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肴上桌,食客首先是看見菜的顏色和造型,然后才是聞到香味,最后才嘗到味道。所以色澤是我們對菜肴的第一感官。
沒有精心的考量和搭配的菜肴,往往是一桌醬油的顏色,顯得十分難看,也不能勾起食欲。令人吃得興趣全無!
一桌令人叫絕的好菜,首先應(yīng)是色澤絢麗的:黑白紅黃綠紫亮。
自然界的黑色的食物很多,像黑木耳﹑紫菜﹑黑米﹑黑豆﹑黑芝麻,被稱作餐桌上的“黑五虎”。黑色的食物營養(yǎng)豐富,益神益智,延年益壽。
白色的食物就更多了,像豆腐﹑山藥﹑蘿卜﹑牛奶﹑豆?jié){,這都是餐桌上的常客。例如豆腐,是植物性蛋白質(zhì)的主要代表,還有牛奶不僅有豐富的動物性蛋白質(zhì),而且富含鈣物質(zhì)。
紅色的像天椒﹑番茄﹑西瓜,是我們吃的非常享受的蔬菜和水果。紅色的辣椒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不再是川湘專享,而且食譜的辣癮更是隨火鍋的普及呈現(xiàn)泛濫之勢。圣女果和西瓜隨著水果大棚的日益昌盛已是四季不分地常駐水果攤了。
胡蘿卜﹑南瓜﹑小米和玉米是近年來廣受親睞的黃色食品,黃色給人靚而清新的視覺美感。雜糧在食物極大豐富后,曾被遺忘了一段時間,其營養(yǎng)價值也重新被人們所認識。
所有含葉子的蔬菜大多是綠色的,我們還把健康食品命名為“綠色食品”。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葉綠素,能補充人類生命所需。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兩廣地區(qū)的蔬菜為什么比國家其它地方的蔬菜更好吃?那因為維度的關(guān)系,兩廣地區(qū)的日照強!
茄子只是皮是紫色,真正紫色的食物其實是紫薯。現(xiàn)在筵席往往會點上一盤“五谷雜糧”,這里面少不得紫薯,紫薯其富含的纖維素,是消化的絕對助動力。
最后一點:亮。亮這個字離不開油。菜肴出鍋時往往會澆上一勺明油,但是近年來對油脂過剩的詬病頗多。所以蒸菜、涼拌菜又走俏了。說實話,廚房離了油,還真會做不出菜來,不管葷素,都得過油,特別是葷菜,過油它才香呀!
說到色還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人工色素。允許使用的是天然色素,像菠菜汁﹑莧菜汁﹑蛋黃醬等。人工色素就一定得把握使用量,而且一定還是食品級的,否則就同下毒一般了。
黑白紅黃綠紫亮,一桌色澤絢麗、賞心悅目的菜肴,無疑是在還未動筷時就有的超級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