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楚
1.1930年,鄧小平率領一個班,要穿過螞蝗隘,去執(zhí)行新的任務。螞蝗隘的一邊是懸崖,另一邊是深谷,還有很難對付的山螞蝗。
2.山螞蝗棲息在樹上,有火柴桿那么長,能伸能縮,一跳就有丈把遠,一見人,就像雨點般從樹上跳下來咬人,并會鉆進人的耳、鼻里吸血。
3.苗族老大爺叫苗族兄弟連夜砍來竹子,鋸成竹筒,灌上桐油,送給紅軍備用。
4.敵人派了一個連的兵力緊追而來。一個班怎么對付得了一個連呢?可鄧小平卻笑著說:“沒關系,好戲在后頭呢!”
5.兩個苗族青年帶著鄧小平來到隘前。大家用手帕把耳、鼻部位蒙上,把衣袖和褲腳束緊,只有手、腳和眼睛露在外面。
6.隊伍才爬上隘口,果然山螞蝗迎面而來。奇怪的是,山螞蝗一碰上戰(zhàn)士們的手、腳,就紛紛落地。紅軍分兵幾組,埋伏起來。
7.不久,敵人追到螞蝗隘。他們剛上山,山螞蝗就從四面八方襲來。頓時,敵人被山螞蝗咬得哭爹喊娘,狼狽不堪。
8.敵軍軍官見勢不妙,慌忙下令撤退。
9.這時,鄧小平把手一揮:“打!”頃刻間,彈如雨下。敵人進退不得,不是被打死,就是跌入深谷摔死。
10.鄧小平巧妙地利用螞蝗隘擺脫了敵人的追擊。
你知道鄧小平爺爺用了什么妙招,讓紅軍戰(zhàn)士的手腳和眼睛不怕山螞蝗的叮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