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冬梅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結直腸上皮內瘤變病理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分析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經內鏡活檢確診為上皮內瘤變患者,其中診斷為低級別上皮內瘤變50例,高級別上皮內瘤變70例。行腺瘤切除術30例,根治性結腸切除術20例,直腸低位前切除術25例,經肛門局部切除術12例,Hartmann直腸經腹切除結腸造口3例,腹會陰切除術30例。術后病理切片和術前活檢切片進行對照分析。結果術后78例病理證實為浸潤性癌,其中56例術前診斷為高級別上皮內瘤患者(71.8%),50例低級別上皮內瘤患者中亦有22例術后病理證實為浸潤性癌。結論要重視結直腸上皮內瘤變的病理診斷,高度警惕術前診斷是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的情況,對疑似病例則要緊密聯系臨床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在腫瘤的位置不涉及犧牲肛門的條件下,可積極行相應的切除手術治療。
【關鍵詞】結直腸上皮內瘤變;病理;診斷價值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14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3606-02
根據2000年胃腸道腫瘤分類新標準,結直腸癌為結腸或直腸的惡性腫瘤。只有腫瘤組織穿透黏膜肌層至黏膜下層并且鏡下有黏膜下層的浸潤,才能確診為結直腸癌。對未累及黏膜下層者,根據鏡下結構異常和細胞異常的不同程度,可診斷為低級別或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本組對我院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120例經內鏡活檢確診為“上皮內瘤變”患者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選擇分析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我院收治經臨床病理確診為“上皮內瘤變”的120例病人資料。其中女性患者共48例,男性患者共72例。年齡在25-9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0歲。腫瘤位于直腸68例,乙狀結腸16例,降結腸15例,橫結腸8例,升結腸13例。
120例病人中68例腫瘤位于直腸,其中25例患者實施直腸低位前切除術,12例患者實施經肛門局部切除術,3例患者實施Hartmann直腸經腹切除結腸造口術,30例患者實施經會陰切除術。52例患者的腫瘤在結腸處,其中20例患者實施根治性結腸切除手術,30例患者實施腺瘤切除手術。
2結果
術后病理證實78例患者為浸潤性癌。其中56例術前診斷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患者(71.8%)術后病理證實是浸潤性癌,50例低級別上皮內瘤變患者術后有22例病理證實為浸潤性癌。術前經內鏡活檢診斷為低級別上皮內瘤變的病人共50例,術后病理診斷是浸潤性癌有22例,其余是腺瘤。術前診斷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的病人共70例,術后病理證實是浸潤性癌有56例,兩組具有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皮內瘤變分級和組織類型的關系,見表1。腫瘤分布部位,見表2。腫瘤主要分布在直腸(52.5%)。
3討論
臨床病理上低級別上皮內瘤變包括輕度和中度非典型增生,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包括重度非典增生和原位癌,目的是防止臨床醫(yī)師治療過度,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手段,提高治療效果,所以必須重視結直腸上皮內瘤變病理臨床診斷價值,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本組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后78例浸潤性癌患者中其中56例手術前診斷是高級別上皮內瘤患者,手術前后診斷不一致,主要原因為:
3.1結直腸癌的病理特點之一是腫瘤非均質,癌腫不是常發(fā)生在其淺表區(qū)和邊緣,而是發(fā)生在中心區(qū),并且有的癌腫還比較大,所以病理活檢有時不能取到癌腫組織,取材偏差亦在所難免。
3.2盡管術前腸鏡取材重視強調多點取材,但難以避免的是取材過淺或過少,影響病理診斷的正確性,導致與實際結果存在較大差異性。因此臨床診斷過程中,應注意腫瘤的大小、形態(tài),組織活動度,硬度,基底浸潤感等特征。對于臨床可疑的惡性病變,必須進行腹部B超、CT、MRI等影像學檢查,進一步確診是否為腫瘤。經反復活檢未能證實為癌,但臨床又高度懷疑時,可行腫瘤全切送冰凍切片以進行診斷治療;若術中發(fā)現證實是癌腫,必須行腫瘤根治性切除術。需行腹會陰切除術時,必須有浸潤癌的病理診斷結果,并向患者家屬說明情況,取得病人家屬完全同意,并簽字后再進行手術。
由于在診斷結直腸上皮內瘤變時,術前術后診斷結果差異較大,又難以避免,因此臨床醫(yī)生必須高度警惕,慎重對待。臨床上既要重視病理診斷,又要對腸鏡組織活檢的局限性有足夠認識,不能掉以輕心。在診斷結直腸腫瘤時,應根據臨床各項檢查結果綜合分析判斷,如發(fā)現腫瘤直徑>2cm,廣基或潰瘍型,基底有浸潤感,活動度降低,病變組織脆而易出血,絨毛病變等特征時,應該高度懷疑惡性的可能。通過內鏡檢查高度懷疑惡性者,應術中取組織送病理檢查,以免貽誤病情,影響愈后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
因此在部分活組織檢查證實為結直腸腺瘤伴上皮內瘤變的患者中,病理診斷并不能完全反映病人的真實情況,如果僅行腫瘤摘除或局部切除,易失去根治的機會,影響治療效果和預后。術前必須綜合分析,對臨床高度懷疑為惡性腫瘤的患者,如果腫瘤的位置不涉及犧牲肛門的問題,可積極行相應的切除手術治療。
參考文獻
[1]朱浩,毛勇,陳立兵,等.結直腸上皮內瘤變病理診斷的臨床意義[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0(4).
[2]王剛,童創(chuàng),王建國,等.結直腸高級別上皮內瘤變44例診治體會[J].安徽醫(yī)學,2010(6).
[3]苑曉軍.結直腸上皮內瘤變病理診斷價值[J].中外醫(yī)療,2011,9(31):67-68.
[4]韓繪宇.結直腸上皮內瘤變病理臨床診斷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1,2(28):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