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擔道義,妙手著文
——吳曉煜其人其文寫照
要說著作等身,吳曉煜先生可以毫不夸張地贏得此殊榮。
吳曉煜身居要職,忙中取閑,著述達十四部之多,如果在餐廳點菜,這足可以拉一個很長的單子。光從那一長串的書名來看,其學識淵博,少有人能望其項背。
林林總總,十四部著作,有關于煤史的,也有關于酒史的,還有雜記、游記,甚至瘟疫談……
浩浩蕩蕩,龐龐雜雜……胸懷萬卷者非吳曉煜莫屬也。
時常想,一個官員著書立說,便比不著書的官員品高。本職工作之余,結閑散時光為束,網(wǎng)奇思妙想為冊,聚神來之筆為卷,織只言片語為章……既收集了時光,又錘煉了思想,于人于己,相得益彰!
一本薄書,有時耗盡作者半生心血。比如《中國煤炭碑刻》,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動念,到本世紀初才印行,時間跨度三四十年。其間耗費的精力、備嘗的艱辛不經(jīng)體驗是難以言說的。作者序中談尋找碑刻的曲折:“奔波一兩百里卻無功而返,查了幾本古籍卻一無所獲……見到一塊碑刻,頭頂烈日抄了兩三小時;曾為抄寫已成路基墊石的碑刻,在土路邊上喝足了來往車輛掀起的煙塵;曾為尋找碑刻留宿在虱子猖獗的小旅店……”讀到這里,縱然鐵石心腸如我者也只有肅然起敬的份。歲月斑駁,每時每刻都在損毀著那些淹沒在歷史煙塵中的碑刻,吳曉煜舍一己之軀搶救這些瑰寶,天地良心,日月可鑒!這些碑刻,就是煤炭史活著的見證!
有幸與吳曉煜先生處于同一片天空下,別忘記他是煤炭歷史的挖掘者、整理者、編撰者。他的著作多半與煤炭歷史相關,他是煤炭歷史的話語者。我們看看篇目:《煤史鉤沉》《名人與煤炭》《礦業(yè)史事雜俎》《中國古代詠煤詩》《中國煤炭碑刻》《中國古代煤炭開發(fā)史》《中國煤炭史志資料鉤沉》,沉淀浩繁,多達七部。說他是煤炭歷史的開拓者一點兒不為過。這是煤炭的福音,煤炭史的福氣,煤炭人的福利。僅憑這些著作,煤炭永遠不會忘記他。即使有一天煤炭采掘完了,但他的著作還在,就像天上的星子,有時你看不見它,可它依然在那里閃耀。
本世紀初那場沸沸揚揚、猖獗跋扈的“非典”,限制了大多數(shù)人的自由行動,但卻沒有限制思想者的自由馳騁。吳曉煜就是在那人人自危的短暫歲月完成了《瘟疫縱橫談》。吳曉煜并非醫(yī)學工作者,又非專業(yè)文史工作者,卻奇跡般完成了這樣一部人類與“瘟神”做斗爭的洋洋三十余萬字的長卷。時光如流,放縱它,你將一無所獲;而修壩筑渠的人,將給他人帶來光,帶來電。聚土成山,聚山成嶺,這就是吳曉煜值得我們敬佩的地方。
做編輯十余年,獲贈一冊《糾正錯別字》,如獲珍肴。鉤史品酒的吳曉煜突然花樣翻新,整出一本奇書來,委實讓人吃驚。吃驚之余又覺得這是他本能。他本來就做過教師,教師者,教人識文斷字也?!都m正錯別字》,就是他任教師期間累積而成的。說他是個有心人,一點兒也不含糊。點、橫、豎、撇、捺、提、折、鉤,多一點,少一撇,形聲假借,分辨得絲毫不差。漢字把玩得玲瓏剔透、爐火純青如吳曉煜者,殊屬罕見。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吳曉煜每每夜耕,天空朗月與星同輝,有《夜耕村雜記》及已出版的十余部著作為證。讀書為文,以吳晗、鄧拓為楷模,情操堪與天上星月齊。妙手文章,自成一格。
行跡翩翩的吳曉煜,是個行者。日行夜記,斑斑墨跡,累成兩冊,堂皇問世《歐非見聞錄》《華夏與海國游記》。散句散語,構成其穿梭于地球各個板塊的奇幻生涯??此陲w機上怎樣讀云的,“云像白色的充滿積雪的懸崖峭壁,飛機貼著這云的峭壁,小心翼翼地掠過。它還像戴著面紗的女人,有時會撩起面紗,向人展示妖嬈多姿的面容;有時又會板起面孔,敲打飛機的機舷;有時它又突然將飛機摟抱起來,盡管飛機左沖右撞也較難脫開它的懷抱……”一般人在飛機上不是打盹就是無聊透頂,而他竟與云默默對話,猜透了云的心思,把云刻畫得惟妙惟肖,其才其情恐少有人堪比。
壺里乾坤大,說吳曉煜,定然離不開酒。不僅僅因為他著有《酒史鉤沉》,他閱酒無數(shù)且自稱“酒翁”。偶然一次出差被酒整得“神志難支納頭便睡”,便有了“酒把我整糊涂了,我要把酒弄明白”的志趣。中國文化史,自然少不了酒文化的內(nèi)涵。正是由于吳曉煜的秉燭夜耕,才填補了這一空白。酒感謝他,飲酒者感謝他,釀酒者感謝他。怪不得有吳曉煜在,就有美酒在。凡有吳曉煜在的場合,總是美酒如云。吳曉煜雖為“酒翁”,卻從不酗酒,謙謙君子之風直令魏晉名士汗顏。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吳曉煜是個善者,上善者。他退位不退休,承擔起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yè)——中國煤礦塵肺病治療基金會,他是常務理事長執(zhí)掌著日常事務,也與同事們奔波一線籌集款項、推廣醫(yī)療成果。肺為五臟之華蓋,主要生理機能是主氣司呼吸,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一旦染上塵肺病,將給人帶來呼吸困難的痛苦。吳曉煜體恤礦工,身體力行為礦工謀求福祉,其功其德豈可斗量?可想而知,在吳曉煜與同事們的善舉下,成千上萬塵肺病患者的生命再次高昂起了莊嚴的頭顱。以拳拳之心,熱愛著煤礦事業(yè),熱愛著煤礦工人。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水造福萬物,滋養(yǎng)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水的品性如此,而人要做到卻很難,但吳曉煜先生是真正做到了。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行文至此,再引吳曉煜在酒席將散時每每必說的話“勝利閉幕”!落筆!慨然!欣然!
從陜北走來,從煤炭深處走來……
——評《肖鋒詩歌精選》
肖鋒的詩歌里有兩樣東西:一樣是煤;一樣是陜北。他作為礦工采掘煤,煤就在陜、蒙、晉大地深處,在他的腳下。他出生在陜北,他的工作就是與煤打交道,煤成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離不開煤,離不開生養(yǎng)過他的陜北故里,離開這兩樣東西,他也許就是個沒有靈魂的軀殼。這兩樣東西扎根在他的心底,成為心靈影像,化成文字,凝結成詩歌,也就有了這本《肖鋒詩歌精選》。
肖鋒常常以陜北漢子自居,他甚至把煤看成心目中的情人。每一塊煤,都是情人的眼睛、鼻子、耳朵……充滿神秘的光澤,在他的思維里四處奔涌。他常常反復吟誦這些烏黑發(fā)亮的煤。一生的大半時光都交給了煤,他的嗓子里除了煤就只有陜北,他常常迸發(fā)出強烈的書寫意識,筆下流淌的每個詞語都跟煤與陜北密切相關。肖鋒從陜北走來,從煤炭深處走來,他吟詠著詩,他的質(zhì)樸里飽含深沉,一如他的詩歌:
神秘的煤
藏得很深
她自然的秀色
令人眼饞
一層閃光的煤
宛若一群青春的妹妹
她含情的眼神
惹人心動
——《神秘的煤》
肖鋒以喝酒著稱,他的豪飲在全煤文壇是人盡皆知的。他在一首《酒司令》里這樣寫道:“我的酒量不大/但我愛和你們一起/喝酒/我的礦工兄弟/把酒端起來/把想說的話停下來/千言萬語盛在酒里?!毙やh臉膛有時像一塊燃燒的煤,放射出灼灼炎熱,從那張臉我們讀到太陽的熱力也感受到了煤炭的溫度。他的眼神沉著,憨厚,不失智慧,有時透出一絲酒精洗禮后的混沌光澤。他的嗓子眼里的吼聲像剛從黃土高原翻爬上來,又隨清風蕩漾到遠處,那些曲子有著濃濃的鄉(xiāng)土情調(diào)。
從山圪梁上翻過來的聲音
是一種蕩氣回腸的聲音
從彎彎山路上踩過來的聲音
是一種低沉哀怨的聲音
從黃河波浪間滾過來的聲音
是一種蒼茫悲壯的聲音
——《陜北民歌》
雪呼嘯而來,所幸,世界在寒冬多了許多童話,美景也由此展開。無論寫什么,肖鋒心底都會涌現(xiàn)出煤的色素??梢娒涸谒牡壮恋淼糜卸嗝瓷詈?。開篇一首《落雪的時候》,他這樣寫道:
黑色的煤炭
從掌子面上一直流到煤場
像一條奔流的大河
在北方的土地上
在一片雪白的背景上
以其獨特的顏色
匯集成河
洶涌成海
渲染出礦山
壯麗的景觀
雪與煤,一白一黑,顏色的對立,卻因為季節(jié)使它們?nèi)诤铣梢环皦邀惖木坝^”。白色的雪與黑色的煤就這樣繪出一張極富張力的圖畫。雪有自己的生命,煤也有自己的生命,兩個生命展現(xiàn)在人類面前,映照出礦工的品質(zhì)是那么純潔無瑕,也映照出礦工的勞動是那么熱火朝天。
肖鋒是有福的,他降生在陜北大地,耳朵里聽到的都是《陜北民歌》,嘴里張口就來《一首信天游》,迎面碰上的《陜北女子》,個個都是《剪紙花的姑娘》,住著《陜北窯洞》,吃著《陜北小米》,聽著《陜北嗩吶》,無論春夏,無論秋冬,陜北都是那樣的令人陶醉——
屋檐下掛著的紅辣椒
樹杈上壘著的玉米棒
石板上曬著的大紅棗
窗戶上貼著的剪紙花
水缸上吊著的銀馬勺
飯桌上擱著的瓷大碗
土炕上鋪著的羊毛氈
吹鼓手握著的銅嗩吶
還有會打腰鼓的男人
愛騎毛驢的女人
都令人傾倒
——《陜北秋日》
肖鋒引以為豪的是,自己選擇了礦山,當了一名礦工。許多人認為礦山苦,礦工累,在深不見底的地層挖煤,隨時都會受到來自不可預知風險的威脅。但肖鋒卻不是這樣,他選擇了礦山,選擇了礦工這個職業(yè),他為此而驕傲、自豪。這是一種豪邁,為他的詩歌揮灑了一種浪漫主義色彩——
選擇了礦山
選擇了礦工
選擇了煤機割煤的快樂
選擇了大杯喝酒的真誠
選擇了家的溫暖
選擇了蘊藏激情的源泉
我為我幸運的人生
感到自豪
肖鋒有自己的閱讀方式,他不僅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經(jīng)典,也閱讀人生歷程中給予的深切的生命體驗。一個深愛腳下土地和頭頂上藍天的人,他的閱讀方式是那樣與眾不同,請讀他的《閱讀黑色》:
我愛我的礦工用血汗
開拓的每一條巷道
把祖國作為一部書
把礦山作為一部教材
我堅持每天閱讀黑色
透過
黑色的字眼
黑色的面孔
我找到了
人生寬廣的道路……
肖鋒的詩歌贊頌不完,因為煤還在源源不斷地從地層深處流淌出來,煤帶著渾身的火熱投身到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走進城市,走進鄉(xiāng)村……煤進入人類的視線,轉(zhuǎn)化為動力、光源,通過電流輸送到千家萬戶,造福于人民。肖鋒的詩歌照亮了煤炭,煤炭也照亮了肖鋒的內(nèi)心世界。只有澄澈清明的內(nèi)心,才能寫出如此的《一點浪漫》:
月光之夜
沉默的煤啊
你用一點心情
燃起了你浪漫的情調(diào)
我隱隱聽見
在一個美好的夏夜
你動聽的歌唱
流行于每一條街巷
作為神東一員,肖鋒總是肩負一種責任。作為一名煤礦詩人,他的命運也要與神東的命運緊密相連。神東集團地跨陜、蒙、晉三省區(qū),有近二十個煤礦,生產(chǎn)原煤兩億多噸,約占全國總產(chǎn)量的百分之六、全國重點煤礦產(chǎn)量的百分之十二。這樣一個神奇的礦山集結體,能不激發(fā)詩人的豪情,能不召喚詩歌從天而降?
肖鋒曾經(jīng)出版過一本名叫《神圣的煤》的詩集,這本詩集獲得過第六屆全國煤礦文學“烏金獎”,我作為評委之一,對他的詩歌還是有大致了解的?,F(xiàn)在他又將自己的全部作品,仔細審視后,整理出版這冊《肖鋒詩歌精選》,這是他給詩歌的一份答卷,給腳下土地的一份答卷,更是給心愛的煤的一份答卷。這本詩選,共選入肖鋒創(chuàng)作的詩歌200首,應該比較全面反映肖鋒的詩歌創(chuàng)作。
此時評判、總結肖鋒的詩歌創(chuàng)作,還為時尚早,肖鋒還處在創(chuàng)作階段,依舊激情滿懷,我們還能讀到他更多的詩作,這是毫無疑義的。我們期待著。
遼闊之外,仍是遼闊
——讀賈文華詩歌散文集《遼闊之外》
遼闊有多闊?也許只有賈文華能回答這個問題了。他答:遼闊之外,仍是遼闊!
賈文華不久前出版的新書叫《遼闊之外》。這是一本詩歌散文集。書厚厚墩墩,拿在手上沉甸甸的。這不能不激起我們翻閱的欲望。
大地是遼闊的,大海又何嘗不是!目力所及,無邊無垠,當屬遼闊。
賈文華所處的位置是我國東北的黑龍江,那里有綿長的國境線。作為個體的人,猶如那只足球,在場內(nèi)任憑縱橫馳騁都無所謂,但一旦被踢出場線外,就是犯規(guī),得重新開始發(fā)球。國境線就是給我們框定的一條線,一國的公民只能在自己國家的國境線內(nèi)活動,若要跨越國界那是需要辦理諸多繁瑣手續(xù)的。賈文華生活的地域離國境線不遠,書名叫“遼闊之外”是有深意的。腳下的土地再遼闊也是有限度的,而心靈的疆界卻是無垠的。
低吼的雷聲從天空傳來,這也許是最遼闊的聲音?!袄做希窖陨㈤_。”(《雷霆之上》)雷聲是悲壯的,悲壯莫過于親人的離世,賈文華在《媽媽在地下過節(jié)》中寫道:
冥冥之中,遠方
驀地響起一陣列車的嗚咽
那是一列開往春天的地鐵
聲聲輾我悲愴的心弦
作者無比思念陰陽相隔的母親,關于母親的一些篇章讓我們讀到懷念的遼闊。母親離世了,但留給兒子的卻是永遠的痛。陰與陽是遼闊的,沒有疆界,與陰陽相聯(lián)系的唯有緬懷。
遼闊是相對的,有時候它是大漠、草原;而有時候,它也是一片綠葉、一只笛孔。綠葉雖渺小,但它的色彩與整個春天相一致,能不遼闊嗎?笛孔雖微小,但它卻能演奏出美妙的旋律,這旋律就是遼闊。
在北方,最壯觀的也許就是雪了。整個冬天,雪覆蓋了大地,雪就是遼闊。在賈文華眼中,雪是最基本的創(chuàng)作元素——
走向雪原頭枕雪崩和風暴睡成一團
鼾聲融化了一片片結在樹枝上的冬天
——《贊美雪原》
賈文華是新時代的煤礦人,他的詩歌里無疑飽含著煤炭火熱的情感。煤炭深埋在地下,漆黑無邊,但礦工的胸懷和挖掘黑夜的氣度是遼闊的?!斑@座寶箱/禁錮了千年,萬年/終于,被風鎬的金鑰匙打開了!”(《礦井》)
對于事物來說,沒有什么不是遼闊的,比如《塵埃》,單個意義上,塵埃差不多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單位。塵埃雖小,但我們卻無法抗拒它與日常生活的牽絆。我們盡管是那么不愿與這微小的東西打交道,但在我們?nèi)祟惖膹姶竺媲埃瑤浊?,甚至幾萬年,人類也別想徹底戰(zhàn)勝它。作為一個整體,塵埃無比巨大,挾沙遠行的風暴叫“沙塵暴”,我們的世界被稱為“塵世”,我們?nèi)祟愃幍倪@個世界徹底被塵埃占據(jù)著,這還不算遼闊嗎?
一滴水很普通,也很微觀,但“一滴水蘊含一顆太陽”(《從一滴水中認識事物》)這滴水就非同一般了,給它往遼闊上推論也不算勉強。再推而論之,一滴水與無數(shù)的一滴水融合,最后是什么結局——湖泊、江河、大海!從湖泊、江河、大海的遼闊,我們也能感知一滴水的氣度不凡。
沒有邊界的不是國土,不是大陸,也不是海洋。是時間!時間是無垠的!時間是生命的鑰匙。時間是一切事物的咽喉。抓住了時間,一切生命都能化無形為有形?!侗枷驎r間深處》云:“時間,一只永恒的孤獸/時間,一座無垠的迷宮?!痹谫Z文華的天平上,他稱出了時間的重量,“多少年只是一瞬,再風光只是一粒塵土”,時間有著憂傷與疼痛,那才真正是無比遼闊的疆域。
還有什么是遼闊的?“亮了一輩子”的是什么,惟有《月光》了。我們腳踩泥土,每天注視月光,也被月光注視。從月球到地球的遼遠路程,中間鋪著光,掩蓋了無邊的黑夜,這種遼闊誰能比擬呢?
賈文華出生在內(nèi)蒙古草原,草原的遼闊似乎成就了他的這部著作。一個遠離故土的人,常常把草原,把故鄉(xiāng)掛在嘴上,并注入自己的文字,內(nèi)心當然是遼闊無比的?!拔业牟菰?,你用博大的胸襟編織了我的搖籃?!保ā段业牟菰罚┻\筆到草原時,賈文華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顯得無比輕松、無比自信、無比詼諧。在草原之上,野花是美的、羊群是美的、天空是美的、星月也是美的,美得神奇,美得遼闊,美得無垠。作為一個草原的思索者、一個草原的歌者,賈文華體悟到了詩歌的《亙古》:
夜愈黑,村莊之上的星花,愈美。
一朵謝了,另一朵就開了;
一朵開了,另一朵又謝了……
時間,無聲地繁衍著原始的輪回。
凌 翼: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民主同盟會盟員。魯迅文學院首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學員,參加過詩刊社第十七屆“青春詩會”。出版詩集《凌翼詩選》《以魂靈的名義》,散文集《故鄉(xiāng)手記》,隨筆集《擦亮眼睛》,中短篇小說集《白果青,楊梅紅》等著作,在《鐘山》雜志發(fā)表過長篇小說《狩獵河山》。多次獲全國及省級文學獎,現(xiàn)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