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太新
【摘要】目的對風濕病患者的血液進行檢測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間收治的風濕病患者,對其臨床血液檢測情況進行分析,并和健康人群的血液情況進行比對。結果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風濕病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比較高,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比健康人群的含量值高很多,在紅細胞壓積方面與健康人群無異。結論對患者血液中各成分進行檢測分析,能夠準確地判斷出是否是風濕疾病,及時確定病因,并根據(jù)檢測結果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關鍵詞】風濕病;血液檢驗;結果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238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3707-01
風濕病是一種嚴重損傷骨骼、肌肉、關節(jié)及相關結締組織的復雜疾病,多數(shù)是遺傳性的自身免疫疾病,這種疾病歷時較長,給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血液檢查能夠明顯地檢測出風濕病患者不同于常人的各項血液指標,而且檢測成本低,因此血檢是診斷風濕病的最常用手段。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于2011年1月至12月這一整年間接診的47例風濕病確診患者作為觀察組,患者年齡介于8歲至6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7歲左右,其中有24例男患者,23例女患者。由于對比需要,醫(yī)院隨機抽取在這一年中接受診治的相同數(shù)目的健康人群體檢資料作為對照組,健康者與患病者年齡區(qū)間無顯著差異,平均年齡36歲,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兩組參考人群排除其他檢測手段的干擾,只進行血液檢測分析比較。觀察組的患病人員臨床表現(xiàn)為關節(jié)疼痛、活動受限,主要有肩周炎、關節(jié)炎、關節(jié)腫痛等典型病癥,嚴重者關節(jié)出現(xiàn)變形和僵化狀態(tài),患病時間長則兩三年,短則一兩周,一部分患者難以忍受疼痛折磨曾服用過止痛藥之類的。
1.2方法患者進行檢查前要保持空腹狀態(tài),選擇清晨時間采集動脈新鮮血液進行檢驗,保證動脈血液的純正,避免混入其他血液影響檢測結果。按照溫氏法的常規(guī)操作進行HCT檢測,其他的血液指標也要按照常規(guī)方法進行生化分析。
1.3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的記錄數(shù)據(jù)通過SPSS12.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將兩組參考患者的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其差異部分,并將這種差異與風濕疾病的類型、性質等方面進行聯(lián)系。
2結果
風濕病患者的血液檢測結果與健康人群的血檢結果有明顯的不同,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值都要比正常組患者高,可見風濕病患者與健康人群相比,血液粘稠度明顯增高;患者纖維蛋白、免疫球蛋白含量,ESR值明顯比正常人群高,但是在HCT值上不存在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由這些明顯差異我們能夠判斷,對風濕病患者進行血液檢測是判斷其病癥的重要手段。
3討論
風濕病患者的身體組織和免疫系統(tǒng)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傷,呈現(xiàn)交替性發(fā)病的不規(guī)則狀態(tài),身體上會見到小紅疹出現(xiàn),持續(xù)幾天的時間會逐漸散去,有些患者會在頭皮上和四肢部位出現(xiàn)明顯的硬結,患者的血液狀況與發(fā)病前有很大的不同。
傳統(tǒng)的判定風濕病的主要方法是通過觀察患者表象和臨床表現(xiàn),沒有嚴格的數(shù)據(jù)支持,缺乏正規(guī)的檢測方法,診療結果不甚理想,而血液檢測作為以一種科學、可靠的檢測手段,能夠有效地彌補傳統(tǒng)方法的不足,對患者進行準確的診斷和治療?;颊叩难簷z測結果顯示,風濕病患者的血液指標發(fā)生了重大改變,尤其是RF、ESR指標和抗鏈球菌溶血素“0”試驗是能夠準確反映患者病情的關鍵指標[1]。
血液黏稠度主要是由血液中各種有形的細胞成分和血漿含量等內容物的整體呈現(xiàn),表征了血液流暢程度和血液密度。患者血液中的與風濕病相關的免疫蛋白、抗體含量較高,所以患者血液會變得黏稠無比[2]。血液黏稠度太高,流通性會變差,血管壓力過大,尤其關節(jié)處的血流不暢會影響到正常的血液供應而誘發(fā)關節(jié)炎癥,這種血液病癥很難有效控制,從而使風濕病患者處于嚴重痛苦的境地。
對風濕病患者進行血液檢測能夠及早地診斷患者病情,制定有效的治療措施,持續(xù)性地監(jiān)測患者的臨床恢復情況和用藥療效,這對控制患者病情,改進治療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意義。風濕疾病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每位患者的內臟損傷程度和臨床癥狀各有不同,在進行治療時,需要參照患者的血液檢測結果結合臨床表現(xiàn)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方案,緩解風濕程度、促進正常機能的恢復、提高生活質量等[3]。目前,并沒有一種完善的治療方案能夠徹底掃除風濕病的陰霾,需要病人有堅強的對抗疾病的耐心和信心,堅持長期治療,延長生命周期。按照患者的血檢結果,可適當?shù)匕才潘幚懑煼?,督促患者進行適量運動,定期進行關節(jié)矯正治療,幫助患者早日擺脫疾病困擾。
參考文獻
[1]帖彥清,陳偉華,吳朝梅,崔秋英,張新,劉蔚.用ELISA檢測抗核小體抗體對SLE的診斷價值[J].臨床檢驗雜志,2011,37(05):289-290.
[2]張培森,孫希志.C-反應蛋白含量、測定在風濕病診斷中的應用[J].濰坊醫(yī)學院學報,2009,23(02):433-435.
[3]陸慧琦,李暢,葉偉民,楊潔,何銘珺,韓煥興.ANA和ENA檢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應用評價[J].現(xiàn)代免疫學,2011,18(01):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