過最初的掙扎和艱辛。不過現(xiàn)在,泰國華裔在商界、政界都有相當?shù)膶嵙Ω?。泰國目前銀行、進出口、酒店、餐館業(yè)主中,不少是華裔。
參加活動的一位泰國老師說:“在泰國華教的老師主要是按學歷來定工資。本科畢業(yè)大約是5000-8500泰銖。教漢語的老師必須是畢業(yè)于教育系或師范科。多數(shù)學校一周五節(jié)漢語課,有些學校重視漢語的會有十節(jié)漢語課。”這次來青島,她希望能夠更真實的了解中國文化,從青島打開中國之門。
美國教師:每一天都很快樂
工作中的美國人,大多心情愉悅。Jack是美國人,今年49歲,在香港中路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當教師。他在美國的時候做過很多工作:報社記者、攝影師、公司職員、小本生意老板……來中國是三年前,機緣很“隨意”,在旅行中愛上了青島。
找工作的時候,Jack覺得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能夠幫助更多人,他首先想到了去外語機構任教,還專門考取了“教師資格證”。Jack說:“來中國當英語老師,是我自己喜歡而且別人也需要的,非常interesting?!彼鞓返那榫w通常也能夠傳遞給他的學生,孩子們親切的稱呼他為Uncle Jack。雖然不是所有來青島教英語的外國人都像Jack一樣享受自己正在做的工作,但快樂工作確實是大多數(shù)外國人來中國的宗旨之一。Jack說,如此快樂的生活才是人生,青島是個好地方,也許會在這里一直快樂下去。
非洲軍人:來青學習和參觀
海軍潛艇學院是培養(yǎng)國家戰(zhàn)略軍事力量的院校,也是潛艇部隊新型高素質(zhì)軍事人才的搖籃。這所軍校承擔著中國軍隊潛水、援潛救生、水下脫險、水下爆破等應急性、高危性的專業(yè)教學訓練任務;這里有全國最大的60米水下飽和氧艙實驗室,舉世矚目的神舟七號航天員的負壓訓練就曾經(jīng)在這里進行。
然而,在這個略帶神秘色彩的中國軍校中,卻時常見到一隊隊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語言的外國軍人在接受中國教官的訓練。10年前開始的“外訓”工作,是中國軍校的特殊使命。海軍潛艇學院這一現(xiàn)代化的中國軍校,成為了全亞洲唯一一所培訓防險救生專業(yè)外籍軍事留學生的院校。十年前的這一“新生事物”,在發(fā)展中得到不斷完善和提升。這些來自不同國家、有著不同信仰和語言的軍人,在潛艇學院外訓系上演著“小聯(lián)合國”里的故事。
在青島的生活,使得這些外籍軍事留學生雖然身處異鄉(xiāng)卻也自在。在翻譯的陪同下,他們每周都可以利用業(yè)余時間逛逛街,品嘗青島啤酒和美食,有的甚至將夫人也帶到青島“陪讀”。作為教學內(nèi)容之一,潛艇學院定期組織外軍學員們參觀市容市貌,向他們介紹中國文化,展示青島及周邊城市的發(fā)展成果。
蜚聲國際的青島國際啤酒節(jié)和青島奧帆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籍游人慕名來到青島,他們或為旅游而來,或為好奇而來,或為學習而來,通過這扇清新的濱海之窗,更多的外籍人認識了青島,愛上了青島,開始了他們與青島的不解之緣,而中外交流的日益頻繁,也極大地提升了青島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魅力和時尚氣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