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石宏
錯例示范
小學(xué)生作文片斷一:我們的語文老師非常博學(xué),什么都知道,這不,他一上課就信口開河地給我們講起了古埃及的故事。
小學(xué)生作文片斷二:這個騙子說起假話來口若懸河,大家都不相信他的話。
診斷:用詞不當(dāng)
在我們同學(xué)平時的作文中,不論是口若懸河還是信口開河,這兩個成語的使用率都是相當(dāng)高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口若懸河是褒義詞,是指說話滔滔不絕,而信口開河則是貶義詞,是指隨意說大話,說假話,胡說一氣的意思。
因此,小學(xué)生作文片斷一中,用信口開河來形容老師博學(xué)是不對的,應(yīng)該用口若懸河。而小學(xué)生作文片斷二中,把騙子的假話用口若懸河來形容,也是不恰當(dāng)?shù)?,?yīng)該說這個騙子是信口開河。
咬文嚼字
“口若懸河”中的“若”是“如,像”的意思,“懸河”是指瀑布。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說人講話像瀑布傾瀉一般,滔滔不絕。
“口若懸河”這個成語出自南朝劉義慶寫的《世說新語》:“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這句話中的“郭子玄”是我國晉朝的一位大學(xué)問家。
郭子玄年輕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一個很有才學(xué)的人。朝廷聽說后,請他到朝中做了黃門侍郎。
到了京城,由于郭子玄知識很豐富,所以無論對什么事情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又非常喜歡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因此每當(dāng)人們聽他談?wù)摃r,都覺得津津有味。當(dāng)時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賞郭子玄的口才,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贊揚郭子玄說:“聽郭子玄說話,就好像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沒有枯竭的時候?!倍笕司鸵浴翱谌魬液印眮硇稳萑松朴谡f話,一說起來就滔滔不絕,永遠(yuǎn)沒有停止的時候。
“信口開河”則出自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息,不當(dāng)一個信口開河。”這個成語比喻隨口亂說一氣,含有貶義。
關(guān)于這個成語還有一個故事:在我國古代楚漢相爭時,劉邦和項羽在靈壁這個地方進(jìn)行了一場惡戰(zhàn),結(jié)果劉邦輸了,帶領(lǐng)軍隊一直撤退到了滎陽。戰(zhàn)勝的項羽任命將軍英布為“當(dāng)陽君”,率領(lǐng)40萬軍隊駐扎到九江。這時劉邦派“典謁官”隨何去勸說英布投降。英布聽后哈哈大笑,說從古至今哪有得勝的軍隊向被打敗的一方投降的,隨何簡直是“信口開河”,胡說八道。
總而言之,“口若懸河”與“信口開河”,一個是“紅臉”,一個是“白臉”?!翱谌魬液印币话愣加脕硇稳萑宋镎f得好,說得妙,說得確鑿可信,說得合情合理;而“信口開河”則用來表現(xiàn)人物說假話、說胡話,說得難以置信,說得不著邊際。
應(yīng)用
(1)博物館館長( )地給我們講解著這件青花瓷的來歷。
(2)那個家伙在臺上( ),說的一點都不可信。
(3)張明平時有( )的習(xí)慣,所以大家對他的話總是半信半疑。
(4)媽媽一講起道理來就( ),聽得你不得不服,不得不改。
正確答案:(1)口若懸河;(2)信口開河:(3)信口開河;(4)口若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