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靜鈞
今年五月初,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接見青年優(yōu)秀代表時,聽到來自中國礦業(yè)大學一名學生代表一年前成功攀登上了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時,不由感慨,當即引用了《詩經(jīng)》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和《史記》的“雖不能至,心向往之”來表達敬佩之意,稱青年們“今后人生的事業(yè)定會在這種精神的砥礪下勇往直前”。
這場會面,是在解讀“中國夢”的背景下舉行,“中國夢”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構(gòu)成部分,而軟實力代表著一種行動能力和感染力,登上世界最高峰,無疑是“軟實力政治”中最為具體的一項表述。
每個人的夢,都能實現(xiàn)
今年是人類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60周年,尼泊爾已經(jīng)由5月23日起就在張羅這一紀念系列活動。
珠峰位于中尼邊界喜馬拉雅山,1953年5月29日,尼泊爾夏爾巴人丹增諾蓋,登上了珠峰之巔。從事登山活動的多是夏爾巴人,他們以生命為代價創(chuàng)下了“三個之最”:成功攀登珠峰人數(shù)最多,無氧登頂珠峰人數(shù)最多,珠峰遇難人數(shù)最多。
然而,首登功勞薄上卻沒有夏爾巴人的位置,他們僅僅是作為向?qū)Щ蛱舴?、助手等角色被人們很快遺忘。
首登者是新西蘭人艾德蒙·希拉里,新西蘭整個國家為此欣喜若狂,在新西蘭五元鈔券上,希拉里的肖像,印在了正面。新西蘭官方宣稱,此舉可以振奮國人精神。
不過,英國人并沒有把首登功勞記在新西蘭身上,這一首登的成功,首先來自于一個由英國資助的以英國探險隊名義的團隊。
自1921年有記錄的攀登珠峰活動以來,英國人一直在堅強不屈地向珠峰之巔沖擊。1953年5月,英國登山隊在隊長約·漢特領(lǐng)導(dǎo)下,實現(xiàn)了人類第一次登上珠峰之巔。34歲的希拉里是隊員之一。艾德蒙·希拉里二戰(zhàn)時從軍,一直在英國軍團服役。希拉里首個登上珠峰,為此,被英國王室冊封為爵士。
希拉里曾說:“探險是每一個具有普通素質(zhì)的普通人都做得來的事情,我認為自己不過就是具有普通素質(zhì)的普通人”。希拉里之偉大,意義無不在于此:每個人的夢,都能實現(xiàn),無論出身貴賤。
難以置信的記錄
今年5月21日,印度26歲女孩艾魯妮瑪·辛哈,歷經(jīng)漫長的艱難攀爬后,登上珠峰之巔。
這并不是數(shù)百起成功案例后新增一例,而是一則創(chuàng)記錄的案例:艾魯妮瑪·辛哈是位左腿截肢的殘疾女士,她在一次火車上遭遇搶劫時,被劫匪從火車上扔下來,一條腿就這樣被火車車輪輾碎。
與1998年首位登頂珠峰的英國殘疾人湯姆·惠特曼相比,辛哈的殘障度更高,惠特克是沒有雙腳。
辛哈稱:“我開始意識到我必須要做出一些事,讓大家不再用一種同情的眼光看我?!?/p>
辛哈的成功,與背后印度不斷增長的軟實力,相映成趣。印度在沉睡了近半個世紀之后,開始覺醒。有人預(yù)測,到2050年,印度將成長為全球第一大經(jīng)濟體。
辛哈成功消息傳來之時,也幾乎同時傳來了30歲的加拿大籍尼泊爾人高塔姆成功登上珠峰的消息:高塔姆是位雙臂截肢的“無臂青年”。高塔姆數(shù)年來數(shù)次沖擊這一記錄,他要證明“殘疾人并非無能”。
無臂青年高塔姆,能用雙腳腳趾夾住筆,熟練地寫字,甚至他用雙腳開車。
在這一系列記錄中,2001年,美國人維亨邁爾成為世界上首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盲人。而在女性登山記錄中,第一個登上珠峰的女性,是1975年的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次年,中國藏族女青年潘多也登上峰頂。
據(jù)英國《每日電訊報》5月23日報道,80歲的日本極限滑雪手三浦雄一郎,當天成為登頂珠峰最年長者。5年前,他也曾攀至峰頂,但沒能以最年長者身份創(chuàng)下紀錄,如今他終于摘此桂冠。
三浦的記錄,恐很快被人打破。81歲的尼泊爾老人巴哈杜爾,計劃數(shù)天后挑戰(zhàn)珠峰,重新奪回由他保持的記錄。五年前,巴哈杜爾快于三浦一天前登上珠峰。不過,在高齡登珠峰記錄中,大部分都是由日本老人創(chuàng)造的。這又是一個國家軟實力在政治傳播中的賣點。
珠峰的政治傳播價值
如果以離地心的距離算,珠峰得讓位于安第斯山脈的欽博拉索山;如果從山腳基座開始算,深插入大海的夏威夷的冒納凱阿火山,是地球上最高的山,高度在萬米之上。而從已知的太陽系山峰上看,火星上的奧林匹斯山是已知的最高山峰,近3萬米之高,為地球所有山脈所不及。
盡管如此,珠穆朗姆峰是通行的按海拔線測算的方法下的地球上最高山峰。珠峰位于被稱為“世界第三極”的喜馬拉雅山脈,外形如一座金字塔,可從北坡、東南坡、西坡等沿路攀爬,是一個“條條道路通羅馬”的帝國之巔。
一直以來,關(guān)于峰高的測量方面,一直在進行著暗戰(zhàn),中國人在這一場暗戰(zhàn)中勝出,測到了以巖面為點的高度線,而不是陰睛變化的積雪線高度,成為聯(lián)合國所承認的權(quán)威數(shù)量。西方人曾以GPS手段測出高度,但測量者最后也承認,所測出的數(shù)據(jù)是已知測量中最糟糕的一次,他們的數(shù)據(jù)表明,珠峰一下子長高了近一千米。
中國人雖然沒有能成為首登的記錄者,但成為第二個登上峰頂?shù)挠涗浾?。印度人在中國人之前就?shù)次作出嘗試,但無功而返。我們在自己的貨幣上,印有珠峰的圖像,在北京奧運會時,圣火也在珠峰傳遞。
珠峰的政治傳播價值是巨大的,每一次成功攀登的背后,是國力、民心、個人性格、社會的成功通道等的真實體現(xiàn)。美國學者約瑟夫·奈把這些歸于一國的軟實力,并提出了軟實力決定國力的論斷,有別于之前實現(xiàn)主義學者承認國家綜合實力中有“無形構(gòu)成”,但不承認“無形構(gòu)成”大于軍事、經(jīng)濟等“有形構(gòu)成”的觀點。
現(xiàn)代社會的競爭,正轉(zhuǎn)向“軟實力”競爭,一國的吸引力與影響力,與其軟實力強弱密切相關(guān)。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接見青年代表時所說,那是一種精神,有這種精神,我們就能“不斷攀上人生新的高峰”。振奮國民精神,讓所有人,無論是殘障人士還是高齡人士,無論出身何處,無論怎樣的磨難,都成為構(gòu)筑國力與國家形象的最佳代言人。
珠峰的政治傳播價值是巨大的,每一次成功攀登的背后,是國力、民心、個人性格、社會的成功通道等的真實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