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晨楓 林梅
摘 要:本文對于農村老年高血壓患者不正確用藥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用藥干預措施,旨在為農村老年高血壓患者正確用藥提供借鑒。
關鍵詞:老年人 高血壓 用藥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3(a)-0234-01
高血壓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長期患有高血壓可以導致心、腦、腎臟等重要人體器官結構、功能損害,最終引發(fā)功能衰竭,是引起腎衰竭、腦卒中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1]。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都需要終生服用藥物,但由于多種原因,大部分患者都不能按照醫(yī)囑正確服藥,表現為忘服、錯服、漏服、隨意換藥或停藥等,血壓波動較明顯,甚至由于血壓過高導致嚴重的并發(fā)癥。本文將對農村老年高血壓患者不正確服藥方式進行分析,并提出干預措施。
1 農村老年高血壓患者不正確用藥的原因分析
1.1 知識缺乏
農村老年人的知識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數甚至是文盲,因此無法正確認識到高血壓的危害以及正確用藥的重要性。高血壓患者多需終生服藥,但多數患者并不能意識到這點,認為高血壓就同感冒一樣是小病,年紀大了就會出現,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多數患者不能按醫(yī)囑正確服藥,出現自行減藥、換藥、停藥的現象。
1.2 缺乏自覺性
老年人的記憶力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時常出現忘記服用降壓藥或忘記服藥方式的現象。多數老年人合并有較多的慢性基礎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約70%的高血壓患者需聯合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降壓藥,目標血壓越低,聯合用藥的比例及藥物種類就越多,因此患者每天服用較多種類、較多劑量的藥物,容易造成負擔而拒服或漏服[2]。
1.3 心理障礙
多數農村老年人面對疾病及治療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礙,這也是患者不正確服藥的原因之一。部分患者不愿意承認自己患病,也不愿意接受治療,造成拒絕服藥的結果。同時有相當一部分的患者認為長期服藥意味著病情嚴重,存在諱疾忌醫(yī)的心理,只在血壓較高,出現頭暈、頭痛等現象時才會服藥。
1.4 不良反應
某種情況下,服用降壓藥后會出現直立性低血壓、心率失常、抑郁、肌無力等各種不良反應。這可能是藥物本身的副作用,也可能是患者不正確服藥所造成。有的輕度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并沒有癥狀,服藥后出現或多或少的不良反應,產生不適癥狀,生活質量下降,出現厭煩情緒,由此會導致患者服藥依從下降[3]。
1.5 經濟水平低
部分高血壓患者家庭經濟水平落后,而且部分降壓藥物的價格也較為昂貴,雖然農村患者都有農村醫(yī)療保險,但報銷范圍畢竟有限,長期服藥給家庭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部分患者不愿給家人增加負擔,因此拒絕進行治療或者只在癥狀嚴重時才服藥,以減少藥物費用支出,癥狀一旦減輕就自行停止服藥。
1.6 不信任的就醫(yī)行為
部分農村的高血壓患者,由于知識缺乏,對治療始終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被動地參與診治,這使得患者從一開始就缺乏心理支持。也有一部分患者雖然主動尋求醫(yī)務人員幫助,但遵醫(yī)囑正確服藥一段時間后,自覺癥狀沒有減輕,對藥物的作用產生懷疑的態(tài)度,不愿意繼續(xù)服藥。
2 對于農村老年人不正確服用降壓藥的干預
2.1 健康指導
醫(yī)務人員應加強對于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強患者對于高血壓疾病的認識。針對老年人的特點,根據患者的知識水平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正確的引導。通過健康指導教育,使患者深刻了解長期服用降壓藥物的必要性,如突然停藥可導致血壓突然升高,如冠心患者突然停用β-交替阻滯劑可誘發(fā)心絞痛、心肌梗死等[4]。
2.2 用藥指導
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應盡量選用長效制劑,減少服藥次數。加強用藥指導,向患者詳細解釋各種藥物的名稱、劑量、服藥的時間、服藥順序、藥物作用、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方法,并醒目標注。針對老年人記憶力差的特點,可以事先將藥物按照服用的順序擺放在醒目的位置,并設置鬧鐘提醒服藥時間,一旦鬧鈴響起,患者可按事先擺放好的順序服藥,既可以按時服藥也可以避免因藥物種類過多而造成混亂。
2.3 心理指導
對于存在一定心理障礙的高血壓患者,應給予心理指導,加強溝通,了解患者內心的真實想法,為其疏導心理障礙。多數患者是由于懼怕死亡,不愿承認自己患病,針對這一類的患者,可向其告知血壓若得到很好的控制,引起死亡的幾率將會大大降低,相反,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會導致多種并發(fā)癥,甚至威脅生命。向患者解釋,長期用藥并不意味著病情的嚴重程度,因為多數高血壓并不能根治,而是需要靠長期服藥來穩(wěn)定血壓。
2.4 注意藥物不良反應
針對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醫(yī)務人員應在健康教育時做好解釋工作。(1)注意藥物的配伍禁忌,合理選擇藥物,盡量減少藥物種類、劑量、次數。(2)詳細說明藥物本身可能出現的一些副作用,但避免使用過于專業(yè)的術語。告知患者若副作用的癥狀較輕,可停藥后觀察一段時間,若癥狀較重較急應立即就醫(yī)。(3)詳細說明不正確服藥可能造成的不良反應,使其深刻意識到正確服藥的重要性。特別告知患者,停藥后一旦出現血壓突然升高的應急處理,要全身放松,靜臥休息,立即舌下含服或口服降壓藥,并及時就醫(yī)[4]。(4)措辭應緩和,并加強心理指導,避免患者產生過重的心理負擔,因懼怕不良反應而拒絕服藥。
2.5 選擇價廉效好的藥品
根據患者的家庭經濟情況和醫(yī)保范圍,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選擇價格低廉的藥物。同時也要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屬的配合,消除患者不愿增加家庭負擔的心理。若患者家庭經濟條件確實不允許長期服藥,醫(yī)方也可考慮適當減少部分藥物費用。
2.6 重視醫(yī)患溝通
患者的不信任就醫(yī)心理,多是由于醫(yī)患之間缺乏溝通所致,因此,針對存在這一類心理的患者,應加強交流,取得患者信任。患者家屬也應配合醫(yī)生,消除患者的顧慮。同時,也應該向患者說明藥物發(fā)揮藥效需要一定的時間,患者切不可太過焦急而自行增加用藥劑量或停藥。
老年人是美好的夕陽,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讓這抹夕陽紅更加絢爛。醫(yī)護人員應該從農村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綜合考慮,增加患者用藥的依從性,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
參考文獻
[1] 王紅嫻.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TODAY NURSE,2012(6):24-25.
[2] 李珍.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調查及護理對策[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14(303):309.
[3] 彭景濤,鐘桂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分析[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04,25(4):347-348.
[4] 王國芳.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與健康教育[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14(31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