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病
“毛病”一詞本不是指人,而是指馬。古人看馬好不好,要看毛如何。馬身上的毛旋兒有好有壞,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后來,“毛病”由專指馬擴(kuò)大到其他事物,凡是有缺點或有妨害的地方,都可稱為毛病了。
古時候,馬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人們對馬的要求特別嚴(yán)格。相馬首先就是看馬的毛色如何,有沒有不足的地方。
后來,隨著馬在社會生活中作用的下降,“毛病”一詞用得少了。再后來,有人把這個詞用到了人和物的身上。時間一長,“毛病”一詞原來的意思人們卻不知道了。
垂青,《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解釋為“用黑眼珠看,表示重視或喜愛”。據(jù)《晉書·阮籍傳》記載,阮籍狂放不羈,他能作青眼(黑眼珠)和白眼,兩種眼神各有所用。對情投意合的人,他就青眼相看,對那些“禮俗之士”,便以白眼對待。后來,人們根據(jù)這個故事,用“青眼”和“白眼”分別表示重視和鄙薄?!扒嘌邸?,即眼珠在中間,正視。后人用“青眼”、“眼青”等表示對人的尊重和喜愛,而“垂”是正視的意思。正眼看人,表示對人尊重或喜愛。
很久以前,人類赤腳走路。有位國王因為被碎石刺得腳又痛又麻,便下令,要將所有的道路都鋪上牛皮。他認(rèn)為這樣做,不只是為自己,還能造福他人。但即使殺盡所有的牛,也籌不到足夠的皮革,而花費的金錢,更是不知幾何。一位聰明的大臣大膽諫言:“為何不用兩片牛皮將您的腳包住呢?”國王很驚訝,但隨即領(lǐng)悟并采納了他的建議。
與其改變世界,不如改變自己,自己改變后,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跟著變化了,如果你希望看到世界的改變,那么首先改變自己吧。
武俠小說中常常出現(xiàn)“灑家”的稱謂,都是會武功的和尚的自稱,因此在人們的心目中,“灑家”即指和尚。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印象中最早自稱“灑家”的人是《水滸傳》里的魯智深和楊志。魯智深初次亮相是在第二回,九紋龍史進(jìn)在茶坊里遇見了魯智深,史進(jìn)請教魯智深尊姓大名,魯智深回答道:“灑家是經(jīng)略府提轄,姓魯,諱個達(dá)字?!贝藭r魯智深未出家當(dāng)和尚。第十一回楊志初次亮相,便是跟下山剪徑的林沖相斗,被白衣秀士王倫勸開后,楊志自報身世:“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后,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志,流落在此?!睏钪緩奈串?dāng)過和尚。那么和尚自稱“灑家”從何而來?
《辭海》和《辭源》都把“灑”解釋為宋元時期關(guān)西方言“灑家”的略語,即“咱”,“灑家”即“咱家”,是關(guān)西方言中男子的自稱。這一解釋看似很有道理,因為魯智深和楊志都是關(guān)西人氏。不過明代學(xué)者楊慎和近代學(xué)者章太炎提出了不同意見,他們一致認(rèn)為“灑”是“余”字的近聲字,“余”字中古時期讀作“she”,佘太君這個“佘”姓其實是從“余”字而來?!盀⒓摇奔础坝嗉摇保坝唷碑?dāng)作人稱代詞,指“我”或者“我的”,因此關(guān)西男子以“余家”即“灑家”自稱。由此可見,“灑家”跟和尚毫無關(guān)系,八竿子也打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