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峰
我們大多數(shù)學攝影的人,喜歡往外跑,到雪鄉(xiāng)去,到額濟納去,到壩上去,到元陽去,到霞浦去,到徽州去,到哈納斯去;有條件的,還要到南極、北極去,到肯尼亞和智利去……在大家的意識里,攝影首先是旅行。
我們帶回了各地的美景照片,與家人、朋友共同欣賞,一邊展示,一邊講解路上的奇遇和勞苦。當家人和朋友看到照片發(fā)出嘖嘖贊嘆時,我們的心里美滋滋的,別提多愜意了。
然而,多少年過去,我們面對自己拍攝的大量美景照片,悵然若失。我們只顧看外界的自然和風光風情了,自己的家人早被忽略和遺忘。甚至有的人,因為長年累月往外跑,與愛人的感情疏遠,與家人疏離……
平心靜氣地坐下來,想一想這個問題吧!
一天天老去的父母,你認真看過他們的臉嗎?你發(fā)現(xiàn)了他們一天天的變化嗎?你認認真真地為他們拍過肖像嗎?你記錄過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嗎?你發(fā)現(xiàn)了他們目光里的滄桑,腳步中的蹣跚,項背的坡度了嗎?
與你廝守的愛人,為你支撐家庭的愛人,為你生兒育女的愛人,容忍你所有缺點的愛人,也在一天天變老。但她(或他)就像你的手和腳一樣,不出問題你是感覺不到她(或他)的存在的。很多時候,我們關注著外界,卻忽略了他們的狀態(tài)。即使偶爾特意為你變換一下發(fā)型或衣著,你也熟視無睹。
也許,對于孩子,你關注得多一些。孩子小的時候,你還拍他們,隨著他們一天天長大,你拍的是否越來越少?也許你會看看作業(yè)本,問問考試情況,遇到成績不好的時候,說不定你會給他們講大道理,或者講自己小時候生活怎么艱苦,如何不畏艱難、勇于進取的經歷。但作為攝影者,孩子每月、每天的變化你注意了嗎?是不是只管把物質條件提供好,精神方面則托付給了保姆、老師或空氣,而很少從鏡頭里看他們啊?
時代正在迅速變化。攝影,是形象的記錄工具、視覺思維的表達工具、直觀快捷的傳播工具。自新世紀數(shù)碼攝影普及以來,家庭的重要事情,都有記錄,比如給老人做壽,年輕人結婚,孩子過滿月,等等。但對攝影人而言,這樣遠遠不夠。我們還要在平時用力,以攝影的方式關注家人。通過鏡頭看過去,會使我們看得更認真和清楚;通過影像去記錄,會使我們積累起一個個家人的生命史。以前的家譜是由名字構成的,組成一個樹狀的圖表。今后的家譜,在每個人的名字后面,都有一個影像庫,庫中是這個人生命軌跡的影像檔案。
如果你這樣做了,你就不會在父母離去時追悔不及,當你想念他們的時候,可以播放他們的音像,從而在精神血脈里找到做事做人的支撐力量;如果你這樣做了,當你的孩子舉辦成年禮的時候,你可以為他舉辦攝影展,把各個年齡階段的肖像、活動呈現(xiàn)出來,順便做一個畫冊和光盤送給他,請他的同學和老師一起來觀看,這是最好的禮物;如果你這樣做了,你會珍惜你的愛,發(fā)現(xiàn)你的愛情之源如何穿越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單調重復,留下彌足珍貴的視覺記憶。
關注外界,往外跑吧!但同時,要關注身邊的人,關注自己的家,為家人做好影像檔案!