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鋒
中國繪畫在世界美術之林中自成體系,千百年來一直發(fā)展著以線造型的方式,并形成了獨特的筆墨內蘊。也正因如此,夜景的表現(xiàn)在中國繪畫里大多是象征性的,沒有西方繪畫中那種強烈的光影關系,但中國畫家運用獨特的主觀性處理,將光影關系表現(xiàn)為哲學意義上的或陰或陽的感覺,于是,一種寫意性的美躍然紙上。
一、傳統(tǒng)中國畫里的夜景表現(xiàn)
1、貴族夜宴
五代畫家顧閎中所繪《韓熙載夜宴圖》可謂人物畫中的精品。這幅長卷通過五個場景向我們展示了當時的貴族韓熙載醉生夢死的夜生活。畫家巧妙地用屏風分隔場景,更巧妙的是畫中有些場景沒有畫出光暗及燈燭,但通過人物的活動,卻能讓觀眾感到宴會在夜晚的室內進行,正應了清初笪重光《畫筌》中“實景清而空景現(xiàn)”的理論。南宋畫家馬遠的《華燈侍宴圖》描繪的也是一場夜宴,與《韓熙載夜宴圖》以近觀方式細膩的刻畫人物不同,《華燈侍宴圖》巧妙的把宴會融于濃濃夜色中,讓觀者充滿了想象。通過畫中楊皇后的題詩我們可以得知這是南宋寧宗與楊氏父子的夜宴。在這幅圖中,喜歡描繪“邊角之景”的馬遠同樣運用了別出心裁的手法,讓觀者在俯視的角度下透過空蒙迷茫的夜色窺見殿中的燈影搖曳、人影綽約,并通過室外的昏暗和靜寂襯托出室內的明亮和歡樂。關于夜宴的作品還有清代畫家冷枚的《春夜宴桃李園圖》等。
2、世俗風情
如果說《清明上河圖》是一部活生生的市民風俗紀錄片,《上元燈彩圖》則是一場放映在上元夜的露天電影?!渡显獰舨蕡D》畫卷所表現(xiàn)的是無名畫家眼中的現(xiàn)實世界。據當代書畫鑒定大家徐邦達先生鑒別后認為這是明中畫師所作,并在畫卷引首題寫“上元燈彩”四字,這幅描繪金陵(今江蘇南京)元宵節(jié)繁盛景況的風俗畫卷因此定名。畫中描繪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在元宵燈市上流連忘返、顧盼徜徉的熱鬧景象,商賈云集,店肆林立,人煙稠密,十分繁盛。宋人楊無咎的《人月圓》一詞可作這幅畫的寫照:“月華燈影光相射。還是元宵也。綺羅如畫,笙歌遞響,無限風雅。鬧蛾斜插,輕衫乍試,閑趁尖耍。百年三萬六千夜,愿長如今夜!”中國傳統(tǒng)繪畫極少講究用光,《上元燈彩圖》亦是如此,即使人物站在燈光下也是沒有投影的,而在清代宮廷洋畫師郎世寧的《羊城夜市圖》中,光影關系就比較明顯了,畫面描繪了普通市民的夜生活,充滿了世俗的安逸。全圖淡設色,渲染多用水墨,造成一種素雅的格調,雖然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水墨山水畫的技法,但更多地糅合了西方繪畫對明暗的處理。畫家巧妙地借助燈籠這個光源,營造局部的明暗氣氛,比如幾個人站在燈籠周圍,人物的臉部和衣服就分出了受光和背光部分,他們的身后還拖著長長的影子,更好地營造了夜晚的氛圍。北宋畫家燕文貴的《七夕夜市圖》也曾描寫繁華的夜市。
3、風雪夜歸人
明代畫家劉原起的《風雪夜歸人》可以從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詩窺見畫意:“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碑嬅嫱ㄟ^雪光和“白屋”里那一點燈光向觀者道出這是雪夜。此畫用筆老拙,卻不枯寂,人物以淡墨色隨筆點出,簡靜的畫面中自然溢蕩著一股氣韻圓融的感覺。傳為五代畫家所作的《雪漁圖》畫意出自唐人鄭谷《雪中偶題》:“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闭嬅嬉贼髂秩?,濃重中略有變化,同時在漁翁的斗笠、蓑衣以及竹子上撲以白粉來表現(xiàn)陰沉的雪夜。明代劉俊的《雪夜訪普圖》是一幅很有代表性的宮廷繪畫,表現(xiàn)的是宋太祖趙匡胤雪夜訪問趙普的故事。畫面中心是高大寬敞的前廳,帝王與功臣盤膝趺坐在地毯上,炭盆里正燒肉溫酒,宋太祖的龍袍衣褶在靠近火盆等處用白粉勾勒,顯出了炭火的映襯。廳堂上高燒銀燭,已是夜晚。屋外老樹上幾點寒鴉,湖石旁積雪壓竹,門外侍衛(wèi)們縮頸捂耳,這一切都表明外面雪意正濃,寒氣襲人。從以上三幅“雪夜”圖的筆墨技法中,我們更能體會到中國繪畫抽象的表意特質。
4、月夜景致
清代石濤的《靜夜思》雖未直接畫出月亮,但通過院落的小片重墨與遠景淡墨色塊的對比而表現(xiàn)出了“明月光”的感覺,畫面設以淡淡的花青底色,生動地表現(xiàn)出夜色之藍。房子后面的懸崖峭壁,也以淡淡的墨色渲染,精妙的表現(xiàn)了月影的朦朧感。整幅畫面意境空靈,月光好似靜靜地流淌進觀者的心懷。中國畫史中表現(xiàn)月夜的圖畫還有許多,像南宋李嵩的《月夜看潮圖》,描繪了南宋時臨安中秋夜觀錢塘江潮的景致;清代界畫大師袁耀的《露臺秋月圖》繪中秋宮苑賞月的情景,皓月當空,萬籟俱寂,宮苑在樹木中或露或隱,山石在月光下玲瓏剔透,工整中不乏詩情畫意。而在這許多描繪月夜的圖畫中,清代金農的《月華圖》在某種意義上可謂是一朵奇葩:整幅畫面只繪一輪圓月,散發(fā)出淡淡的光暈,月中以淡墨涂抹出模糊的陰影,好似桂樹和搗藥的玉兔,讓觀者有著不可名狀的視覺體驗。中國畫的觀賞注重“讀”畫,畫家想要表現(xiàn)的是“月暈主風”的氣象?還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意境?或許這是不能理論的畫境,只有畫家本人才能解開謎題。
5、夜景小品
宋代佚名畫家所作《夜合花》,是一幅清麗的夜景小品,畫面中整體色彩的暗調傾向較為明顯,深色的葉片襯出白花,花瓣的白色透出暗色背景,融于夜色而又微微閃光。明代陳錄的《玉兔爭清圖》繪明月映照下的梅花,千花萬蕊,璀璨絢爛。其他小品如南宋馬和之《月色秋聲圖》、清代余集《梅下賞月圖》等,在此不一一贅述。
二、現(xiàn)當代中國畫里的夜景表現(xiàn)
1、城市夜景
幾千年的傳統(tǒng)中國畫對夜景的描繪雖不乏其數(shù),但都止步于光感的表現(xiàn),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而宗其香對夜景山水畫的探索彌補了這一缺憾。他以黑夜為題材,把西畫的素描引入中國的山水畫中而取得巨大成功。1942年,宗其香在重慶舉辦了“重慶夜景”山水畫展,徐悲鴻親自主持了畫展開幕式,并著文說道:“宗其香用貴州土紙,用中國畫筆墨作重慶夜景燈光明滅,樓閣參差,山勢崎嶇與街頭雜景,皆出以極簡單之筆墨。昔之言筆墨者,多言之無物,今泉君之筆墨管含無數(shù)物象光景,突破古人的表現(xiàn)方法,此為中國畫的一大創(chuàng)舉,應大書特書者也!”畫家李斛及徐希都曾受宗其香影響作夜景山水畫。在徐希的《水鎮(zhèn)夜市》中,橋洞小攤的留白和濃墨色的黑夜對比顯出了夜市的燈光。吳冠中也曾作過城市夜景題材的水墨畫,其1990年的《香港夜景》,畫面上涌動著一股創(chuàng)作激情,點、面與色彩的綜合運用,將香港之夜表現(xiàn)的熱鬧而又神秘,從他的畫中我們感受到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中國畫而又蘊含著東方形式的現(xiàn)代意境。
2、工筆畫里的夜景表現(xiàn)
蔣采蘋的《篩月》在上世紀90年代以其獨特的詩思、純化的色調引起了許多觀眾的共鳴。這幅畫描繪了在朦朧月色普照下的兩片蒼老飽滿而又姿態(tài)優(yōu)雅的荷葉。蔣采蘋研制的新材料為她的作品增添了獨特的光彩,畫面通過深湛的幽藍色和微妙的背光處理,寧靜深邃的意境悠然浮現(xiàn)。李小白的《月光曲》同樣散發(fā)著如詩般動人的意境,畫面描繪了一只天鵝在映著滿月的湖中游蕩,前景中畫有幾縷柳枝和剛露出尖角的小荷?;蛟S美國詩人雷克思羅斯的四行短詩《銀天鵝》是對這幅畫最好的詮釋:“一輪滿月升起的時候,天鵝吟唱,入夢,在心湖里”。
結語
中國繪畫里的夜景表現(xiàn)在20世紀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宗其香對夜景山水畫的創(chuàng)新尤為突出。新世紀“夜色主義繪畫”、“星空國畫”等的出現(xiàn)再次證明了“藝術貴在創(chuàng)新”。隨著都市夜生活的日益豐富以及消費時代人們求新求變的渴望,相信中國繪畫里的夜景表現(xiàn)會有更大的探索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