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藥品輕松方便,足不出戶就可以購買,簡便快捷?,F(xiàn)今社會,很多消費者愿意付出比藥品價格還高的郵費來網購所需物品,足以證明網購的魅力。但是,現(xiàn)今網上購藥的陷阱非常多,經常出現(xiàn)銷售假藥劣藥的事件,輕則給消費者帶來經濟損失,重則危害患者生命。伴隨合法網上藥店的飛速發(fā)展,“網上黑藥店”偽裝幾可亂真,消費者實在防不勝防。
陷阱1:兩證不全
在網上購藥可能會遇到兩證不全的情況,一般黑藥店通常不會具備兩證,即:同時具備《互聯(lián)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和《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只有具備這兩證的企業(yè)才能開展網絡售藥,一般網站并沒有資質售藥。
辨別:看兩證
早在2005年9月,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就針對網上售藥出臺了《互聯(lián)網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guī)定》,要求只有同時具備《互聯(lián)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和《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的企業(yè)才能開展網絡售藥。
網站開辦單位為依法設立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yè),經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批準,獲得了《互聯(lián)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服務范圍:向個人消費者提供藥品),并在網站的顯著位置標示出證書編號。網站只能向消費者銷售非處方藥,網站具備網上查詢、網上咨詢(執(zhí)業(yè)藥師網上實時咨詢)、生成訂單、電子合同等交易功能。如有任何疑問,應馬上登陸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政府網站www.sda.gov.cn進行核對。
陷阱2:冒充權威
消費者網上購藥有時也會遇到這種情況,利用北京、上海等城市醫(yī)療機構、科研院所相對集中的特點,網站的開辦單位通常為假冒或偽造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國家、北京(上海)等某疾病康復中心、科研機構、醫(yī)療單位”。整個網站只宣傳和銷售治療某種疾病的一種或系列“藥品”。
偽造衛(wèi)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世界衛(wèi)生組織、某醫(yī)學中心或醫(yī)學會等政府部門或組織機構的名義,指定、推薦該“藥品”為治療疾病、康復保健的唯一或者最佳產品等。
頁面上充斤大量以“政府官員”、“權威專家”、“患者”的名義,通過使用絕對化、承諾性的語言,對“藥品”療效進行虛假宣傳。如:使用“根治、根除、不反彈、藥到病除、國家級、最先進科學、全球第一個、服用幾個療程病癥全無、無效退款、無毒副作用、免費試用、保險公司保險”等用語,宣稱產品具有極高的治愈率、有效率。
辨別;查證權威
我們可通過網上查證所謂的“政府官員”、“權威專家”以及醫(yī)療機構等相關信息,看是否使用絕對化、承諾性的語言,一般太過絕對的話語不可信。
陷阱3:號稱根治慢性病
消費者網上購藥當心遇到這種情況,一些網站宣傳和銷售的“藥品”,通常聲稱可以治愈某些慢性疾病、疑難雜癥或性病等,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前列腺炎、近視、失眠、偏癱、癲病、抑郁癥、牛皮癬、紅斑狼瘡、乙肝、腫瘤、痛風、風濕、脫發(fā)、性功能低下、尖銳濕洗等。類似于這種信息,有可能就是虛假網站。
辨別:自我判斷
慢性病本身就具有病程長的特點,并不能僅靠一兩服藥就能徹底治愈,還需要各方面的治療和護理,因此應該學會自我判斷。
陷阱4:導購陷阱
消費者網上購藥的時候,如果仔細查證可以發(fā)現(xiàn)虛假網站頁面上所標示的網站開辦單位地址是虛假的,或者頁面上所標示的地址根本不存在網站所聲稱的開辦單位;咨詢、銷售“藥品”的電話為小靈通號碼、鐵通號碼或手機號碼,網站的開辦單位拒絕消費者上門購買藥品。
有些虛假網站甚至為了給消費者造成該“藥品”已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的假象,頁面上非法鏈接了“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政府網站”,并惡意篡改頁面內容。這些結果就應該當心了。
辨別:查證單位和號碼
“郵寄藥品”由于供需雙方不見面,使消費者在上當受騙后無從投訴。所以在購買時應查證所開辦單位地址和聯(lián)系號碼。
(文章來源: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