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琴
【摘要】目的分析急診護士在急救護理工作中培養(yǎng)預見性護理思維的重要性及對急危重癥患者搶救工作質量的影響。方法本文從搶救和確診的因果關系思維;針對不同的急診患者護士應用預見性護理思維動態(tài)評估病情,加強預見性安全護理的思維;正確準備應用、科學管理急救設備物資的預見性思維;危重患者搶救時預防職業(yè)危險因素的預見性思維;危重患者院內安全轉運時的預見性思維等方面來論述預見性護理思維在急救護理工作中的作用。結論急診護士預見性護理思維的培養(yǎng)及應用是急救護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提高了搶救成功率,減少醫(yī)患糾紛和職業(yè)暴露的發(fā)生。結論預見性護理思維是護理工作變被動為主動,體現了工作價值。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思維;急診護理;應用和重要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37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3788-02
隨著現代醫(yī)學科學的飛速發(fā)展,衛(wèi)生改革不斷深入,醫(yī)學模式,就醫(yī)觀念的轉變,給醫(yī)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急診科作為醫(yī)院的“窗口”,即代表醫(yī)院的形象,又折射了醫(yī)院的綜合實力,同時也是醫(yī)院糾紛發(fā)生的“集中營”。因此在急救護理工作中對護士的能力和素質要求也更新更高。不但要有高超的急救護理技術,更要有科學的急救護理工作思維,要求護士思維敏捷,對病情觀察有預見性和主觀能動性。急救護理工作不再是被動的執(zhí)行醫(yī)囑,而是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運用醫(yī)學理論知識,預見到隨時可能發(fā)生的病情變化,以最快的速度、嫻熟的技術,做好搶救中的各項護理工作,提高搶救成功率。
1搶救和確診的因果關系思維
護士是患者在就診期間24小時連續(xù)接觸的群體,是患者病情變化時出現各種危險狀況的第一反應人,所以要求護士在接診患者時要第一時間對急危重患者能夠做到快速、準確評估病情、能根據病情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有預見性的想到可能出現的病情變化果斷決策、爭分奪秒地搶救患者的生命。搶救成功的關鍵取決于是否能在搶救的“黃金時間”里做出正確的判斷,采取有效的搶救措施,但疾病的最終確診還需要通過各種檢查手段,如CT、B超級各種理化檢查才能完成?!皶r間就是生命”但臨床必需的檢查會消耗很長的時間,可能會延誤搶救的最佳時間。急診護士在護理工作中應認識到只有將患者從致命的危險中搶救出來才可能有機會挽救其生命。因此急診護士預見性思維培養(yǎng)的著眼點就應放在傷情評估→緊急護理救治→配合醫(yī)生診斷→繼續(xù)進一步治療這一科學的急救護理搶救程序中。面對各種急、危、重癥患者,在醫(yī)生檢查病情時,護士就應立即投入護理搶救,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征。搶救和診斷,這在位明確病因的急診搶救中是不能顛倒的順序。護士應牢記:確診,只有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搶救出來才能夠、才有機會做出的[1]。
2針對不同的急診患者護士應用預見性護理思維動態(tài)評估病情,加強預見性安全護理的思維
2.1加強護士運用預見性思維動態(tài)評估危重患者病情的護理意識急診急危重患者的特點是發(fā)病突然,病情急、重,病情變化不可預料。患者來急診科就診時多以一種重癥危象為首的表現,病因不明確,病情發(fā)展迅速。往往患者和家屬缺乏心理準備,驚慌失措,語無倫次,因此病史敘述不清。面對這種危急狀況,護士不能消極等待醫(yī)囑,而是應用急救護理學知識評估患者,認真的聽取患者的主訴和家屬的述說,通過分析判斷得出患者的首優(yōu)護理問題,并在第一時間給予最正確的急救護理措施,及時解除各種急癥危象。如心跳呼吸驟停,要迅速進行心肺復蘇術,開通氣道,氣管擦管,調節(jié)好呼吸機模式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建立靜脈通路,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等。因此,要加強護士對危重癥的護理意識,提高救護技能。面對危重患者,護士應守護在患者身邊,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發(fā)現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及時采取急救措施,及時給予治療,給患者贏得最大的生還希望。另外要給予患者“人文關懷”,消除患者的緊張和恐懼,讓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同時贏得患者的信任,建立和諧護患關系,減少糾紛的發(fā)生。
2.2預見性建立安全護理意識預見性安全護理也被稱為超前護理,對于護理中病情復雜易變且極易發(fā)生意外的急危重癥病患群體,通過預見性安全護理能夠有效對病患病情確定護理要點,并對有可能出現的癥狀盡早采取針對性防范措施[2]。
2.2.1預見性建立最佳護患關系急診護患關系特點是建立時間短、要求高、矛盾多。急診護士應意識到良好的護患關系有助于各種急救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搶救成功率;反正會影響急救工作或引發(fā)醫(yī)療糾紛。所以,在患者進入急診搶救室時,護士應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包括當時的病情、生命體征、意識、心理反應、性格特點、文化背景及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等以及陪同家屬的情緒。通過評估來指導護士采用適宜的職業(yè)言行來與患者和家屬進行恰當、有效的溝通,對患者進行積極地心理疏導和心理支持,使其排除各種心理障礙真實反應病情,同時取得病人和家屬的信任。
2.2.2危重患者護理工作中的預見性安全護理病患在進入急診室時,醫(yī)護人員應充分對病患“伴隨癥狀、自護能力”等情況進行了解,并依據病患是否存在“視力障礙、有無平衡失調步態(tài)紊亂”等問題建立相應的風險警示牌[3],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例如:躁動患者要采用必要的約束和保護措施,并做好患者和家屬的解釋工作,讓其明白使用保護用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預防患者和家屬擅自解除保護用具?;颊咴谧龈鞣N醫(yī)學檢查或住院等各種轉運途中,也可能發(fā)生危象,所以要應用“程序化、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轉運程序來確保危重患者安全轉運。依據個危重患者的病情進行預見性安全護理能夠有效防范轉運過程中各類問題的發(fā)生[2]。
3正確準備應用、科學管理急救設備物資的預見性思維
3.1搶救設備護理思維急診科是危重患者的“集中營”,是搶救患者的“主戰(zhàn)場”,對護士的應急反應速度和對各種急救儀器的操作的準確度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護士在搶救設備的應急操作中,應把思維定勢在快速反應、靈活機動、果斷處理上,即使情況突變也能沉著冷靜應對。遇到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有批量患者就診時,護士通過評估事故原因、受傷人數及患者的病情預見性的準備各種急救物資。
3.2搶救物品管理思維在危重患者搶救中,搶救物品的狀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搶救的成功與否。例如:昏迷導致窒息的患者,此時需要及時吸痰暢通呼吸道,那么吸痰器是否能在第一時間使用就是關鍵因素。所以在搶救危重患者時搶救儀器的狀態(tài)也極大地影響搶救效果,搶救的狀態(tài)取決于管理。在急診這個特殊的“戰(zhàn)場”,設備物品管理不僅僅是科主任、護士長的職責,也是每位急診護士都應有的管理意識,應深刻理解危重患者的搶救和搶救物品的密切關系,要有危機意識和管理理念,以及預見性的完善準備。必須使急救設備物資始終保持最佳狀態(tài),應具備以下條件:齊全、分類、完好、無菌、組合、匹配、立即、明示、固定[2]。為患者贏得了寶貴時間從而提高搶救成功率。
4危重患者搶救時預防職業(yè)危險因素的預見性思維
職業(yè)危險因素自從職業(yè)醫(yī)學之父Bemadio Ramazini 提出這個概念之后,職業(yè)危險就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特別是在2003年非典之后,人們對職業(yè)暴露和標準預防的認識更深刻了一步。而急診科是搶救急危重癥患者及參與處理各種突發(fā)事件的主要場所,長期面對各種急危重癥、意外傷害、死亡、等惡性刺激的患者,以及因為病情急,各種操作的時效性要求較高,故許多急救操作都是在不知道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是否有傳染性的情況下給予實施。所以急診的工作性質使急診科護士的工作緊張而無規(guī)律,急診科護士的職業(yè)危險因素明顯多于同行其他科。若不注意個人防護和防護不當,會造成各種不同的職業(yè)性損傷[4].急診科護士處于搶救工作的第一線,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病患者的分泌物物、破損組織、血液或唾液,嘔吐物,是接觸各種傳染病的高危人群。應菊素等[5]的研究顯示:急診護士針刺傷受傷率為90.3%;而3次以上受傷者占總數的34.4%。實際上,至少20種病原體可以通過針刺傷傳播,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職業(yè)危害的主要種類,被污染針頭刺傷后,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幾率為0.3%,乙肝病毒的感染幾率為6%-30%,丙肝病毒的感染幾率為1.8%[6]。但護理人員對職業(yè)暴露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對工作中接觸的各種傳染源防護意識不到位,使職業(yè)暴露的危險性明顯增加,威脅了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7]。因此,在危重患者搶救時培養(yǎng)并加強急救護理人員的職業(yè)防護預見性思維顯得尤為重要。但隨著醫(yī)學的快速發(fā)展,醫(yī)療設備、一次性醫(yī)療用品、新的化學藥物、高新技術的快速更新和廣泛應用,我們應該預見到會有更多的職業(yè)危險因素出現。因此,有待于我們應用預見性思維去不斷去發(fā)現和研究,并且尋找更好的防護措施。
5危重患者院內安全轉運時的預見性思維
急診科室危重患者搶救的重要場所,特別是那些需要轉運到其他相關科室接受檢查、診斷和治療的危重患者,如何保證在轉運過程中做到安全轉運,這就取決于護士在轉運患者時有無預見性思維。主要包括:轉運前護士的準備;患者病情的評估以及目前所用各種儀器的使用情況;患者所建立的各種管路的留置、固定、引流情況;做好與患者和其家屬的溝通工作,告知轉運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意外;針對疾病可能出現的各種意外,預見性的做好各種應急急救儀器和藥物。
6總結
急診護理工作中培養(yǎng)和應用預見性護理思維使急救護理工作變被動與主動,更加體現了護理工作的科學性和獨立性,體現了護理工作的價值;促進了急救護理工作者全面的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了其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積極主動性;為患者提供了安全護理,避免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使護士在工作中有效地避免或減少職業(yè)暴露;為危重患者贏得了搶救的“黃金時間”,提高了搶救成功率,從而提高了醫(yī)院的急救水平。
參考文獻
[1]張亞卓,趙文靜.急診護士在急診搶救中的預見性護理思維[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07(09):923-94.
[2]范金花.建立ICU預見性安全護理有效措施[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2,(16).
[3]吳玉芳,蔣冬芳,蔣淵屏.優(yōu)質護理在ICU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3):104-105.
[4]陳祖輝,王聲湧.急診科護士工作場所心理暴力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6,6(12):1038.
[5]應菊素,徐國英,王晶,等.急診護士對針刺傷的認知及針刺傷后心理狀態(tài)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3):204.
[6]羅洪,余筱.美國醫(yī)護人員被銳器傷害的有關管理法規(guī)[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1):878.
[7]趙妍,李海英,李春芳.護士的職業(yè)暴露危險因素分析及防護對策[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0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