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際春
謝老師:
我們是戀愛一年后,在父母的催促下結(jié)婚的。戀愛時感情不錯,但現(xiàn)在我總對婚姻產(chǎn)生懷疑,覺得和老公的價值觀不一致。比如,我認為錢夠花就行,要保證在一起的時間。但他卻要能多掙就多掙,結(jié)果常?;氐郊揖屠鄣貌辉付嘟涣髁?;我認為應該趁年輕沒負擔時多出去玩,多旅游看世界,他則認為花錢去旅游是太自我、對家庭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為此,我們常有爭執(zhí),誰也說服不了誰。難道我們這是新婚的磨合期嗎?還要磨合多久呢?
—讀者 清新
是的,我想你們是在經(jīng)歷磨合期。從你的描述中,感覺你們倆整體上對婚姻的準備不足,既有客觀上被父母催促的原因,也有兩人之前溝通不夠、不深入以及缺乏相關知識等原因。
先來說磨合期。你的語氣流露出對磨合期有挫敗、無奈。再來說你列舉的種種不一致、爭執(zhí)和吵架,你的感受是懷疑,也許還對他有隱隱的不滿、抱怨??傮w來說,基本都是負面的情緒。
可是在磨合期、觀念不同、吵架等等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婚姻現(xiàn)象,是每對夫妻都要經(jīng)歷的,了解這個你就會比較有平常心和耐心。第二,你要明白“不同”不等于“不好”。我們常常自動地認為自己的想法、觀念、做法才是對的、好的,其他人的都是錯的、不好的。有很多夫妻掉進對與錯的陷阱與爭斗,覺得認同對方就意味著否定自己,于是怎么做情緒都很不舒服。
怎么調(diào)整呢?你可以改變下心態(tài),嘗試抱著好奇心與興趣來看待彼此的不同。這樣,每一次吵架就變成了一次機會:“哦,原來他(你)是這么想的,我又多一點了解……”正是因為有了對方的不同,我們的人生有了更豐富的視角和體驗。
所以,不要怕不同、不要煩磨合,這是彼此了解和接受的過程。你們可以建立雙方都認可的處理不一致意見的機制,比如這次聽我的、下次聽你的;或什么樣的事情你來決定,什么樣的事情我做主;或者抽簽抓鬮等等。比如,工作和陪伴到底哪個該放第一位?你們的想法都沒有錯,那就商量一個雙方可以認可的機制。比如一周一起吃一次飯或看一場電影等,同時你得學會更多的自得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