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邶風·綠衣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今譯文】
綠色衣啊綠色衣,外面綠色黃夾里。見到此衣心憂傷,不知何時才能已!
綠色衣啊綠色衣,上穿綠衣下黃裳。穿上衣裳心憂傷,舊情深深怎能忘!
綠色絲啊綠色絲,絲絲是你親手織。想起我的亡妻啊,遇事勸我無差失。
夏布粗啊夏布粗,穿上風涼又爽氣。想起我的亡妻啊,樣樣都合我心意。
◎詩義思辨
《詩經》的歷史太過久遠,以致幾乎其中的每一首詩,人們都存有釋義上的不同意見。這首《綠衣》也是如此。古代學者多將其解釋為“莊公惑于嬖妾,夫人莊姜賢而失位,故作此詩”,意思是衛(wèi)莊公被姬妾媚惑,冷落了賢淑而高貴的正室夫人莊姜,莊姜便作此詩以表達悲怨?!睹娦颉?、鄭玄、朱熹等學者都持此觀點。
而現當代學者卻多認為,這是一首悼念前妻的詩歌,他在對著妻子舊時的綠衣睹物思人。這位妻子,或已離世,或已離異,總之已成為他生命里的故人。
今天我們再讀這首詩,不妨還是按照后一種更適于今朝的解釋方法來理解。如果只陷于第一種古人的說法當中,那么,首先,這世上無非是又多了一首棄婦之作而已,除了軟弱無力的怨天尤人,又有何益呢?難道流芳百世的詩歌只是為了單純加重女性遇人不淑的苦難感受而已嗎?一味地傾吐苦水,只能淪為又一個祥林嫂,招致同情也不令人尊重。這樣碎碎念式的文學,雖能使人產生淺薄的共鳴,卻不能對人進行正面的催動。文學一旦陷入自我救贖不了的情緒化里,再深刻的情感也變得索然而無價值了。
其次,就算是以莊姜為代表的正位者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失去了原有的尊貴,又是誰之過?能全部怨怪他人嗎?這位莊姜的遭遇,與漢武帝劉徹的結發(fā)皇后陳阿嬌的經歷很是相似。莊姜、陳阿嬌,她們的家世可貴、地位可敬,但是卻不一定能使自己可愛。愛情的維系不是靠家族而是靠性情,婚姻的經營不是靠威儀而是靠智慧。正妻失位,除了男人的不可靠,也還有女人的不可愛。
所以女性的價值不在于生來安排在社會中什么位置,而在于后來修煉到人心中什么位置。如果以第二種當今大多數學者的解釋觀點看《綠衣》,那么這就不是一首女性控訴男人的幽怨之作,而是一首男性懷念女人的深情之作。詩中并沒有交代這位女子的出身、家世,我們不清楚她的背景,我們唯一清晰知道的,就是她一定是個值得人愛的女子,所以在離去之后,仍令她曾經的丈夫念念不忘、久久傷懷。
那么,這首《綠衣》是一首男性悼念亡妻的開山之作,開后世悼亡詩的先河。
◎舊物情深
《綠衣》這首詩共四段,每段都是從一件平凡普通的舊衣開始嘆詠。這一件妻子留下的衣衫,成了詩人抱在懷中、撂不開手的至寶?!毒G衣》由此奠定了一種懷念過去的方式,就是:寄今情于舊物。物是人非,便睹物思人。
對“舊物”的意義表述最精準的,是白居易《長恨歌》里的一句“唯將舊物表深情”?!堕L恨歌》是在以文學的視角來描述唐玄宗李隆基與貴妃楊玉環(huán)的愛情。本是唐玄宗的懈怠弛了朝綱,而到控制不住軍隊的時候,竟要犧牲自己愛妃的性命來承擔這十余年兩人忘情恩愛的后果!所以晚年退居太上皇之位的玄宗,開始深深懷念和懺悔自己舍棄掉的愛。他令一個能通鬼神的道士作法,去找尋楊玉環(huán)死后的魂魄。尋到之后,這個被丈夫親口賜死的女人,并沒有絲毫怨懟之情,她舍不得怨怪那個曾不惜以江山安穩(wěn)換她半世歡顏的君王。她拿出當年兩人定情的舊物,一只鈿盒和一支金釵,將盒與釵都各分兩半,一半自己收留,一半留給孤獨的帝王在人間憑物寄相思。
這就是“唯將舊物表深情”,在一盒一釵上,有他們曾經一同恩愛的歲月,有從此各自荒涼的日月,有時光見證打磨過的年月,有在詩尾寄訴的、他們憑此物再次定情的誓約:“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約定若真有人間天上,必不再輕易相負。
正因有了人與時間的寄托,物件越舊便越具深情。當手握舊物,是在握半生前塵回憶的暖、握半生現世孤單的涼、握三生再續(xù)前緣的熱。那么《綠衣》中反復嘆詠的“綠衣”,還僅是一件普通的衣衫嗎?那衣物的觸感里,有他所愛的她活在過去、等在未來的溫情。唯獨眼下,她只能遺一件舊衣陪伴,提醒他在悲傷里堅強。
當那故人不再得見的時候,舊衣就成了維系過去與現在、維系亡者與生者之間的珍貴紐帶,此時是:人不如故,物不如舊。
悼亡詩,看似悼的是亡者的魂,實則為的是生者的心?!毒G衣》用懷抱中的綠衣黃裳,青青的顏色,映照著現世滿目灰暗的荒涼。故人不在明月在,在月下睹物思人、觸景傷情,這樣物是人非的對比是殘酷的,然而還是要守著這些殘酷又溫暖的對比物不放,否則與故人唯一的聯系也要失去了。正是《綠衣》中對于“舊物”的感情,開啟了后世悼亡詩之先。
生死茫茫的悼念,荒涼了西風,惆悵了月光,月冷人不復,唯有舊衣親。
編輯/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